那是一個亂世,
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
各類英雄人物紛紛登場;
那是日本曆史的轉折點,
深刻的影響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心理。
為後世留下許多令人欽佩的英雄傳說的時代,
為無數影視劇、動漫、遊戲創造了藍本的時代。
日本戰國,
從日本室町幕府後期開始到安土桃山時代結束,
是你了解日本文化的最好切口。
今天的内容,
就從這裡開始。
書接上文,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日本武士那些造型奇特的甲胄,
“欸!你頭上有尖尖的角你不要過來啊!”

如果你玩過光榮公司的無雙系列,
或者是看過相關的電視劇、動漫,
相信你一定對他的造型有深刻印象,
伊達政宗
這個男人頭上的角甚至有點像回旋镖
為了全面地向大家展現他頭盔上的裝飾到底有多大,
我們來看一看下面的幾張圖,
圖為伊達政宗依像,由其夫人陽德院(愛姬,三春城主田村清顯之女)委托制作的雕像,并于1652年安置于瑞岩寺
為了紀念伊達政宗去世300周年而建立的雕像,位于日本仙台市。銅像于1962年被重建立立,并屹立至今。
來一張盔甲複原圖看看
看見了吧,這角,真大啊!(振聲)
還有我很喜歡的真田幸村,
你們以為,
他的角,
就不大了嗎?
naive
經典的主色為紅色的盔甲,以及手持的十字紋槍
頭盔上的六文錢和鹿角都很有代表性
這樣還不能讓大家直覺地看到他頭盔的全貌,
碩大的鹿角是真田幸村盔甲的标志性之一
上田城内真田幸村騎馬銅像,出了JR上田車站就能看到
我們都知道的是,
最一開始,頭盔是作為一種防禦性道具出現的,
但是随着演變當時的日本将軍也加入了很多自我特色的因素在裡面。
從不同的造型,來表現将軍的威嚴和地位。
雖然頭盔的設計各式各樣,但是基本構造大緻相同,
由立物、兜鉢、吹返等部分構成。
我們在上面看到的兩位武将頭盔的樣式,
也就是“角”,在日語中為“立物”(たてもの),
根據位置的不同,腦門上的是前立,側面是脇立,天靈蓋上的是頭立。
角的興起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
最開始作為一種裝飾物而存在,
直江兼續腦門頂上是愛染明王的愛字
打仗的時候,
會有一群叫“戰目付け”的人專門負責監視己方武将有沒有勇猛作戰,取下敵軍将領,或者攻破關卡之類的戰績。
為了讓這些人能明确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差別,
武将們會在自己的盔甲上搞出與衆不同的裝飾,
比如說是頭盔上的東西,
又或者是盔甲的顔色(前田慶次把自己的盔甲塗成大紅色)之類。
但是,有些武将頭盔上的裝飾是根據不同武将的性格或生平進行設計的,
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兩名武将。
伊達政宗頭盔的主要特征就是“三日月型”。
根據曆史記載,他選擇三日月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不同的說法,
一個是因為宗教的影響,
他所信奉的宗教是“道教”的日本分支妙見信仰,
因為根植于道教,是以遵從日月星辰的變化,
而他又是屬于月派的,是以選擇了月牙形的角。
另一個說法是來自于豊臣秀吉的“禦賜”,
是以就一直用月牙形。
而真田幸村之是以選擇鹿角,
是因為他認為鹿是神靈派到人間是使者,
他看到鹿在險峻的山峰中行走時如履平地,
認為是神靈的力量。
是以說,
戰場上給敵人來一記流星頭槌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呢~(我瞎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