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西子湖畔,一對平凡但又不普通的夫婦,過着令人羨慕的生活。最美的生活,就在你侬我侬的日常裡。第一次讀到《秋燈瑣憶》,就被這對夫妻的瑣碎小故事給吸引了。這本書是錢塘秀才蔣坦回憶與愛妻關瑛(字:秋芙)生活瑣事集。這書中除了有蔣坦的回憶散文44篇,還精選了蔣坦寫的詩詞和關瑛的詩詞若幹。
書中文辭婉約,從男性的視角來描寫愛妻,其語言是極溫柔的。真的是極少讀到這麼簡約又細膩的文字,清代文言文簡短,當代青年詩人朱隐山對蔣坦的文字予以了譯注,譯為現代文,讓讀者讀得更明白。
蔣坦和關瑛,蔣坦在文中習慣喚愛妻的字,即秋芙,那我們也跟着他同稱“秋芙”吧,這個字叫起來更親切,也更有意境,似乎與書名也更切合些。“秋燈瑣憶”,是在秋夜燈下回憶,亦是暗含了“秋芙”裡的“秋”字,不知道她是不出生于秋天?這對夫妻才情清絕、意趣高雅,夫妻間情深意笃,志趣相投,雖然日子清貧些,但是過着吟風賞月、琴瑟和鳴的生活,真真是叫人羨慕的。有的人以為的幸福是物質富足闊綽,有人伺候,生活奢靡,那實在是太俗了,而蔣關二人品茗賞花、泛舟吟月、寫字彈琴、尋幽訪勝的詩意日常才是我眼中的美滿的生活。
蔣坦的文字裡流淌着對愛妻的尊重與疼惜,就連兩人生活裡的極小的細節,蔣坦也都記着,并能寫成一篇篇文字來。有一篇關于秋芙種的芭蕉,蔣坦聽着雨落芭蕉,滴瀝瀝,感覺心都碎了,一日,他在芭蕉葉上戲題幾句:“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第二天他看到芭蕉葉上續了幾行:“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才子佳人真的是不一樣,發個牢騷鬥個嘴都這般儒雅,不用開口,題上幾句詩便可。而這般的“對話”既避免了面紅耳赤的紛争,又還解開了心結,用蔣坦的話說,“悟入正複不淺”,提供了開悟的契機。
通篇讀來,真的是沒有什麼大事,都是些非常細微的瑣事。偏偏這就是夫妻相處之道,細微處見真章,人間煙火盡是瑣碎事,能在日常瑣事裡用心去體會去珍惜的,那是真愛。因為愛得真誠、真摯,當然也更能讀懂對方的智慧。在蔣坦看來秋芙對被偷了颔下珠的龍的見解是真知灼見,智慧得很。
于别人而言,文中這些事真的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了,卻能被蔣坦寫出别樣美感來,此書堪稱是中國人生活美學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