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是厲害了才做,而是做了才厲害

看到一句話,“不是厲害了才做,而是做了才厲害”,深表贊同。

許多時候,我們總是想,等我們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做某件事情,等我們變得更厲害了再去做某件事情。但是這個積累可能始終不盡如人意,我們也可能始終不夠厲害,那麼我們想做的事情就永遠無法開始。

與其等到變厲害了再去做想做的事情,不如現在就開始做。實際上,我們隻有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行動中獲得回報,吸取經驗教訓,增加積累,增長能力,才會逐漸達到更厲害的程度。

不是厲害了才做,而是做了才厲害

無論準備多麼充分,如果缺少開始的勇氣,永遠隻是紙上談兵,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不敢開始,往往是缺乏一顆勇敢的心,患得患失,害怕失敗的結果,或者就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人總是有惰性的,如果你一直處于準備的狀态,就不會那麼緊迫,對自己的要求也不會太高。但逼着自己開始做一件事後,你就會努力地盡可能做好,反而成長更快。

比如寫作,無論你積累多少素材,如果不開始寫,你的寫作能力永遠無法提高。你隻有在堅持寫的過程中,一點點掌握寫作技巧,一點點提高寫作能力。哪怕開始寫得不好,寫得多了,自然的熟能生巧。而且一旦堅持寫了,你會發現可寫的話題會越來越多,而不是才思枯竭、無從下筆。

有些人過分依賴于靈感,但是靈感稍縱即逝,如果你不趕快記錄下來,瞬間就無影無蹤了。再多的靈感,你如果不能轉化為真實的文字,靈感也徒勞無益。寫得多了,靈感也會源源不斷地冒出來,就如山泉的水。可見,寫作更多地取決于持續的寫作訓練和實踐。

表姐已經退休了,她喜歡旅遊,也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今年,我勸她開公衆号,她說自己文筆不好,想先積累一段時間。考慮幾天後還是開了,她連電腦都不太會操作,開通公衆号都費了不少功夫,到處請教人,需要人手把手地教。但是開通後,她一直堅持寫,更新的頻率很高,文章寫得越來越娴熟流暢,進步神速。幾個月時間,已經發了五六十篇原創文章了。

如果表姐顧慮重重,沒有開公衆号,她的寫作速度可能沒這麼快,可能不會寫出這麼多篇文章,電腦也不會用得這麼得心應手。是以,許多時候,我們需要逼着自己走出第一步,雖然這一步可能很艱難。

不是厲害了才做,而是做了才厲害

當我們剛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大多情況下都做得不會很完美,甚至很差勁。一個人的意志力是否強大,取決于當他做得不夠好的時候,能否繼續堅持下去。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有興趣,剛開始可以憑着一腔熱血、一股激情做下去。如果做得好了,當然有信心堅持下去。但是如果得不到相應的回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大多數人可能就放棄了。而少數人明明知道自己不足,卻依然選擇挑戰自我,繼續前行。堅持下來的少數人可能獲得了成功,就成為厲害的人。是以,人要學會接受暫時的失敗、不完美,努力堅持,一邊做、一邊改進、一邊提高,最終成為相對厲害的人。

比如網紅,他們的可觀收入讓人羨慕嫉妒恨。但是網紅大多不是一炮打響、一鳴驚人的,他們未紅之前也曾經曆了漫長的默默無聞的階段。他們也是在無數次的黯然神傷中選擇了堅持,不斷地跌倒、爬起,不斷地摸索經驗,最終才有少數人脫穎而出,而大多數人早就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是以,他們也是典型的先做再厲害的例子。

我們經常看到兩個起點差不多的人,若幹年後,卻差距甚遠。因為一個哪怕舉步維艱,也在努力前行,一個卻舉棋不定,或半途而廢,選擇踐行的人越來越厲害,躊躇不前的人則永遠停留在夢想階段。

清朝顔元說:“心中醒,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勇敢邁出第一步,每天踐行一點點,而不是一邊躺平,一邊臆想将來厲害了再去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