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到北京上學。十多年的求學路,終于走到了這片向往已久的神聖之地。也許對于一個中國人來說,對北京都有着天然的向往,特别是對天安門都有着難以名狀的情感。小時候家裡的客廳牆上貼了幾幅上司的人畫像,還有幾幅天安門城樓,中南海大門的照片,對北京的向往大概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鄉下與世隔絕的農民,就算是文盲不識字,都會知道毛主席、天安門。從小他們就用一句話來鼓勵小孩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将來去北京天安門看毛主席!”是以,在孩子們的心中,天安門就成了心中最神聖的地方。
2014年的國慶節前夕,我們剛剛結束軍訓不久。因為一報到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軍訓日程,到了北京一個多月,我沒有去過學校以外的任何一個地方。對天安門的向往也達到了頂點,早已按捺不住内心想去看天安門的沖動。是以,和幾個同學相約要去天安門廣場看十一早上的升旗儀式。這趟行程于當時的我而言,就像一個虔誠教徒的朝聖之旅。
本來我以為10月1号早上去早一點就可以了,但是北京的室友建議說最好還是30号晚上就去那邊等待。我雖然有點難以了解,1号早上六點左右才升旗,為什麼要去那麼早。但是因為室友是北京人,我雖然疑惑,但卻不懷疑這句話的作用。況且當時很想要去一睹天安門廣場的真容,對熬夜通宵的擔憂被激動的心情沖得煙消雲散。
是以,我們一行人晚上九點多從學校出發,十一點多就出了地鐵,到了長安街上。沿着長安街路過中南海大門,然後經過了幾道嚴格的安保之後,終于到達了天安門城樓前。然後,一直在天安門前的人行道上等待天安門廣場開放。人越來越多,就好像今夜全北京的人都彙聚到了這裡。半夜的時候,隊伍終于開始往過街地下通道行進。我們也跟随着隊伍進入了過街地下通道。本以為那麼短的通道,應該能很快穿過去。沒想到一進入通道,整個隊伍就陷入了停滞。一群人都被堵在通道裡,向前根本無法前進,隊伍非常的擁擠,一根棍子都插不進去。向後也沒法動彈,後面還排着長長的不見尾的隊伍。一堆人隻能在通道這個又狹窄、又悶的地方待着。不知道過了多久,隊伍終于開始向前挪動。我們也被人群裹挾着向前,行進并不由得我們的意願,完全都是被人群推着向前。那是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人山人海”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以前沒法了解所謂的踩踏事件,這次之後我終于能了解了。在人如此多的情況下,确實有發生踩踏的危險,因為走與不走都不由得自己。所幸,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從天安門城樓前跨過長安街到達天安門廣場,短短幾百米距離,我們卻走了幾個小時。應該是快到四五點的時候我們才最終進入了廣場。廣場十分寬闊,大家分散開,擁擠的狀況終于得到了緩解。從開始移動算起,我們已經站了四五個小時了。到了廣場上終于能夠蹲下去,或者找個角落坐一坐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廣場上的人也越聚越多,到後來寬闊的廣場上也開始出現了擁擠的情況。大家都竭力去尋找一個最佳的觀看視角。但是我的身高在這種場合下最是吃虧了,除非在第一排,否則我很難看得見前方。
快到六點的時候,大家都站了起來,自覺排成了不太規則的隊列。不知道什麼時候,隊伍中開始出現歡呼聲,然後過了幾秒,又陷入嚴肅肅穆的氛圍中。我跳起來,發現天安門城樓的大門已經打開,儀仗隊開始踩着正步從門洞裡走了出來,氣勢磅礴。我也不由自主的肅穆立正。但不跳起來,我根本看不到升旗儀式的進展。過了一會兒,又發出了一些小躁動。終于慢慢的看見國旗從順着旗杆慢慢的升起了。
等了七八個小時,升旗儀式隻有十幾二十分鐘。但那種激動的心情一直萦繞在心頭,久久不能平靜,倒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