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德國作家黑塞在《溫泉療養客》裡說:

“我還有許多彎路要走,還會失望于許許多多的滿足,一切都要等日後才能顯示它的意義。”

人生路,旁人無法替代,隻有自己走上一遭,才會明白負芒披葦後的輕松自如。

聽過這麼一句話:“領悟前賢三兩句,除卻後患百千條。”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可以先從前人的教訓中得到啟發,避免重蹈覆轍。

這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有這麼一句話:“凡事過猶不及,說話亦是如此。”

說話一旦過了頭,輕則惹人生厭,重則傷人于無形。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山村農戶家庭裡,父親和母親都是國小畢業,到了兒子這裡,終于出了一個大學生。

父親非常興奮,覺得兒子給自己和家族争了光,便去鎮上買了鞭炮和豬肉,給兒子慶祝一番。

十二年寒窗苦讀,終于考上大學。兒子黝黑的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第二天,全家人在送兒子去車站的路上,碰到了一個熟人。

熟人詢問兒子考上了哪所大學,父親剛說出名字,熟人便面露鄙夷,不屑地說道:

“那個大學上了也是白上,畢業後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兒子考上了名牌大學,畢業後包配置設定,大公司搶着要。”

熟人的這番話,像盆突如其來的涼水,瞬間澆滅了一家人的喜悅。

熟人走後,父親轉過頭,卻看到兒子的眼裡早已噙滿淚水。

俗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貶低别人,擡高自己。殊不知,這些話會深深刺傷别人的心。

就像文學大師朱自清在《沉默》中說的:“你的話應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該像除夕的爆竹——誰稀罕那徹宵的爆竹呢?”

話到嘴邊留半句,不說過分的話,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人生海海,誰都不易,話不說過頭,既是對别人的善意,也是對自己的圓滿。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

工作的時候身心交瘁,便祈求趕緊放假,能閑下來休息。

然而,真的放假在家,隻剩下了睡覺、刷劇、打遊戲、吃東西……

沒過幾天,整個人就像一灘泥,反倒比工作更累。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我們習慣于在繁忙中叫苦不疊,但當閑下來時,多出來的時間和精力無處安放,隻能消磨時光。

網上有個問題:“真正閑下來了,你會做什麼?”

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剛辭職的時間裡,很舒服,遵循“吃了玩,玩了睡,睡了吃”的循環模式。

慢慢地,網友就覺得不對勁了。

睡覺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一覺醒來,就到了下午六七點,作息開始黑白颠倒。

别人兢兢業業、努力工作時,自己在蒙頭大睡,與周公約會。

别人回到家中,享受惬意時,自己仍睡意朦胧,一天剛開始。

聽過這麼一句話:“廢掉一個人的最快方式,就是讓他閑着。”

人生像一個齒輪,越轉越靈活,一旦閑下來,就鏽迹斑斑,想再轉起來就難了。

蔡女士,原是機關下屬機構的負責人,充實的工作讓她每天忙碌,狀态積極。

後來退居二線,閑了下來,蔡女士就像那隻被溫水煮的青蛙,慢慢失去了對生活的鬥志,開始抱怨不如意。

批評年輕人缺乏責任心,埋怨公司不重視員工福利,怨恨同僚孤立自己。

後來,蔡女士迷上了炒股,但能力不足,最終自己的錢、向朋友借的錢和銀行貸款都被股市套牢,輸得血本無歸。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卡耐基說:“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藥。”

閑散之人,消磨時光的同時,滋生内心雜念,敏感焦慮,胡思亂想,總覺得生活在故意刁難自己。

忙碌之人,用繁忙驅散焦慮和懶惰,用勞碌打敗乏味和孤寂,最終成為時間的朋友。

好的人生,真的不能太閑。當你忙起來時,就會發現,好運和快樂正排着隊,接踵而來。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曾國藩在《曾國藩文集》中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衆;獨利則敗,衆謀則洩。”

将目光放長遠,不因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而自毀前程,共享利益方能得人心。

年輕時的曾國藩發現,當初建立湘軍召集的一批人,竟都轉投至胡林翼麾下。

曾國藩疑惑不已,便去詢問幕僚趙烈文,趙烈文回答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但跟着你做事,既做不了官,也發不了财,是以他們就走了。想要人心歸順,就不能獨占利益,要把好處跟衆人共享。”

曾國藩聽後連連點頭,從此對有功的部下論功行賞,加官晉爵。

于是,前來投奔他的人才和幕僚越來越多,他的實力也愈來愈強。

老子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

智慧的聖人從不私藏财富,而是盡量幫助别人,長此以往,自己也會更充足。

大氣對待錢财,才能積聚人氣和福氣;隻想獨占财富,隻會招緻怨氣和不滿。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就曾說,他之是以有很多罕見收藏,是因為他懂得“吃虧”。

當馬未都遇到心儀的古董時,他不會過分砍價,反倒是在合理的價格上,讓對方多賺一點。

久而久之,賣家但凡有古董,都會先聯系馬未都,他若不要,再聯系其他收藏家。

馬未都是以占盡先機,得到很多罕見品,在收藏市場上的名氣,也愈來越大。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老話說:“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獲得什麼,必須先付出什麼。

精于算計的人,厚此薄彼,總擔心自己賺得不夠多,最終錢沒賺到,還失了人心。

而聰穎的人,懂得合作共赢,凡事讓對方多分一杯羹,反倒更加富有,前途無量。

散财,不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智慧。以财利人,方可得人心。

老祖宗留下的三句話,讀懂了是修行,讀不懂是生活

聽過這麼一句話:“生活像一本書,雖然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

讓自己越變越好,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逢人不說人間事,守住嘴,守住心,才能從容應對生活風雨;

做事拒絕閑懶散,不動聲色地努力,悄悄拔尖,才能驚豔所有人;

舍财利他常合作,方可收獲萬頃财富,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願我們,都能在這場命運安排的劇情裡,策馬奔騰,盡享人世繁華。

作者 | 萬花筒,因上努力,果上随緣,一枚長期主義。

圖檔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