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回首過去五年,我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穩步實施大批民生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群衆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出入口“顔值”高了, 群衆樂了
城區出入口是一座城市與外界連接配接、讓他人認識這座城市容顔的重要視窗,承載着桐梓與外界溝通的“第一印象”。“十三五”以來,桐梓縣不斷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區出入口“顔值”,推動城鎮建設高品質、高标準發展。

提及曾經的縣城區北門出口,“道路狹窄、經常堵車、灰塵大……”沿線居民苦不堪言。随着北門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2019年,連接配接河濱北路與桐楚大道,全長1.2公裡的黃家咀安置點配套市政道路主線建設完工,把原僅有7米寬的210國道拓寬成雙向4車道,徹底解決縣城北大門出城交通瓶頸。
“路修寬了,房子修建好了,我們的生意都比以前好多了。”常年在北大門做餐飲生意的令狐榮蘭對北大門道路擴寬後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
縣城區西門出口作為桐梓城區的另一堵點,長期以來影響制約着城區整體形象,2019年,起于武勝路(西門三叉路),經鐵西印象地産、西門棚改還房點、紫金名門地産,止于高速公路,全線約0.38km的道路改造工程建設完工。如今,雙向四車道的柏油大道讓曾經的西門舊貌徹底改變,附近居民對現在的西門新貌紛紛點贊。“現在路擴寬了,環境也好了,每天心情都很舒暢。”西門洪業羊肉粉館老闆楊洪高興地說。
蟠龍片區和高鐵片區作為縣城區的另外兩個重要出口,随着城市發展變遷,近年來也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蟠龍大道作為桐梓的經濟路、發展路、文化路和生态路,近年來,根據城區規劃布局,一批行政機關、新汽車客運站、疾控中心陸續搬遷至此;林達陽光城、鹭島大院等商業樓盤紛紛入駐;越來越多的商業店鋪在蟠龍大道沿線開張營業。如今的蟠龍片區不僅作為城區的交通要道,更成為市民工作、居住、休閑娛樂的重要區域。高鐵片區是桐梓城區連接配接外界的重要視窗,渝貴快鐵桐梓東站、蘭海高速桐梓站都在此出入。“十三五”以來,桐梓着力打造高鐵片區核心商圈,并建成天門河濕地公園、高鐵廣場等一批市民休閑場所。
▲桐梓高速出口 段明鏡 攝
如今的蟠龍片區和高鐵片區不僅作為城區的交通要道,更成為市民居住、休閑娛樂的重要區域,散發着新城的朝氣和活力。
便民設施多了,群衆友善了!
在位于桐梓東站站前廣場的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桌椅、冰箱、電視機、空調、應急藥箱、充電裝置、雨衣雨傘等日常所需物品一一俱全。付小利告訴記者:“以前隻能在屋檐下躲雨避風,特别是冬天,沒有地方加熱飯菜。有個這個服務站後,無論是休息還是熱飯、喝熱水都友善很多。”
在桐梓縣城區,像這樣供戶外勞動者免費使用的綜合服務站有120餘個。
走進位于縣政府廣場的“城市服務空間”,智能顯示器提示蹲位使用情況。“各種各樣的設施都非常的齊全,感覺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幹淨。”市民董友喬對建立的“城市服務空間”贊不絕口道。
“城市服務空間”不僅能滿足普通群衆的如廁需求,還增設了功能齊全的第三衛生間,内設嬰兒護理台、嬰兒安全椅,還特别為老人、殘障人士安裝了扶手,同步配備了具有緊急呼叫功能的無障礙坐便器等人性化配套設施,滿足不同群體的入廁問題。此外,還有配套建設管理房,做到專人管理,及時做好廁所保潔工作,確定廁所幹淨整潔。
公廁雖小,關乎民生。為了将這項民生工程做好,近年來,投資900多萬元,在縣城區完成18間公廁新改(建)工程并投入運作。
問題解決了,群衆滿意了!
重大決策上關注民生,具體行動上身體力行,縣委、縣政府主要上司十分注重親身體察民情。了解老百姓真實所想,為群衆排憂解難。
2019年9月,海校街道柏果樹社群居民謝國文反映,桐楚大道柏果樹社群沿線路段無隔離帶、減速帶、斑馬線的問題,行人亂穿馬路,車輛行駛速度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接到群衆反映的問題後,縣上司就立即召集縣交警大隊、縣綜合執法局、縣住建局等部門,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僅僅20天左右就安裝好了隔離帶、減速帶、斑馬線,現在行人過馬路安全多了。
“我們反映情況後,縣上司第二天就來我們小區了解情況,很快就安裝了這個斑馬線、減速帶啊、紅綠燈。”柏果樹社群居民謝國文感激地說。
一件“不大”的事情解決了,滿意度也得到了提升。走進桐梓,幾乎每個市民都會對你列舉出縣委縣政府辦的不少民生小事:每個公交站都增加座椅,等車友善了;破損的人行道整修好了,雨天走路再也不會被水濺了;馬鞍山轉盤改造好了,行車安全了;官渡河橋修複好了,行走安全友善了……
(攝\王印)
除了縣城,在桐梓農村,一幅“鄉村振興”的迷人畫卷也在迅速展開。通村、通組路通到了家門口,安全幹淨的飲用水流進了千家萬戶,用電用網有了保障,人居環境越來越優美……
從城市到鄉村,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的落地,見證了過去五年桐梓在民生領域所取得的喜人成績。我們相信,未來五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桐梓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
(記者 羅新星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