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廣州往西北,約130公裡,2小時的車程,就到了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山城,她座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境内大雲霧山間常年彩雲缭繞浮動,名之為美麗雲浮,這就是今天雲浮市地名的由來。

我們的古代先人很早就在這裡繁衍生息,這個有點兒詩意的地名,也不是得自今天,其實早在唐的時候就出現了。那時此地士人歌詩仗劍走天下,出雲浮,入中原,向長安,可見浪漫不分時間和地點。
雲浮座落在廣東的西部,是全省的西大門,連通大西南,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陸路通道,溯西江而上就到梧州,一座嶺南古色古香的城市,曾一度做過廣西的省府,當年中山先生退到那裡指揮過二次革命。雲浮市下轄雲城、雲安二區,新興、郁南二縣,代管縣級羅定市,常住人口300萬人。
這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小城,她沒有自許GDP重鎮的那些二三線城市的喧嚣熱鬧,處處都是建築大工地的淩亂,街市上匆匆而過的身影,但卻多了幾分淡雅閑适,見到的行人、孩子,都是從容不迫的。漫步到市區人民廣場,其寬闊恬靜令人震驚,市人民政府幾套班子的辦公大樓就座落在山坡上,市民可在這裡自由出入,休閑嬉樂,是國内建設最早的開放型政府的先行者。
小城雲浮是一個生态形城市,一直以來她就象處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佳人,給你無盡暇想:豐富的美食,廣府的繁華,還有雲浮小兒女的精緻多情。靜靜地在這裡呆着,也不覺風輕雲淡,轉眼又是一秋。我在此地居住多年以後,一次,在落照下俯看山城倩影,就突然有過人生重來,當娶雲浮女的強烈沖動,因為她們自信娴娴的情态,令我審美腦洞大開,小城市不就是人生累了之後,一個有趣靈魂的有趣的安放場所嗎?來過雲浮的遊人,最中意的就是這裡的這一份閑靜。
雲浮是地靈人傑的地方,磨刀山遠古遺址、蟠龍天湖、張公廟、國恩寺、天露山溫泉、卧佛寺、散布各地的嶺南古民居、理學村落、禅宗文化等等,早已名聞天下,遊人絡繹不絕。
雲浮的名人也都是世界級的名片:六祖惠能,他創立了南禅宗,是把佛教中國化的第一人,毛主席把他和孫中山并列為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兩個廣東人之一,他留下了《壇經》,為雲浮人也為中國人和世界留下了禅宗文化。他說過:“下下人有上上智”,一個不識字的偉大的佛教思想家。他在佛教傳入中國過程中的地位,可與近代基督教宗教改革中馬丁路德的地位相媲美。
陳璘,明代抗倭明将,在壬辰年間進入北韓,作為中朝聯軍重要将領率軍打敗日本對北韓的侵略,今天,南韓人還在紀念他。
鄧發,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的組織者之一,中國工運的傑出領袖,長征參與者,無産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他的故居就在市區城南,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鄧發紀念中學,楊尚昆同志題寫的校名。
蔡廷锴,十九路軍總指揮,淞滬會戰聞名中外,他帶領子弟兵浴血奮戰,一聲“丢老母”,全軍将士英勇殺敵,為中國人民永遠紀念。
還有一些和中國近代史尤其是和孫中山先生革命活動相聯系的許多雲浮籍革命志士、烈士,在家鄉參觀他們的事迹,我不禁心生感慨:這是一群為救中國而流血犧牲的年輕人,來雲浮前我不知道他們,國家曆史教科書不可能一一載具他們的姓名和事迹,但他們是雲浮好兒女,他們是中華好兒女,他們的英名和黃花岡起義、沙面慘案、廣州起義緊緊聯系在一起,我們受惠于前人而不能忘記他們啊,他們是共和國大廈的基石。
漫步在雲浮大街小巷,驅車到四周的城市鄉村走走,站在西江岸邊,所到之處都能深深感受到這個小城厚重的人文氣息。當年宋之問“近鄉情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就是從雲浮羅定踏上歸程的。抗戰派胡诠也曾被貶到新州(今新興縣),他對南宋朝廷腐敗和不抵抗的憤恨,這曆史的回聲至今都仿佛不絕于耳。
今天的雲浮,正在沿着生态優先的道路奮進在新時代,向東發展、融入大灣區成為光榮的選擇。這小城的甯靜,将在大灣區的懷抱裡顯得更加珍貴與令人向往。
我愛浮雲生起的地方,無論前面路程有多遠;雲浮,毋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