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曆史中,顔料、紙張、畫布、畫闆統治了藝術家的創作幾百年,但近一百多年來,不願意再受束縛的藝術家們,不斷地探索各種新材料的運用和混搭極限。
時至今日,沒有人能确切統計,到底有多少種匪夷所思的材料被運用在藝術品中。
地球本身,仿佛就像一個巨大到無窮無盡的材料庫,不斷激發藝術家的靈感。
剛經曆過香港巴塞爾的人,或許更能感同身受,龐大的展館,就像一個神奇材料博物館,各種想象不到的材料混搭,不斷從視覺上欺騙與颠覆着你的觀感——
.
<h1>魚鈎</h1>

Yoan Capote 尤安·卡波特(b.1977)今年的新作《Isla(Fobia)島(恐懼症)》,遠看是一幅海洋的畫像,陰沉的陰影,仿佛醞釀着不知名的危險。實際上,這确實是一幅相當危險的作品,近看你就會發現組成畫面的真正主角——
每一道筆觸,都由無數鋒利的魚鈎構成,一不小心就會讓你受傷。
<h1>羊毛&棉</h1>
Brent Wadden隻用兩個色系的簡單變化,就完成了一幅充滿視覺愉悅感的抽象畫作——《Untitled 無題》(2017),但這幅畫并非用傳統的手法繪制,而是由染色的羊毛混棉編織而成,近看毛茸茸的,讓你從眼睛暖到心裡。
<h1>沙子</h1>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在海邊玩泥沙的經曆,而Jennifer Guidi今年新作的《All Or Nothing 全或無》,就把沙子玩出另一個境界,彩繪紅沙與白沙作底,Jennifer通過在沙子上戳出充滿律動的一個個小坑,構成了這幅富有哲思的抽象雙聯畫。
<h1>PVC帶</h1>
Alberto Biasi創作于2001年的《Dinamica a losanga》是一幅異形畫,人們第一眼就會被它迷人的線條與變幻的光澤吸引,走近看才發現,這些充滿韻律的線條,是通過無數PVC(聚氯乙烯)帶的扭轉而形成的立體效果,它們在畫面中的放射性線條,在燈光下,形成豐富的光影視覺效果。
<h1>蒲公英種子,綠蠅,矢車菊</h1>
Claire Morgan克萊爾·摩根癡迷于用大量 “ 小原子 ” 、小薊和蒲公英種子、樹葉或果蠅制作成精緻絕倫的懸挂固體,以觸動觀衆對生命無常以及虛幻的完美背後時間無情流逝的體悟。創作于去年的《Pyre》就是由尼龍絲懸挂的蒲公英種子與綠蠅組成,遠看輕盈唯美,隻有走近才能看見這美麗背後的殘酷真相。
另一件創作于2014年的作品《Speaking Volumes》則由尼龍絲懸挂矢車菊與蒲公英種子完成。
<h1>黃麻網</h1>
David Renggli的《Floorplan Desire Painting (Tip Toe)》(2017)遠看與其他抽象畫沒什麼兩樣,但實際上它是一幅立體畫,黃麻網上的黑色顔料,與底部的彩色圖案,共同構成了這幅特别的畫作。
<h1>廢棄垃圾</h1>
日本最著名的拼貼藝術大師Shinro Ohtake(大竹伸朗)常使用特殊材料進行創作,廢舊的雜志、無用的布料、木片、樹葉甚至被丢棄的垃圾材料,在他充滿藝術感的疊加和堆砌手法下,經常化腐朽為神奇,變成遠看極具視覺沖擊力,近看充滿趣味性的抽象藝術品。這幅創作于2017年的《Oku-Kei 11》就是其中一幅代表,你能找出裡面運用了多少種材料嗎?
<h1>瓶蓋</h1>
非洲藝術家El Anatsui(b.1944 加納)最令人矚目的藝術理念是轉換和傳承,即把過去舊的東西轉變為新的、現在的、能開放了解和解讀的東西。
他常常用壓平的瓶子蓋用鐵絲編組成巨大的漂亮作品,遠看金光閃閃奢華至極,近看卻是酒瓶蓋、易拉罐皮等幾乎是垃圾的材料,原始而粗粝,卻充滿強大的生命力。現場這幅《Resolution》(2016)正是如此。來自廉價材料的富麗堂皇,仿佛在隐喻貧民階層也應有的生命華彩與尊嚴。
<h1>金,塑膠,釘子</h1>
美國藝術家Glenn Kaino(b.1972)向來充滿實驗精神,在抽象作品《In search of a new model(the Great Fire)》(2017)中,構成火光的元素,不是尋常的顔料,而是一個個奇形怪狀的插在底盤上的大頭釘,走近細看,這些大頭釘的頭部,有人手、有沙發、有汽車等各種造型,而且是用塑膠塗上真金制成,壕吧?
<h1>醫療書</h1>
美國藝術家Samuel Levi Jones不知是否被醫療書荼毒過,他的抽象藝術創作,最突出的一大特色,就是通過醫療書在帆布上的解構完成,就像今年這幅名為《Wind》的抽象畫,遠看以為隻是顔料塊的堆疊,近看又覺得像是某種布面的拼接,直到看到标簽,才确認,這些猜測都是錯的,它們真正的來源是:醫療書(估計把書皮都扒光了)。
<h1>滑闆</h1>
上周我們介紹過日本藝術家Haroshi,因為對滑闆運動的熱愛,收集了大量舊滑闆,并把那些斷裂、失去彈性、闆尾磨平、開膠......被視廢棄品的舊滑闆,親手打磨成一件件漂亮的藝術品。在巴塞爾現場,就能看到他制作的大型裝置《Ramp》(2017)——
以及今年新創作的由滑闆闆面制作的木偶公仔《Guzo》哦——
當代藝術家們對材料的創意玩法,今天先分享到這。歡迎留言分享你發現的有趣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