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滕 讀音 ténɡ</h1>
部首 氺 月 筆畫數 15 五筆 EUDI
<h1>滕 (téng-動詞)</h1>
(形聲。從水,朕(zhèn)聲。本義:水向上騰湧)
⑴ 同本義 [surge]
滕,水超湧也。——《說文》
百川沸滕。——《詩·小雅·十月之交》
滕,《詩》曰:“百川沸滕”。水上湧也。——《玉篇》
⑵ 引申為張口說話 [open-mouth]
滕口說也。——《易·鹹》
範君獨判于心,不畏滕口。——唐·韋瓘《宣州南陵縣大農陂記》
滕口(張口放言)
<h1>滕 (téng-名詞)</h1>
⑴ 西周分封的侯國名 [Teng state]
春秋滕侯,文王子叔繡之後。國在今山東衮州府滕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在今山東省滕縣一帶
⑵ 縣名 [Teng county]山東省
⑶ 姓
滕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h1>起源</h1>
滕姓起源很早,黃帝有二十五子,為四母所生,黃帝把他們分成十二個胞族,賜給他們十二個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
<h1>曆史</h1>
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還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錯叔繡于滕(今山東滕州西南),後來,滕國被越國攻滅,但是,不久複國。後來,又被宋國攻滅,于是子孫後代就以國名“滕”為姓,作為紀念。
滕姓後來在開封府發展成望族,世稱開封望。
<h1>滕téng </h1>
⑴ 水向上騰湧;引申張口放言:“鹹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⑵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滕縣一帶。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