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促葡萄産業提質增效

雖是冬天,但内蒙古烏海市“葡萄第一村”賽汗烏素村黃河村民小組的葡萄種植大戶王勝雲并沒有閑着。他剛整修完葡萄架,又趕到地裡“埋葡萄”。“這裡冬天氣候幹燥,溫度低,風沙大,葡萄藤就得埋在土裡保溫保濕。”王勝雲告訴記者,他正聯系育苗企業,準備明年新上“育苗項目”。

在海勃灣區千裡山鎮,連片晾曬在葡萄廣場上的葡萄籽、葡萄皮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葡萄籽、葡萄皮含有益元素,可開發面膜等産品,我們正推進與南韓化妝品企業的合作。”烏海市雲飛農業種養科技公司辦公室主任魏通介紹。

在海南區巴音陶亥鎮,陽光田宇葡萄特色小鎮建設進展順利。“我們重點打造葡萄産業科技、加工示範平台和全産業鍊服務平台,發展葡萄文化旅遊和特色觀光旅遊。目前小鎮建設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左右。”烏海市陽光田宇農業科技公司綜合部部長李明雪說。

烏海市晝夜溫差大、光熱資源豐富,這些優良條件成就了烏海葡萄的品質。近年來,烏海堅持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援,助力葡萄産業實作快速發展,葡萄種植、釀造、研發、貯藏、流通、觀光旅遊等業态不斷成熟。“烏海葡萄”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葡萄之鄉”已成為烏海市城市名片之一。

烏海市農業産業化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葡萄産業化辦公室主任王芳告訴記者,當地已建構起“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産營銷+特色旅遊+葡萄酒文化對外交流”相結合的産業集聚發展模式,葡萄産業鍊不斷優化,葡萄一二三産業實作融合發展。目前,烏海市擁有葡萄種植、加工、流通的相關企業和專業合作社40多家。以葡萄為主題的休閑農業不斷壯大,年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

“今年烏海葡萄産業受疫情及自然災害影響較大,但是葡萄産業鍊上各市場主體的生産積極性仍然很高。”王芳介紹,下一步,将繼續提高葡萄産業的組織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産業化水準,加大科技支撐,推動葡萄産業實作提質增效,重點建設萬畝設施葡萄基地,建成帶動全市葡萄産業發展的現代設施葡萄科技園區。

作者:本報記者 餘 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