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愛情可以勇敢,但必須要止于放縱,因為有時候放縱得來的結果并不是那麼的好。2010年時,一本名叫《一個民國少女的日記》的書籍出現在人們面前,這本書籍如同名字來自一個民國少女的日記。裡頭詳細的講述了一位民國淑媛熾熱真摯的情感,完全是少女對戀人、家人的真情告白,沒有掩飾、沒有謊言。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然而這位和張愛玲同期的少女作家,卻有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她名叫文樹新。文樹新的父親文宗淑,從小聰明伶俐,少年時代便曾被錢玄同誇贊過。後來的成績果然很好,在日本當外交官,彼時的外交官可以說得上是上流社會的人物。是以文家的子女日子也過得比較好,文樹新是家中的二女兒,生于1915年的她在三十年代就讀于當時著名的孔德學校和聖心學校。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孔德學校由蔡元培創辦,聖心學校是當時的貴族學校,兩所學校都不簡單。可謂是名人子女荟萃,周作人的女兒,劉半農的女兒等都是她的同學。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文樹新還顯得十分的出色,她因文筆出衆被譽為是孔德學校的才女。少女的相貌還十分姣好,在學校也是風雲人物,有不少的追求者。

可她偏偏看上了自己的老師,那人名叫楊晦,曾是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上司者之一。1930年,三十五歲的他通過北大教授沈尹默的介紹進入孔德學校,楊晦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又确實很有才華,稍微花點心思,博得少女的喜歡是很容易的。兩人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了戀人,那一年文樹新才隻有十四歲的年紀。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師生戀自古是禁忌,更何況這對師生年紀相差還這麼大,更重要的是楊晦在當時已經有了家室。文樹新與楊晦都明白這點,是以不間斷的書信來往三年,始終沒告訴文家人。一直到這通信被家人發現,果然他們并不同意文樹新與楊晦在一起,她有着多麼美好的前途。出身名媛,得到過良好的教育,将來完全可以找一個門當戶對的青年才俊。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楊晦對于她來說,也并非良配,文家阻止是必然的。一番争執後,兩人許諾一定斷絕關系,不再來往。但事實上這隻是權宜之計,表面上不來往,事實上信由文樹新的三妹文常韋(原名文棣新)來送。1934年,兩人的來往再次被發現,文樹新選擇了與楊晦私奔。在當年這則新聞迅速引爆社會輿論,孔德學校作為一個名校,竟然出現師生私奔的醜事。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還有好事的媒體找到楊晦的夫人郝蔭潭,郝蔭潭也是一個才女,寫有不少的長篇小說。大抵清楚丈夫的行為,她對此并沒有什麼在意,隻說:也許将來我們可以看見幾本好的傑作,在中國的文壇上出現。文樹新那在日本做外交官的父親,聽聞後立馬回國,通過各種方式尋找女兒與楊晦的下落。

甚至準備求助上海的何應欽幫忙尋找,但最終還是礙于情面,不了了之。一段時間後,文父宣布與文樹新斷絕父女關系,并就此帶着全家遷往日本。那一頭的少女私奔後,并沒有想那麼多,等她發現時家人早已遠走聯系不上了。誠如郝蔭潭所言,中國文壇或許會是以多幾本好的傑作,可那也隻是小說而已。

14歲少女愛上已婚老師,為和老師私奔斷絕父母關系,結局唏噓

生活畢竟沒有小說的美好,文樹新以為自己私奔能帶來美好的生活,殊不知她的生命已經走向了倒計時。1935年,文樹新生下一個女兒,楊晦略微有些失望。又是大男人,對她的照顧自然不那麼上心,結果文樹新染上了風寒。條件不足,後來發展成肺炎,終于不治身亡。周作人的準兒媳是她的好友,前來照顧她,結果也染上風寒去世了。

文樹新的故事從此落下帷幕,那一年她未滿十八歲,而她那未曾有機會養育的女兒平安長大成人。至于為之而死的戀人,後來又娶妻生子,成了在學術史、戲劇史頗有影響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