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契丹騎兵奔馳草原

所謂理想,就是我要達到一個更高的目标,但我為這個目标的付出是适可而止的。而所謂野心,則是我要達到最高的目标,而我為了這個最高的目标是不在乎付出一切的。

是以我認為,理想讓人上進,而野心讓人瘋狂。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起源</h1>

契丹是生活在中國東北部草原的遊牧民族,它崛起于唐朝晚期,強盛于五代十國時期,甚至曾一度改變中國曆史的走向。

契丹興盛後改國号為大遼,并且橫掃東亞難逢敵手。而這一切的開創者,都源于一個叫耶律阿保機的契丹男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h1>

公元872年,一個名叫耶律阿保機的男孩出生在一個契丹貴族家庭。他出生時很不幸,正好趕上了部落貴族之間的權力争奪戰,耶律阿保機的祖父不幸戰死,父親和叔叔伯父們在被逼無奈之下也隻得出門避禍。

而耶律阿保機的祖母将他藏了起來,是以他才能躲過一劫,留得性命。後來耶律阿保機的家族再度得勢,他的伯父開始擔任于越(相當于契丹的宰相)一職,耶律阿保機也開始受到重用。

耶律阿保機長大後英武遠過于常人,《遼史》記載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能開三百斤的弓,即便在以勇武見長的遊牧民族,也是很厲害的了。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耶律阿保機帶兵出征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耶律阿保機掌權</h1>

執掌國政的伯父非常重視耶律阿保機,他把契丹部落最精銳的軍隊,契丹可汗的護衛軍交給他帶領。

耶律阿保機也不負衆望,他親自領着軍隊打敗了小黃室韋、越兀、烏古等草原中小部落。戰争的勝利和繳獲,也讓耶律阿保機的威望日益加深,支援他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後來耶律阿保機的伯父被殺後,年紀輕輕的耶律阿保機稱勢繼承了伯父于越的位置。由青年軍官一躍而成為國家執政官。由此可見,當時耶律阿保機的威望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高峰。

耶律阿保機掌權後,在全部落的支援下,繼續發動對外征服戰争,先後降服了兀古,越,六奚等草原部落。對這些草原部落的征服,不僅讓契丹獲得了牛羊馬匹等物資,更讓契丹獲得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這極大地促進了契丹的經濟和軍事發展。不僅對外進行征服,對内耶律阿保機也鎮壓豪強,打敗了心懷不軌的耶律釋魯部落。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契丹内戰

至此,耶律阿保機對内樹立了崇高的政治威望,對外基本降服了草原各部。

從耶律阿保機不斷地發動對外戰争,并以此來提高對内的政治威望的事來看,他無疑是一個有野心的枭雄。

但野心這個東西其實人人都有,并非是枭雄的專利。但為何隻有枭雄能夠實作野心,而普通人的野心就是春秋大夢呢?

因為枭雄懂得如何在自己野心實作的過程中,讓身邊的人獲利。而身邊獲利的人越多,支援枭雄實作野心的人也就越多,這樣枭雄的野心也就更容易實作。

比如耶律阿保機不斷進行對外征服,每次戰争勝利後的物資繳獲,都極大地滿足了契丹本民族的物質需求。是以,耶律阿保機越是發動對外戰争,越是會有更多的人支援他。而越是有更多的人支援他,他的對外戰争就更容易獲得勝利。

而相對于枭雄而言,普通人更多想的是野心實作後對自己有怎樣的好處,而忽略了身邊人的利益需求。這就是枭雄能夠成功,而普通人隻能夠做夢的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h1>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契丹騎兵進攻中原

枭雄的野心永遠沒有止境,耶律阿保機就是如此。在稱霸草原之後,耶律阿保機把目光放到了南邊的中原之地。

公元902年,耶律阿保機攻下河東、代北九郡,俘獲人口牛羊無數。

公元904年,耶律阿保機打敗唐朝盧龍節度使劉仁恭,這是他第一次正面戰勝中原強敵。

公元906年,耶律阿保機再次打敗劉仁恭,當時的中原第一軍閥朱溫聽說了以後,也主動派使節與他交好。

由于對内和對外的種種功績,耶律阿保機在契丹部落内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原任契丹可汗痕德堇死後,契丹貴族一緻推任耶律阿保機為新任可汗。

根據當時契丹部落的習慣法,一任可汗的任期為三年,三年後必須換人,不得重複。

但耶律阿保機是個權力欲望極強的人,他違規的連任了三屆可汗,也不願意交出權力。

不僅如此,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稱帝了。這意味着他要永久地掌握最高權力,不允許他人染指。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漢化的遊牧貴族

這就導緻契丹内部,圍繞着領袖之位産生了新的權力争奪。

首先發難的是耶律阿保機的弟弟們,史稱“諸弟之亂”。

公元911年,耶律阿保機的五個弟弟耶律剌葛,耶律疊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聯合起來準備起兵造反。

但由于不慎導緻計劃洩露,耶律阿保機提前得了消息,是以叛亂破産。

可能是念及從小到大的親情,耶律阿保機不忍心殺掉自己的兄弟,于是便赦免了他們。

這是耶律阿保機兄弟們的第一次造反。

但可惜的是權力的誘惑大于親情的阻攔,再一次耶律阿保機的對外征戰中,他的兄弟們再次造反了。

耶律剌葛率軍在耶律阿保機回返時攔住他,逼迫他重新召開可汗選舉。無奈之下耶律阿保機隻得答應,但結果卻出人意料,由于崇高的威望,耶律阿保機再次當選契丹可汗。

這是耶律阿保機兄弟們的第二次造反。

公元913年,耶律阿保機的兄弟們先是擁立耶律剌葛為汗,然後又企圖劫持耶律阿保機,逼迫他參加可汗改選大會。

結果陰謀再次洩露,耶律阿保機與他的兄弟們見事情已無法挽回,于是雙方開戰。

經過一番殘酷的内戰之後,耶律阿保機取勝,但是戰争對部落的傷害極大。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草場凋零

原本是遊牧民族的契丹部落,在戰争過後出門都隻能步行,而無馬可乘。

在整個“諸弟之亂”的過程中,耶律阿保機屢次容忍弟弟們的造反行為,可謂是仁至義盡了,但仍然不能制止叛亂。

為什麼呢?

因為耶律阿保機有對權力的野心,而他的弟弟們也有。而野心是什麼?它是人類眼中的終極目标和最大利益。而一切的寬恕和恩情,在人類眼中都抵不過這個終極目标和最大利益的誘惑,是以耶律阿保機和他弟弟們的權力戰争必然會爆發。

是以我勸各位讀者,人都應該有理想,但不一定要有野心。

契丹一共有八個部落,被稱為契丹八部。而耶律阿保機老是霸着契丹部落的可汗之位,這也引起了另外七個部落的不滿。

在另外七個部落聯合的強勢壓力下,耶律阿保機暫時選擇妥協,交出了契丹可汗之位。

但是另外七個契丹部落的食鹽,都由耶律阿保機的部落供給。是以耶律阿保機要求另外七個契丹部落的首領,為了報答吃鹽的恩情,都帶着牛羊前來感謝他。

另外七個契丹部落的首領沒有防備,應約而來,結果被耶律阿保機埋伏的武士全部殺死。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契丹貴族戎裝圖

殺死這七個部落首領後,耶律阿保機趁勢發兵統一了整個契丹八部,此時的契丹已不再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而是一個強有力的緊密聯系的的國家。

在做好了這一切準備後,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再次稱帝,國号契丹。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機在征伐渤海還軍的途中病逝,終年55歲。

什麼樣的枭雄,才能開創契丹帝國的偉業?耶律阿保機的傳奇一生一、起源二、耶律阿保機的出身三、耶律阿保機掌權四、耶律阿保機稱汗、稱帝和建國文史君說:參考資料:

将軍立于沙場之上

他建立的契丹王朝,便是後來大遼王朝的前身。後來雄霸東亞對南壓制宋帝國,對東降服女真部落,對西讓西夏稱臣的大遼王朝,實際上的開創者正是耶律阿保機。

<h1 class="pgc-h-arrow-right">文史君說:</h1>

耶律阿保機是個成功的政治家,那他成功的原因為何呢?

第一,他懂得用行為讓别人獲利,然後讓别人來成就自己。比如他的對外征伐對本部落的人民有利,人民就支援他。

第二,他有野心,但又懂得妥協,比如第二次“諸弟之敵”時他懂得忍讓,重新召開了可汗選舉大會。否則當時和耶律剌葛火并起來,他不一定能夠取勝。

第三,他懂得先示弱讓敵人松懈,在一舉将敵人消滅。比如消滅其它七個契丹部落的首領時,耶律阿保機先是讓出了可汗之位,這是示弱。後來又假借感謝之名,讓其他七個部落首領不加防備,再召來在全部殺掉。這是趁敵人松懈,一舉消滅敵人。

總的來講,耶律阿保機這個人雖然身長九尺,關弓三百斤,勇猛無比,但他的智是大于勇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參考資料:</h1>

1、[元]脫脫:《遼史》,中華書局2016年版。

2、[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中華書局197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阚翔)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