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1839年,法國政府買下了達蓋爾攝影術(銀版攝影術)發明的專利權并正式公布,是以這一年被定為攝影術的誕生年,并且在法蘭西藝術院宣布攝影術的誕生。2019年,在攝影術誕生的180周年,為緻敬傳奇攝影家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經法國國民議會準許,法蘭西藝術院設立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安妮·萊博維茨

2021年,第二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由攝影藝術家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斬獲,于10月27日在法蘭西藝術院大禮堂正式舉行頒獎典禮。由于疫情,鐘維興無法去到現場,在成都當代影像館線上參與授獎儀式。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第二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頒獎典禮現場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法蘭西藝術院終身秘書長洛朗·貝蒂傑拉德授予安妮·萊博維茨證書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法蘭西藝術院終身秘書長洛朗·貝蒂傑拉德授予安妮·萊博維茨獎杯

“每次我去巴黎拜訪威廉·克萊因,老爺子從未拒絕過我的見面請求。”成都當代影像館創始人鐘維興說道。鐘維興是威廉·克萊因的第一位中國朋友,他們結緣始于鐘維興為威廉·克萊因拍攝的肖像。2015年在籌建影像館時,鐘維興同時在進行“Face to Face面對面”系列攝影計劃——系統地為那些用鏡頭記錄下無數經典瞬間的攝影大師們留影。在這過程中結識了威廉·克萊因和許多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是以作為參與者介入到獎項籌備和策劃過程中。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鐘維興在成都當代影像館線上參與頒獎典禮

為了取得威廉·克萊因的允許,以他的名字命名獎項,鐘維興和另一位威廉·克萊因的老友與他溝通了多次,老爺子很高興答應。之後經法國國民議會的準許,法蘭西藝術院正式成立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獎項。法蘭西藝術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是法蘭西學院下設的五個學院之一,通過組織競賽、每年頒發獎項、資助藝術家駐留、發放補助金、關注及保護法國文化遺産等方式,推動各類藝術的發展。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法蘭西藝術院

該獎項由威廉·克萊因本人、法蘭西藝術院全體攝影院士及特邀評委參與評選,由成都當代影像館創始人鐘維興任“威廉·克萊因攝影獎”終身聯合主席,旨在表彰和鼓勵投身于攝影事業、并為其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攝影師。參加者不限年齡或國籍。

由于疫情,第二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采取了線上、線下評選的方式。評選過程首先由法蘭西藝術院組織評委會提名候選人,向重要藝術機構、藝術家等進行了大量保密的征求意見工作,形成一份候選名單。在這基礎上,所有的評委一人一票,充分發表意見讨論并進行投票,經評議後票多者(原則上是過半)為最終獲獎者。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左一:法蘭西藝術院終身秘書長洛朗·貝蒂傑拉德 右二:安妮·萊博維茨

談及對與攝影師的評價标準,鐘維興說評選是根據若幹專家的整體評估,選出在當下攝影界中傑出的攝影師,同時他也表示,其中包括了評委的主觀意識,一般來說比較注重兩個方面,一是在世界範圍内的知名度,二是在攝影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以這個獎項不單是對于某件作品的評判,而是以攝影師一生的藝術成就作為衡量的尺度,對攝影師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

“從某種角度來說,一個獎項評選出什麼樣的攝影師,基本代表了它的定位。”身為“威廉·克萊因攝影獎”評審團的終身主席,鐘維興在參與籌備獎項之初就認識到,法國政府及法蘭西藝術院旨在面向全球的攝影師設立一個在攝影界最具有權威性的獎項。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讓-呂克·蒙特羅索與安妮·萊博維茨和威廉·克萊因握手

本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得主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憑借其光輝的職業生涯鑄就了當代肖像攝影的典範。在第一屆評選中安妮·萊博維茨就已經得到多位評委會成員的認可。在鐘維興看來,安妮·萊博維茨既有深厚的功底,同時也是充滿一個時代精神和當代意識的攝影師,她的作品衆多,包括為演員、導演、作家、音樂家、運動員與政商界知名人士拍攝的寫真,以及大量時尚攝影……這一幅幅作品凝聚成了當今社會的重要縮影。

2019年,幾乎在“威廉·克萊因攝影獎”設立的同一時間,成都當代影像館設立了“金熊貓攝影藝術獎”,以思想性、學術性、藝術性為基礎,推動中國攝影發展為目的,表彰在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學術思想、獨立精神、藝術創見的傑出攝影藝術家。

該獎項是為 30-60 歲持續創作的影像藝術者而設,由國内外業界、學界、批評界、出版界等重要代表進行推薦及評選,旨在鼓勵他們持續創作,在複雜的中國當代影像文化語境下,不斷實驗和探索。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法蘭西藝術院現場與成都當代影像館現場連線畫面

無論是從攝影創作、成立當代影像館,還是作為攝影獎項的評委,鐘維興在不斷嘗試串聯起中國攝影藝術的生态,從其過往實踐中,不難看出他的國際視野與格局。

對話鐘維興

Q:前天您線上上參與了第二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的頒獎儀式,能否請您分享頒獎儀式的現場?

A:前天的頒獎儀式讓我很感動,因為疫情我無法到巴黎參與頒獎。一般來講,法國的頒獎儀式通常會在下午6、7點舉行,考慮到中國的時差,史無前例地定在巴黎時間早上11點半,中原標準時間下午5點半舉行。其次,威廉·克萊因先生的生活習慣從來都是下午3、 4點起床,老爺子特地為了這個獎項早起,這也展現了他們最大的尊重。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安妮・萊博維茨拍攝

Q:您和安妮·萊博維茨都是拍肖像的攝影師,您與她的作品會不會有共鳴?

A:安妮·萊博維茨的風格其實和我完全不同,我非常欣賞她的作品。從我的個人創作來講,我認為藝術的價值在于自己獨有的風格。安妮·萊博維茨關注的對象也主要是名人,比如各國政要、演藝界名人等,我的關注對象是攝影師,并且我堅信今後有機會拍她的肖像。

第二,我特别期待自己拍出獨有的一種語言。但是這不妨礙我對跟我不一樣的藝術家的欣賞和學習,學習他們骨子裡對藝術最本質的了解和創作精神。

Q:您的系列創作“Face to Face面對面”還在繼續進行中嗎?

A:這個項目是我一生要做的項目,據我觀察,全世界還有無數優秀的攝影師,但是到今天為止好像沒太多人去去記錄他們。當然我面對的對象是“内行”中的“内行”,我很幸運算是得到他們的高度認可。

Q:本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頒給了安妮·萊博維茨,是否意味着國際上會越來越關注女性攝影師?

A:我認為藝術不分國界,不分性别,更不能去講藝術上的政治正确。我們從來沒有從性别角度去考量,這不在我們的評選原則之内。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約翰·列侬(John Lennon)與小野洋子(Yoko Ono Lennon),安妮・萊博維茨拍攝

Q:2019年成都當代影像館也創立了“金熊貓攝影藝術獎”,都與您有深厚的淵源,一個在法國,一個在中國,請您分享一下這兩個獎項之間有怎樣的關聯,或者說它們産生何種對話?

A:這個問題提得特别好,這兩個獎項一個是國際的,一個是中國的。“威廉·克萊因攝影獎”關注全球傑出的攝影師,“金熊貓攝影藝術獎”關注的對象是當下中國傑出的攝影師,這裡要強調它不是終身成就獎。

我們觀察到在中國有非常多的獎項,其中品質高、受尊重的獎項大部分關注新銳攝影師。我認為現在的新銳攝影師受到了很多關注,成都當代影像館每年的展覽重點基本是本土、本地、年輕化,并且積極扶持青年藝術家。

中國還有一批傑出的攝影師,是改革開放初睜眼看世界與西方對話的當代藝術家。我們希望通過“金熊貓攝影藝術獎”的設立,完整地去觀察攝影的傳承及其發展,促進攝影生态立體發展。作為我們獨立設定的“金熊貓攝影藝術獎”,它的定位和出發點與“威廉·克萊因攝影獎”是基本一緻的。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安妮・萊博維茨拍攝

Q:成都當代影像館有豐富的館藏,并且一直在做系統性的學術梳理工作,請您分享一下這方面主要在做什麼?

A:成都當代影像館建立的目的是什麼?價值是什麼?在我們看來,它首先是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第二,有準确的學術定位和強大的學術支撐。是以我們搭建好這個平台以後,首先是圍繞初心做事。學術的基本要求是明确什麼樣的展覽可以做,什麼樣的展覽不能做?為了回答好這個問題,必須要系統地去做分析研究。

Q:您剛才提到了一個詞“學術定位”,那麼成都當代影像館的定位在什麼方向,或者說您認為成都當代影像館的獨特之處在哪裡?

A:首先,我認為要通過不懈的努力,讓成都當代影像館成為國際一流的影像館。我們創立的初心就是要在中國有一個能夠與西方平等對話的美術館。第二,我們必須按照西方一流的影像美術館的标準,這是一個大的方向。不管有多難,不管花費多少時間,這個初心不能改。我認為如果要在國際上獲得話語權,就必須按照一流的目标發展。

第二,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講,要嚴格的控制我們展覽的水準。我們認為攝影必須關注當代藝術,當代藝術代表了攝影當下的發展方向,一種實踐性的探索性的東西,我認為這是一個藝術的未來。但是我們也不能丢掉曆史上經典的傳承的攝影,比如說成都當代影像館設定了布列松的常設展,也花了很多精力辦年輕藝術家的展覽。做好學術的同時,公衆教育也是我們非常注重的。每個周末有定期的公共活動。

總體來說,美術館的展覽功能隻是基本功能之一,還要有收藏、公衆教育、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等等。真正做好一個美術館,我們必須按照一流的國際化的标準來要求自己。

Q:無論是您個人的創作、獎項的評選、還是成都當代影像館展覽的選擇,都有一定理念的重合,您怎麼看待自己的多重身份?

A:我從來沒想到我有那麼多角色,攝影創作是藝術家身份,建立一個美術館的責任和職責又不一樣,做評委的感受也不同,包括現在還在嘗試跟藝術家合作做策展人。

我特别鼓勵從事這行的人多去了解這些身份,有了不同的實踐以後,對整體藝術素質的提高有絕對的幫助。比如以前我是攝影師,那麼我現在又是藏家,自然而然知道哪類作品更容易被認可;我作為美術館的創始人,參觀很多全球的一流的美術館,我就知道什麼樣的作品才能被美術館展出。是以我覺得我很幸福,擁有多重身份可以讓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審視這門藝術,受益匪淺。

Q:您提到了非常關鍵的一點,中國攝影在走向世界的時候要掌握話語權。您覺得現在中國攝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A:我認為中國有能力和水準走出去的人很多,我觀察了兩類,一類是不願意走出去,更多的是不願意付出精力或勇氣走出去,當然客觀原因有疫情影響、語言交流等等。我還是鼓勵中國的藝術家大膽走出去。

Q:談談您作為評委的感受?

A:作為評委要有公正公平的立場,如果躲不過金錢,躲不過人情,那麼立場一定會出現偏差。有兩方面注意的地方,做好人:通過規則維護獎項的公平公正;做好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評判。

-END-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藝術有深度 歡迎下載下傳 [藝術頭條APP]

及時了解藝術動态 擷取藝術靈感

☟☟☟

鐘維興:攝影術發明180年“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帶來了什麼?

商業合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