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新聞網成都訊:(張麗 通訊員孫豔)“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是中國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名片,是成都不容選擇、必須抓住的重大機遇。” 10月28日,為貫徹落實“全市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立暨争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動員大會”的部署要求,成都市社科聯(院)、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聯合組織召開專家座談會,對成都建立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2021年是成都建立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第一年,也是首屆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建立啟動之年”,市社科聯(院)院長姚凱表示,要發揮社科聯(院)智庫功能,發揮專家教授的智慧,為建立文明典範城市貢獻力量。會上,市文明辦上司介紹了成都市深化文明城市建立、争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工作情況。
深化思想認識 對标建立目标
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李後強教授表示,建立全國文明典範城市要堅持全面、全域、全員、全程的“四全”原則 在“典範”上做真功。西南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光教授建議把建立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作為統領城市發展與治理的總抓手,制訂“一年固基、二年提升、三年沖刺”的建立工作計劃。在西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松濤教授看來,文明典範之城是具有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之城、是崇德向善的首善之城、是底蘊厚重的文化之城、是人民滿意的幸福之城。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陳仲教授認為,建立文明典範城市涉及“美德”、“美麗”、“美好”三重次元:“美德城市”側重于建立文明典範城市的前提,“美麗城市”側重于建立文明典範城市的手段,“美好城市”側重于建立文明典範城市的目标。
加強思想引領 提升市民素養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杜黎明表示,偉大建黨精神是我們黨精神譜系的根基,是鑄造文明城市主體的思想指引。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葉本乾教授認為,成都建立文明典範城市,要實作城市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文明素養同步提升。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學林說,“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要在黨的意識形态建設中切實推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價值觀培育與現代社會文明意識養成為基礎”。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楊華軍副研究員認為,建立工作更加強調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強化創新和科技的力量,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準。“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桓副教授表示,建立工作要以環境為譜、思路為标、民生為本,讓文明之花常開不敗。
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會長楊繼瑞教授作總結發言,“成都建立全國文明典範城市要持續推動思想武裝入腦入心,要提升工作原動力、工作競争力、工作影響力、工作凝聚力和工作執行力,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全力以赴争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