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䗁吖蟲是什麼動物?
每到端午節,粽子飄香,這時農村到處聽到樹上䗁吖蟲叫。
䗁吖蟲是個俗名,是廣東人的叫法,其實學名叫"蟬"。也有叫知了的。各地方言有不同叫法。其别名有數十種之多。如:蛭蟟、知拇吖等。
雄蟬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蟬腹部也有發音器,但不發聲。
蟬為什麼叫知了、䗁吖蟲?
知了本身就是象聲詞,人們覺得它“知了、知了”的叫,是以也叫知了。一般把蟬的聲音和吵鬧、煩躁聯系起來,本來天就熱,這樣整天“䗁吖䗁吖”叫個沒完,吵得人們心裡更熱了。
一年四季均有蟬鳴。
春天有“春蟬”,鳴叫時大喊“醒啦,醒啦”;
夏天有“夏蟬”,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知了,知了”;
秋天時有“秋蟬”,鳴叫時大喊“服了,服了”;
冬天有“冬蟬”,鳴叫時大喊“完了,完了”。
不同的人,心情不同,對這種蟬鳴感受不同。
小朋友到了端午節,覺得熱鬧非常。會陶醉于這種 “昆蟲音樂家”、“大自然的歌手”唱出吱哩喳喇的歌聲。
最開心的就是去捕蟬來玩。用枧水粽,将它搗爛,粘在竹杆上,扛住粘有枧水粽的長竹,走到樹下,見到蟬兒,将竹杆輕輕地伸進去,就将蟬兒粘住了。(聶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