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調查丨從小衆到火熱,露營醞釀新的掘金地?

作者:新湖南
調查丨從小衆到火熱,露營醞釀新的掘金地?

“帶着寵物躺在帳篷裡,聽潺潺溪水緩緩流過,盡情享受難得的安甯。”10月29日,聊起露營,90後嶽小姐難掩激動之情,“逃離城市,遠離工作和手機的束縛,就是露營最大的魅力。”如今,傳統的小衆運動——露營,早已破圈成為當下最熱戶外項目,無論是自帶拖挂房車的豪華派、精緻露營的輕奢派,還是“拎包入住”的體驗派,都能在長沙周邊找到怡然自得之所。

露營有何魅力?熱潮背後,露營地營運成了新的掘金地?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甯瑞欣

現象

享受惬意時光,年輕人愛去郊外“打地鋪”

和風煦日下、雲海旁、林地間,支起一頂白色帳篷,生起一堆篝火,坐在木質蛋卷椅上喝一杯熱騰騰的手沖咖啡……10月24日,長沙等來了久違的暖陽,家住恒大禦景半島的謝小姐自駕前往40公裡外的“西圍子”露營基地,與三五名好友圍坐在木桌旁暢聊人生,享受着惬意的秋日時光。

順着“西圍子”平靜的湖面看去,偌大的草坪上,米白色帳篷、天幕依次排開,戶外蛋卷桌、露營咖啡壺、折疊椅、卡式爐成了野外露營人士的标配。“這個今年被小紅書帶火的野營基地,天氣好的時候都得提前占位置。”謝小姐笑着說,别看不需要場地費好像花費不高,但配齊一套露營裝備,最少也得4000-5000元。

同樣火熱的露營景象,還發生在長沙周邊多個可“拎包入住”的露營基地内。10月28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月亮島星空露營公園”官方預定商城檢索發現,10月30日,基地内湖景大床房、雙層别墅等12種房型已全部訂滿;同日期,位于湘潭市的途居房車露營基地内,3種房型同樣訂滿。

“很多遊客來這裡什麼都不做,就是發發呆、走走山路、看看星空。每逢周末、中秋、國慶等假期,營地的15個帳篷都會被提前預定完。”智峰山野奢營地的負責人介紹,目前,營地正在籌備萬聖節主題轟趴,僅剩下少量可預訂床位。

據了解,市場上流行的露營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自帶拖挂房車的豪華派、精緻露營的輕奢派、“拎包入住”的體驗派。這其中,豪華派和輕奢派更貼近原版的露營方式,露營者需自備帳篷、睡袋、便攜式桌椅等全套露營裝備前往郊外或露營基地;“拎包入住”的體驗派則是直接享受營地提供的酒店式露營服務,單次人均消費最低也需500元。

市場

露營碾壓密室逃脫成95後“最愛”

受疫情影響,跨境、甚至跨省遊受到一定限制,愛折騰的年輕人将視線投向國内小衆短途遊。以2021年“十一”小長假為例,國慶前一周,馬蜂窩上“露營”的搜尋熱度上漲了200%;馬蜂窩釋出的《NEW WAVE—年輕人品質旅遊報告》顯示,近半年,人均消費超8000元的高端旅遊訂單同比增長86.2%,房車露營位列十大高端旅遊項目之一。

露營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入坑”。淘寶釋出的《2021 Z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顯示,36.4%的年輕人在體驗戶外露營後成為“露營真香黨”,露營碾壓密室逃脫、劇本殺,變成95後的最愛。在生活分享平台小紅書上,包含“露營”關鍵詞的筆記釋出量,同比去年7月已增長334%。

市場利好,不少行業公司迅猛發展。以A股上市公司牧高迪為例,據媒體報道,其2018年至2019年期間内銷管道營收在1.5億元左右,但在2021年上半年營收就達到1.23億元,大增86.53%。

露營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行業研究報告綜合提供商新思界釋出的《2021-2025年中國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戶外露營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或将于2026年達到150億元。

體驗

行業仍在初生期,變現有欠穩定

據三湘都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若以長沙市五一商圈驅車2小時路程計算,可供選擇的露營基地或露營營地已超過20個。當一切都收拾妥當,踏上期待已久的露營旅程,消費者體驗如何?

逼近五星級酒店的價格,卻未必能買回來滿意的體驗。“露營聽起來新奇,但營地的淋浴間、衛生間等配套設施有待完善。特别到了晚10點過後的洗漱高峰,排隊沐浴可能要等上1-2小時。”半月前到露營基地體驗“精緻露營”生活的胡小姐表示,高山上低溫、蚊蟲讓“人生中的第一次露營”體驗感極差,以至于最近半年内,她都沒有任何戶外露營的打算。

在随機采訪中,未能在首次露營中收獲滿意體驗的消費者不止胡小姐一人。不過,也有人認為,露營這項“最親近自然”的休閑方式已經成為周末放松的不二之選。熱衷于戶外生活的嶽小姐告訴記者,每逢假期,小紅書、微網誌、朋友圈全是他人分享的露營視訊,“第一次去露營,就愛上了。睡在帳篷裡擡頭就能看到月亮,運氣好還能看到繁星,盡情享受離開城市喧嚣的安甯時光。”

觀點

投入近百萬,露營如何做成大産業?

在麋野露營合夥人郭家豪眼裡,露營的風潮确實越刮越大了。作為一名職業風光攝影師、旅行部落客的他,敏銳地察覺到露營背後的商機,與朋友合作在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内租了塊面積約20畝的空曠場地,做起了露營生意。

“4-5年前,國内也興起過一陣露營熱,但最初階段受制于場地、天氣、裝備等客觀因素,很多人在嘗試過一兩次後就放棄了。”郭家豪介紹,早期的露營場所大多選在山間或者溪水旁,需要露營者有較強的野外生存能力,能應對複雜天氣變化,“2020年春天,年輕人開始将目光投向花小價錢就能實作的周邊遊,将露營生意徹底推向高潮。”

“盡管行業發展已有多年時間,但弊端仍長期存在。”業内人士表示,露營營地在時效上受限明顯,過于依賴“周末經濟”,節假日、周末常常人滿為患但工作日鮮有顧客光顧,且受長沙天氣影響,露營基地全年能營業的時間不超過6個月,這也意味着長時間空置,若周末做不到滿座,營地很可能虧損慘重。

“隻想着怎樣布景拍照好看,卻沒有考慮營地的實際功能。消費者追求的露營不是草地上搭建個帳篷、拍張照,而是不受限于室内的旅遊方式。”他表示,營地不僅要抓住使用者的社交分享需求以個性化的主題活動和攝影師,還應明确産品需要瞄準的消費者,進而進行産品創新,結合高鐵、自駕等出行方式進行精準營銷。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