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01

在封建社會,奴婢的地位是很低的。

像《如懿傳》中的蓮心,主子為了一己私欲,可以将她随便許配給太監作對食,受盡非人的折磨。

也如如懿身邊的惢心,為了證明主子清白,她就要進慎刑司,被人生生把小腿夾斷!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容佩性格潑辣、耿直,但是,如懿一去世,她就以身殉主。

這是為什麼?

一方面,是因為容佩對如懿的确感情深厚。

另一方面,這些年,如懿借容佩的手,得罪了太多人,就算容佩不殉主,她的下場也不會好。

有人說:如懿去世時,魏嬿婉已經失勢,掀不起什麼風浪。

但是,魏嬿婉的兒子還活着啊,而且最後還當了皇帝!

如懿當年罰魏嬿婉掌嘴、闆著之刑,可都是容佩行刑的。

太後、海蘭、穎妃能量再強大,會費盡心思去護一個奴婢嗎?

是以,在當時的社會,尤其是紫禁城中,身為奴婢,别說擁有什麼尊嚴、地位,就算是性命,也不完全是自己的。

02

如懿陪嫁阿箬也是一個奴婢,但她卻是無比幸運的一個奴婢。

首先,她漂亮。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原著中,阿箬的姿色不比如懿差,而電視劇在選角上,雖然沒展現出阿箬的美貌,但皇上和嘉妃的确都誇獎過阿箬清秀、可人。

漂亮,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在任何時代,都是很大的優勢。

也許,正是因為阿箬漂亮,外表讨人喜歡,當初才會被如懿的父母選中,陪伴如懿一起長大,又陪伴她出嫁。

也或者,是因為阿箬的漂亮,使人觀之賞心悅目,她的任性才顯得可愛,她時不時犯下的錯才容易得到原諒。

從這點上來說,漂亮,也非常危險。

如果沒有智慧加持,漂亮這件事會成為點燃一個人野心的火種,會成為慫恿她在作死的邊緣不斷試探的原動力。

如果僅僅因為漂亮,阿箬還不至于有什麼非分之想,作為如懿的陪嫁,她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嫁到一個“小康之家”,過安生的日子。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偏偏後來,阿箬的父親得到了朝廷重用,仕途順遂。

這一下,阿箬的地位随之水漲船高,以至于她将自己看成了一個“嬌小姐”,不但不肯穿奴婢的衣服,還使喚惢心伺候她。

而白蕊姬承寵,則成為促成阿箬轉變的催化劑。

阿箬自覺姿色、家世不在白蕊姬之下,先頭又有皇上誇他鮮亮、機靈,在她的認知裡,能夠得皇上寵愛,似乎成了十拿九穩的事兒。

直到這個時候,阿箬還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奴婢。

當蓮心被王欽折磨的時候,阿箬在幸災樂禍。

當李玉被罰跪的時候,阿箬正在延禧宮作威作福。

當惢心伺候如懿一天,回到房裡還要伺候阿箬,疲憊不堪的時候,阿箬正對着鏡子端詳自己的美貌……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加之攤上了如懿這樣一個好性子的主子,從未對她打罵、苛責,阿箬的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

03

阿箬最終“黑化”,雖然有她本性不安分,心思不純正的因素,卻也有如懿的“推波助瀾”!

青少年時代的如懿,心氣甚高。

但凡心氣高的人,都容易自信心爆棚。

她認為自己足夠聰明,無需從奴婢身上借力,她看重奴婢“是否靈動有趣”多過于“是否穩重老成”。

是以,她沒有選擇像皇後身邊的素練、嘉妃身邊的貞淑那樣“給力”的奴婢陪伴左右。

嫁給“紅荔”之後,如懿雖然隻是側福晉,但她知道,在“紅荔”心中,她的地位遠勝于富察氏。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有了這一份自信在,她無需誠惶誠恐,哪怕“紅荔”坐上皇位,她依然敢就“西方一夫一妻制”的問題和“紅荔”鬥鬥嘴,增加兩人之間的小情趣。

基于這樣的心理,如懿對阿箬的态度是寵溺的。

她的寵溺,一方面在于本性如此,喜歡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另一方面,是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量“罩着”阿箬。

阿箬欺負惢心,如懿不是不知道,卻每次都是不痛不癢說幾句,從不重罰。

阿箬處事張揚,在内務府出言不遜,如懿也不是沒聽說,但她不把這當回事,覺得阿箬性格向來如此,沒有壞心。

同是奴婢,蓮心受苦受難,阿箬人前背後出言嘲諷,如懿依然隻是苦口婆心地勸……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如懿對阿箬仿若是寵愛“熊孩子”般的縱容,來源于她自己對于宮中生活嚴峻性的低估。

一個謹小慎微的人,第一次看到阿箬欺負惢心,就應該給以懲罰,告誡自己宮中人人平等,以儆效尤。

一個心思缜密的人,聽聞阿箬在内務府說的那番話,就應該想到皇後和貴妃會是以不滿,限制阿箬,不許妄言。

一個深谙人性的人,聽聞阿箬對蓮心沒有同情,隻有嘲諷,就應該明白,阿箬不是善類,必當快快地找個人家,把她嫁出去……

如果如懿能夠從一開始,就讓阿箬認清自己的身份,讓她有精準的定位,阿箬也不至于任性妄為至此。

如果如懿對自己不那麼自信,沒有低估阿箬的殺傷力,早早把她打發出去,阿箬就算性格不好,夫妻不和,以她父親在朝中的地位,總不至于淪落到“跪在床邊侍寝”,後又被處以“貓刑”的悲慘境地。

04

很多人不了解,罰阿箬在大雨天裡跪着的是貴妃,為什麼阿箬會對如懿恨之入骨?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因為如懿過多的寵溺,讓阿箬産生了“自己不是普通奴婢,而是如懿的姐妹”的錯覺。

如果,從“姐妹”的角度上來看,如懿親近惢心而疏遠她,不是背叛在先嗎?

如懿不肯成全阿箬和皇上之間的好事,不是暗中作梗嗎?

如懿看到阿箬被貴妃懲罰,自己跑回宮中,不是忘恩負義嗎?

這些想法,在局外人看來是很荒謬的,但這荒謬,難道不是如懿一口一口地喂給阿箬的嗎?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每一個被寵的奴婢,都會成為阿箬,也并不是主張“被害者有罪論”,但阿箬所有的傲慢、自大、愚妄與張狂,的确都能追溯到如懿的影子。

而阿箬當衆指控如懿,是《如懿傳》這部劇的一道分水嶺。

從那以後,阿箬走上了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如懿也終于認識到:在宮中生活,不是兒戲,伴君左右,不是小兒女談戀愛……——阿箬,使如懿跌入谷底,又迅速成長。

隻不過,這成長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如懿傳》:被阿箬傷害,如懿并非完全無辜

《如懿傳》中富察皇後比如懿成功?看看她生前過的是什麼日子

《如懿傳》中烏拉那拉氏的衰落,從如懿的陪嫁就可以看出…

《如懿傳》中的一碗湯:藏着太後、如懿等四個女人的不同格局

《如懿傳》:對不起,高貴妃的可愛,我get不到

《如懿傳》中皇上和如懿之間的芥蒂,早在剛登基時就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