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著名歌曲都是基于文學作品或受文學作品啟發而來的,這并不是一個秘密。為了娛樂而講故事的藝術,無論是寫在紙上還是以音樂形式出現,都有着悠久的曆史且很普遍,是以某種程度的交叉還是可以預料到的。
然而,發現什麼故事影響了某些歌曲會很令人着迷,不僅是因為其提供了對歌曲本身的深刻見解,而且還展現了歌曲和創作人背後的創作過程。 無論您是否熟悉下面涉及到的歌曲以及它們背後的文學作品,都一定會了解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h1 class="pgc-h-arrow-right">《偏執的機器人》—電台司令(1997)</h1>
電台司令樂隊組合的1997年的專輯《Ok Computer》成為20世紀90年代最受歡迎的另類專輯之一,能夠獲得格萊美獎就是證明。這張專輯充滿了獨特、風格創新的曲目,而《偏執的機器人》可以說是其中最好的。

《偏執的機器人》—電台司令(1997)
這首歌的靈感來自于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并從機器人馬文的角度講述了這首歌。馬文是一個極度沮喪的機器人,他的無限智慧被浪費在了平淡無奇的日常任務上。
在六分半鐘的曲調中,我們發現不僅是不尋常的和弦進行、引人入勝的過渡和托姆·約克萦繞心頭的歌聲,而是一個有關未實作的潛能和複仇幻想的故事,密切反映了約克自己的個人經曆。亞當斯作品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這首歌。
專輯的名字直接來自故事中的一句台詞——這是樂隊對作者創作天才的恰當肯定,而他們的音樂創新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形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寵物公墓》-雷蒙斯合唱團(1989)</h1>
雷蒙斯合唱團如今被稱為朋克搖滾流派的先驅之一,正是他們89年寵物公墓(Pet Sematary)的大獲成功助其走向偉大,這是為根據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改編的電影所做的歌曲。
《寵物公墓》-雷蒙斯合唱團(1989)
對這首歌的意見分歧很大。有人喜歡,有人讨厭。不管你屬于哪一個陣營,很難否認,這首以樂隊獨特的3和弦風格寫成的曲調非常吸引人,并很好地融合了故事所基于的主題。
說到這個故事,衆所周知,金是雷蒙斯合唱團家族的忠實粉絲,他在書中多次提到他們。自然而然,他們被選中寫這首歌很合适。傳說迪迪·拉蒙在閱讀了《寵物公墓》的早期草稿後,在作者的地下室裡譜寫了這首曲子,但金本人随後對這些說法進行了駁斥。
這部電影已經被重新攝制,但遺憾的是(或者不是,這取決于你的音樂喜好),這首歌沒有出現在2019年新版電影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無香味的學徒》—涅槃樂隊 (1993)</h1>
不管你是否欣賞科特·柯本的音樂作品,都很難否認他恰好屬于一個飽受折磨類型的天才。考慮到他年紀輕輕就自殺而導緻其英年早逝,我們很容易重溫他的歌曲,發現導緻他自殺的精神痛苦的證據。
《無香味的學徒》—涅槃樂隊 (1993)
雖然有人可能會說确實有證據,但涅盤樂隊更令人不安的一首歌《無香味的學徒》并不是基于柯本的個人經曆,而是基于帕特裡克·蘇斯金德的小說《香水》,這是關于一個男人的故事,他天生有着不可思議的嗅覺卻聞不到自己的氣味,然而卻沉迷于緣于年輕女人的氣味而殺人。
這首曲子充滿了原始的情感力量,定義了整個《母體内》專輯,有力的鼓點和前衛的吉他即興演奏,都是由戴夫·格羅爾設計的,給人一種令人不安的、瘋狂的特性,與黑暗的主題完美契合。
然而,這一表演的明星卻是柯本的歌聲。正如他在短暫的職業生涯中經常做的那樣,他用無拘無束而又充滿旋律的尖利嗓音使這首歌讓人情緒高昂,使得這首歌不僅是一首好曲子,也是粉絲們最喜歡的現場表演。
<h1 class="pgc-h-arrow-right">《告别武器》–“機器頭”金屬樂隊(2007)</h1>
“機器頭”金屬樂隊以2007年發行的專輯《黑化》點燃了金屬世界的火花,這張專輯很容易成為近期最好的重金屬專輯之一,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告别武器》–“機器頭”金屬樂隊(2007)
奧克蘭的男孩兒們在這部專輯中有點特别-獨特的降B調調音甚至對這種音樂體裁、音樂的互相作用和創新使用吉他多人獨奏進一步提高了一個檔次,使其具有更重的音調和感覺,而羅伯·弗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才多藝的嗓音完美地演繹了專輯中的每一首歌。
在一張滿是盡展其歌喉的唱片中,最突出的曲目之一就是《告别武器》。盡管你可以正确地把這10分鐘的代表作稱為“強力民謠”,然而當輕柔、旋律優美的開頭演繹成完美的教會力量和弦,以及人們所熟知的“機器頭”金屬樂隊咄咄逼人的風格時,它絕對比民謠更震撼。
這首歌的名字來自歐内斯特·海明威的标志性的一戰小說,雖然這首歌比小說更普遍地涉及戰争和破壞的主題,而且完全忽略和提及愛情,但共同的主題和名字本身已清楚地表明了這首歌的靈感來源。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對魔鬼的同情》—滾石樂隊 (1968)</h1>
作為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搖滾歌曲之一,這首經典歌曲是唯一一首完全歸功于米克·賈格爾的滾石樂隊歌曲,并堅定了樂隊以超自然為導向的聲譽。但這并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在這首歌發行一年後的一次現場演唱會上,樂隊的一群騎手保镖在演唱會上刺傷了一名年輕人。
《對魔鬼的同情》—滾石樂隊 (1968)
然而,事實是,這首傳奇歌曲并不是基于魔鬼崇拜或撒旦崇拜,而是基于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的經典俄羅斯小說《大師與瑪格麗塔》創作的。
雖然蘇聯時代的俄羅斯文學通常是黑暗和壓抑的,但布爾加科夫的作品所叙述的故事則恰恰相反。這本書以輕松的眼光審視了在斯大林統治時期,如果這位溫文爾雅的惡魔通路過蘇聯會發生什麼,書中融合了幽默和魔幻現實主義,其方式與另一位當代著名作家,日本的村上春樹相似。
滾石樂隊的歌曲以該主題為基礎,展現了一個富有品味的這樣一個魔鬼參觀了曆史上各種典型的世界事件,從基督受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
有趣的主題使得這首歌值得一聽,而且呈現的很多音樂元素,從獨特的非洲聲音鼓點,這種一下就能聽辨出的“吼吼”前奏到凱斯·理查茲的極簡主義吉他獨奏,當然,還有賈格爾獨特的音色,這些林林總總使這首歌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搖滾歌曲之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金屬樂隊(1988)</h1>
金屬樂隊對以文學為靈感的音樂并不陌生。從海明威的作品到金和洛夫克拉夫特,甚至是《聖經》,在樂隊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書面作品都在他們的歌曲中出現過。這首1988年的歌曲《一》是一首金屬樂隊的經典作品,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吉他獨奏之一。
《一》—金屬樂隊(1988)
歌曲《一》是戰争帶來的蹂躏的殘酷寫照,直接受到了達爾頓·特朗博著名反戰小說《約翰尼上戰場》的啟發。
故事講述的是一名一戰士兵在醫院裡醒來,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四肢被截肢了,毫無感覺。這首歌寒心地呈現了這種噩夢般的視角,用旋律優美的詩句和充滿情感的合唱歌詞:“我屏住呼吸,因為我希望死亡/哦,請上帝喚醒我。”當我們在獨奏之前到達抒情的高潮時,聽者完全沉浸在《一》中士兵的困境中,以及戰争帶來的殘酷無情的痛苦。
和原始唱片一樣出色的是,樂隊似乎在每一次新的演奏中都在改進這首歌,這就是為什麼這首歌一直是他們的最愛之一,甚至在發行3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是金屬樂隊每一場現場演出的主要曲目。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反抗》–缪斯樂隊(2009)</h1>
喬治·奧威爾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是上世紀閱讀最廣泛的書籍之一,一些人認為社會科幻小說結構是世界快速前行的不祥預兆。
撇開政治評論不談,這個故事的本質是關于愛情的,獲獎的英國另類缪斯樂隊在他們受奧威爾啟發的歌曲《反抗》中出色地演繹了這一點。
《反抗》–缪斯樂隊(2009)
這部小說對缪斯樂隊主唱馬特·貝拉米産生了巨大影響,而這首以“愛是我們的反抗”為歌詞的歌曲完美地抓住了故事的精髓——溫斯頓·史密斯與神秘的朱莉娅命運多舛的風流韻事。
在一個極權主義政權控制一切,甚至個人思想都受到監督的社會裡,愛不就是反抗的終極行為嗎? 奧威爾在故事中巧妙地描繪了這一點,而缪斯樂隊用貝拉米獨特的嗓音和精明的抒情結構,呈現了一首強有力的歌曲,是過去一百年來一部經典小說的合适搭配。
<h1 class="pgc-h-arrow-right">《火箭人》–艾爾頓·約翰(1972)</h1>
《火箭人》是埃爾頓·約翰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以至于它被選為這位音樂家最近的傳記電影的标題。
當這首歌在1972年推出時,太空探索可是一件大事,那時阿波羅任務正在進行,約翰經常被指責從另一部大衛·鮑伊的基于太空主題的經典作品中剽竊了這首歌的創意。但是,為《火箭人》寫歌詞的伯尼·陶平是從雷·布拉德伯裡同名短篇小說中獲得了靈感。
《火箭人》–艾爾頓·約翰(1972)
這個故事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的,他的父親是一個宇航員,他對抛開家人去遨遊太空感到十分沖突,同時也構成了歌曲的浪漫内容基礎,整件事也構成了一個敏銳的延伸隐喻,象征着明星的一夜成名,音樂家或任何名人都經曆過。
從強制性吸毒(那時我會飛得像風筝一樣高)到上升到太空後的與世隔絕(在太空中很孤獨),家庭生活的挑戰(火星不是哺育孩子的地方),歌詞不僅映射了布拉德伯裡的故事,也反映了約翰的音樂曆程,并将一部文學巨著與聚光燈下對生活現實的赤裸裸的審視相結合。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古舟子詠》——鐵娘子重金屬樂隊(1984)</h1>
鐵娘子重金屬樂隊,對來自文學靈感的歌曲并不陌生,當他們在1984年的優秀專輯《權力之奴》中用同名的歌曲複述了塞缪爾·泰勒·柯勒律治1779年的史詩《古舟子詠》時,他們做了一些非常特别的事。
樂隊沒有在歌曲中融入這首詩的大意,而是選擇了完整地複述這個傳奇,并配上詩人的一些原創詩句,并以嘎吱嘎吱的、快節奏的金屬風格加以複述,這種風格後來被公認為是重金屬流派的創舉之一。
《古舟子詠》——鐵娘子重金屬樂隊(1984)
詩和歌都是關于一位海軍上尉的,有着豐富的海上經驗,并且在逆境中幸存下來,向任何願意聽的人講述他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寓意是:愛所有的上帝造物。這不完全是對專司古典樂的樂隊的期望,比如《野獸的數目》和《把你的女兒帶到屠宰場》。
但它确實涉及到了死亡、活生生的屍體和讨厭的信天翁,是以它就在鐵娘子重金屬樂隊黑暗而扭曲的小巷裡。多年來,這首歌往往被湮沒在樂隊豐富的優秀作品中,但該流派或18世紀古典詩歌的任何粉絲 (或兩者兼備) 都應該好好欣賞它。
<h1 class="pgc-h-arrow-right">《煉金術士》-藍牡蛎崇拜搖滾樂隊(2020)</h1>
沒錯,他們又回來了。自從他們成立57年以來,傳奇的藍牡蛎崇拜搖滾樂隊徹底證明了他們是曆史上最被低估的樂隊之一,而事實上他們還沒有入選搖滾名人堂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嘲弄。但沒關系。
他們最近的一張專輯,《符号依然存在》是一切的回歸,讓樂隊從一開始就很棒,其可以稱為今年最好的專輯之一。
《煉金術士》-藍牡蛎崇拜搖滾樂隊(2020)
《符号依然存在》專輯加進了各種不可思議的歌曲和《煉金術士》,這感覺像一個經典的80年代的金屬音調,是最好的之一。《煉金術士》改編自洛夫克拉夫特早期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法國貴族和一個邪惡巫師之間的背叛和殺戮複仇的可怕故事。
歌曲注入了同樣的陰暗怨毒,洛夫克拉夫特是一位善于描繪的大師。從萦繞心頭的電子琴前奏到震撼的強力和弦,再到巴克·達爾瑪令人振奮的獨奏,一切都散發出一種神奇的邪惡之感,當埃裡克·布魯姆低吟完全從故事中移植過來的合唱前的台詞時,寒意一定會接踵而至。
這首歌這麼好并不奇怪,藍牡蛎崇拜搖滾樂隊和洛夫克拉夫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結果(或觀衆尖叫)不言而喻。
(您是否也喜歡上述的音樂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