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4日,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成功繁育的全國首例小西非海牛(比爾)剛滿一周歲(2018年5月8日出生)不久,海牛館再次傳來喜訊——第一頭雌性西非海牛寶寶(海牛媽媽XiXi的小崽)順利誕生。這位真正的“小美人魚”比“比爾”更胖、更萌,一出生體重就達32.4kg,如今50天大已破100斤,相當于一名成年女子的體重。這個暑假,這位“牛妹妹”正式跟廣大遊客見面,不僅通過水底“抓周”喜獲名字,還親自“發聲”回答提問,真可謂年紀輕輕就“牛”氣沖天。

目前,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擁有三雄四雌的海牛大種群,現在一歲多、已成功斷奶的“比爾”喜添一位能一起玩耍的“牛妹妹”。據悉,還有一頭海牛媽媽将于9月迎來自己的寶貝,暑期的“海牛館”人氣高漲,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探訪珍稀海牛大家族。
破百斤胖妹妹
珠海長隆正式首展第一頭真正的“小美人魚”
據悉,世界現存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2012年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西非海牛被列為“易危”物種。母海牛的乳腺長在胸鳍的基部,也就是人類所說的胳肢窩,因母牛把小崽抱在胸前進行喂奶,被古代航海水手美麗地誤認為“美人魚”而流傳至今。西非海牛6歲達到性成熟,因發情少、孕期長達13個月,繁育率低成為公認的世界難題。去年5月8日,雄性海牛寶寶“比爾”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成功誕生,為全國首例。
就在小“比爾”先後跟廣大遊客一起歡度周歲生日和六一兒童節後不久,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海牛大家族再次迎來新成員。據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副總經理、海洋動物專家李湛偉介紹,西非海牛媽媽“XiXi”今年7歲啦,在珠海長隆誕下第一頭真正的“小美人魚”,跟“比爾”的出生有很多相似地方,同時又創造了新的奇迹和紀錄。“XiXi”是一名非常偉大、母性很強的“牛”媽媽,她的妊娠期更長,超過14個月,是以海牛寶寶在母體養得也更胖,一出生就重32.4kg的龐大身段加大了媽媽的生産難度,出生用時足足2小時。所幸寶寶身體格外健康,一滿月就可以脫離醫療平台,正式與大家族合群。哥哥“比爾”性格比較大膽,會主動靠近小妹妹,但是“XiXi”護崽行為很強烈,每次“比爾”或其他成年海牛想靠近小海牛時都會被她趕退。
據介紹,“XiXi”去年3月達到發情的高潮,發生頻繁的交配,4月開始常出現“鼻子冒泡”,飼養員初步判斷它受孕,列入重點觀察的範圍。因為“XiXi”性情非常敏感,孕後自我保護意識更強,甚至不允許保育員靠近,是以無法完成B超檢查,直到她肚子慢慢凸起來,才再次證明珠海長隆保育團隊探索總結的驗孕方法準确無誤。今年1月出現疑似胎動,到産前2個月開始,“XiXi”出現了跟“比爾”媽媽一模一樣的“愛的魔力轉轉圈”行為。“XiXi”生産前的迹象和生産過程也如出一轍,生産前2天食欲下降,活動範圍變小,轉圈遊動更加頻繁。保育團隊馬上進入24小時的十級戒備,随時準備“接生”。保育團隊不眠不休蹲守到第二天的中午11:40,小崽才開始露出尾巴,最終出生過程非常順利。因為“XiXi”第一次當媽媽,生産消耗了太多能量,分娩後無瑕照顧寶寶,于是保育員第一時間把小海牛抱出水面呼吸,這也是海牛寶寶成功存活的關鍵。呼吸到“牛生”第一口新鮮空氣後,小海牛再回到水裡在媽媽的帶領下很快就學會遊泳和換氣了。
整個珠海長隆都為新生的、也是意義上的第一頭“小美人魚”開心,而這頭小海牛妹妹從出生就表現出跟哥哥“比爾”完全不一樣的呆萌和羞澀,是以備受大家的寵愛,也為這種世界上現存古老的大型海洋動物的保育和科學研究又翻開了嶄新的篇章。“XiXi”體長超過4米、體重近400公斤,以緻“小姑娘”光是第一次找準媽媽的乳頭就用了5個小時,飼養員泡水裡試圖想幫她,但都被“羞答答”躲開了,自己嘟着小嘴孜孜不倦地尋找,非常可愛。現在每天喝奶達40-50次,最長一次能喝上3分多鐘,而出生第10天就要“搶”媽媽的菜葉吃,飼養員專門挑選最嫩的菜葉讓它先練練嘴,在萬千寵愛之下,“小美人魚”出生50天體重已經超過100斤了。
最胖牛媽媽9月分娩
珠海長隆全球首驗證兩大海牛驗孕法
作為全國首例成功繁育的西非海牛,珠海長隆保育團隊根據“比爾”還在娘胎時積累的大量觀察資料,首次發現海牛媽媽交配後一個月開始鼻子愛冒泡,并憑借此方法之後成功驗證另一頭西非海牛媽媽“Guagua”也接棒“好孕”,将于9月分娩。值得一提的是,已出生的兩頭小海牛都是在外展區誕生的,意味着遊客們有機會幸運地見證珠海長隆第三頭“小美人魚”出生的全過程。
此外,從“比爾”吃上第一口奶到一周歲開始斷奶的全成長過程的資料記錄,對母海牛的照料和育幼都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大大提高了珍稀西非海牛繁育的存活率。首先可盡早判斷母海牛懷孕,尤其對于像“XiXi”這樣無法進行B超确孕的,能夠及時加強觀察和保護;此外,及時調整孕期食譜,比如待産的“Guagua”孕後食欲太好,每天能吃30kg食物,目前體重已超過500kg,成為海牛館裡最胖的。保育團隊需要對它單獨制定嚴格的食量安排,進行一定的節食,以保證胎兒身體健康,同時避免過度肥胖導緻分娩困難。
對海牛産後護理和醫療平台的完善也至關重要,小海牛出生後要及時隔離看護,專門安排母子倆入住原生态還原的野生淺灘,既讓海牛媽媽安靜“坐月子”,也讓在深水中無法自如換氣的小海牛呼吸和吸母乳。為了保證媽媽乳汁充足,需要及時調整母海牛的月子食譜,每天多增加1kg木瓜,助于産奶;生産後5天待其食欲恢複後,每天采食量控制在不少于20kg,隻要媽媽有食欲就盡量多投喂,以保證有充足的能量帶崽。
得益于“比爾”出生前後的第一手經驗總結,珠海長隆實作世界上首次發現兩大海牛驗孕法——“鼻子冒泡”驗孕法和“轉圈圈”預産法,目前準确率和存活率都達100%,為現存三種海牛中被譽為“最鮮為人知的海牛類”的西非海牛繁育,探索出獨門的成功經驗。據悉,珠海長隆另一頭母海牛預計将于9月分娩。這都充分證明珠海長隆已成功突破珍稀西非海牛低生育率的繁育難題,并将迎來全國最大的新生西非海牛展示種群。(李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