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作者:舒非能量花園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行者:舒非

印度,對我來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2008的差一點成行(那時去印度旅行的人太少,經常組團不成團),之後屢屢擦肩而過。近年來,印度電影品質突飛猛進,除了歌舞元素,更多了許多對社會各層面問題的深度審思。這次在來印度的飛機上還看了兩部印度佳片。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孟買</h1>

孟買有2100萬人口, 面積隻有600多平方公裡,也就是在1/10上海的面積上住着差不多的人口。能量舞動中有一段節奏叫Chaos.混亂, 而混亂中恰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孟買,給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這裡有印度最富有的人群和建築,也有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天堂與地獄,天使與魔鬼,同在。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在國内,覺得霧霾嚴重。到了印度,才發現,霧霾更厲害。孟買臨海,在海邊看着對面的新區高樓林立,霧霾中,仿佛是海市蜃樓,有種不現實的錯覺。

到處是灰蒙蒙的。建築灰蒙蒙,天空灰蒙蒙,連人也是灰蒙蒙。垃圾也正是在這片混亂而灰黑的土地上卻開出人類最神奇最鮮豔的花,最燦爛的文化之一。

印度人的膚色也是從黑到灰到白不等,有的人黑的掉渣,有的人很白,從膚色上也能看出他們的種姓以及經濟教育程度。當然,現在印度從法律上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這種約定俗成在民間不是一時半會能根除的。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孟買,号稱印度的上海,經濟中心。甘地橋兩岸有點上海的像浦東浦西,讓我想起20年前浦東大開發,到處是工地。

【印度門】算是上海的東方明珠,孟買最标志性建築,門口人山人海,遊人必打卡之處。旁邊的【泰姬瑪哈酒店】,創始人是印度首富塔塔,是孟買最有名的超五星酒店,位置得天獨厚,而在2008年11月26号,這個酒店發生了曆史在最黑暗的一幕,10名恐怖分子封鎖酒店瘋狂屠殺,造成了包括國際遊客、印度員工在内幾百人的傷亡,震驚全世界。後來并拍成電影《孟買酒店》,真實還原了當時的現場。現實永遠比電影更殘酷。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印度的十三億人都有信仰,絕大部分(約百分之八十)信仰印度教(Hinduism),百分之十二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錫克教徒和耆那教徒。起源于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佛教在現代印度信奉者尚不足百分之一。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h1>

仔細看圓頂是伊斯蘭風格,草地上的佛陀雕塑以及博物館裡許多的印度教展品。印度獨立前,這裡是醫院,之後才改成博物館。

<h1 class="pgc-h-arrow-right">【坎赫裡石窟】</h1>

位于孟買北部,是早期佛教徒歸隐打坐修行的地方。這裡能感受到曆史的滄桑和一種靜谥能量的加持。随處可見一座座小石屋,這是早期佛徒們閉關的地方,石屋門口都有水井或蓄水池,依着石級在山上随性,中午的陽光正烈,汗不停在流淌,但巨大的能量場讓人内心無比安甯。

走進最大的石窟,無人,不知誰在唱歌,奎師那贊歌,特别好聽,淺淺的回聲,盤旋在耳邊,我不禁跟着一起輕吟。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印度遊記(03):你看過孟買大酒店沒? 孟買三教合一的【威爾士親王博物館】【坎赫裡石窟】

你會看到印度人經常搖頭,在印度搖頭代表“點頭”,是表示同意,這與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習俗完全相反。是以,佛法講究“無二”,不要帶着偏見,放下一切評判,點頭搖頭都是一樣,不一樣的是我們的認知,是我們的局限。走出去,打開心,共呼吸,同感受。 一個社會要去看見、去發現、去了解,沒有無緣無故的存在和遇見。存在未必合理,但必有其緣因。對人對物,亦複如是。

旅行,就是發現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