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福州8月10日訊(劉時安 陳雨桐) 海峽西岸,看百舸争流。潮湧閩江,看千帆競發。
福州,是一座擁有7000多年曆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在漫長的歲月裡,那絲絲縷縷無法磨滅的,是黨群幹群一心向黨的紅色烙印,是高擎黨旗的真摯情懷,是山呼海應的時代交響。
近年來,福州市深入實施“紅色領航工程”,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福州兒女正以勇立潮頭辟新天的姿态揚帆逐浪,讓黨徽在築夢的征程上閃耀出獨特光芒。
“紅色引領” 推動樓宇黨建生根開花
随着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一座座鱗次栉比的商務樓宇已然成為“豎起來的社群”,成為城市的靓麗“風景線”。作為福州的核心城區,鼓樓區内樓宇林立、企業集中。如何加強樓宇黨建工作,促進樓宇經濟高品質發展,亦成為新形勢下鼓樓區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改革創新的必答題。
“近年來,鼓樓區堅持黨建與發展同謀劃同部署,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嵌入、全面覆寫、發揮實質作用’,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鼓樓區區委書記黃建新介紹,2020年,鼓樓區經濟總量達2069.9億元,全國百強區排名第18位,先後獲評中國最具價值投資城區、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等25項國家級榮譽。

鼓樓區區委書記黃建新
地處鼓樓區五四路的環球廣場,是福州市最早的商務辦公寫字樓之一,樓内現有企業108家,黨組織21家。由這21家黨組織組成的樓宇黨委,是樓宇“黨代表”的全職駐點,樓宇“黨代表”聯同“一樓八員”(樓長、樓宇指導員、物管機關聯絡員、派出所片警、市場監管片段長、稅務專管員、人才專員、樓宇專員),為企業開展常态化服務。
“鼓樓區在全國首創樓宇‘黨代表’制度,全區共有58名樓宇‘黨代表’,駐點85棟商務樓宇‘全天候’服務。”鼓樓區委組織部部長陳恒說。
“平時,他們積極走訪樓内企業,在推動樓宇黨建的同時,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確定企業需求第一時間得到回應。”鼓樓區觀風亭社群黨委書記石钰泓介紹。
“這些年,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黨的方針政策對于民營企業的扶持。從疫情期間免稅減稅,到落實高管子女上學等問題,黨的溫暖無處不在。”福建省環境保護集團發展部總監馬瑩對樓宇黨建十分認可。她說,自2018年成立黨支部以來,集團在環境服務産業鍊上得到有效拓展,中标全國首個大件垃圾PPP項目、福建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活垃圾轉運站項目,在黨建引領下,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越打越響。
調研組一行走進福建省環境保護集團
優質精準的服務,讓企業嘗到了黨建帶來的甜頭,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黨建大家庭”中。
“高品質黨建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福建東飛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陳基認為,不論企業規模大小,黨員人數有多少,隻要成立了黨支部,黨的建設對于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就會顯現。
海報、畫框、宣傳展闆……走進福州誇克市場資訊研究有限公司,内部精簡的辦公環境,悉心打造的紅色元素,讓人倍感溫馨。
“公司面積不大,但是70%以上的空間都被用來做黨建了。”談起黨建工作,誇克公司總經理王利華深有感觸:“很多公司來訪後,都驚訝于我們濃厚的黨建氛圍,公司的可信度在無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在富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滿創意的背景牆上,馬拉松完賽獎牌、号牌、運動T恤、心形活動圖檔等錯落有緻,象征黨建引領的紅色主線貫穿始終并向前延伸。
富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方晖說,企業創新“網際網路”黨模組化式,通過黨企互通、黨群聯建、黨員網動,不斷将黨建成果轉化為企業發展生産力,實作了黨建工作、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人才效益多豐收。
近年來,福州軟體園黨工委深入實施“紅色領航工程”,積極探索區域黨建一體化格局,發動100餘家企業成立網際網路黨建聯盟,由富春、榕基等黨建示範企業擔任聯盟輪值主席,同時,依托占地1700多平方米的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開展“紅網e動”黨建品牌系列活動,幫助企業彙聚發展資源、集聚各類人才,培育和催生了園區發展新動力。
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産力,做強了就是競争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生機煥發的樓宇黨建,為鼓樓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黨建引領下,全區稅收超千萬元樓宇110座、超億元樓宇24座,并榮獲“中國樓宇經濟煥新發展城區”等稱号。
“紅帶”飄舞 勾勒城市最靓麗風景
從建新淮安西起,一路途經金山工業園區、煙台山曆史風貌區、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等重要區域,就會發現,除了濱江闊景,還有一道格外耀眼的紅色風景線——黨建示範帶。
“這是一條‘紅帶飄舞、群星璀璨’的黨建示範帶。”倉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勇介紹,近年來,倉山區按照“典型引路、整體推進、帶動一片、輻射周邊”的原則,以“一點一方案”的黨建品牌,将26個黨建示範點串聯成形态各異、内涵豐富、互聯互通、作用有效的南江濱黨建示範帶。
港頭社群是南江濱黨建示範帶的核心地區,區位優勢顯著。港頭社群黨委書記黃莉玲說:“憑借自身陣地優勢、區位優勢、功能優勢,南江濱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不斷增強與倉山區各領域黨組織互聯互通,建構起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服務居民為根本、社會組織參與的功能化、多元化、智能化群衆服務格局。”
“社群從業人員做事情很主動很貼心,我們都很滿意。”走訪期間,前來辦事的老住戶王金寶的評價,道出了許多居民的心聲。6年前,居民們聽說小區對面要建加油站,帶着種種擔憂和疑問,大家向社群從業人員反映情況,沒想到2天之後便有了回應,加油站重新規劃,籃球場、足球場建了起來,居民們拍手稱快。
南江濱示範帶上另一顆“耀眼明星”,便是三盛濱江國際黨群服務中心。借助倉山區打造黨建示範帶的契機,三盛黨委将總部大樓拿出一整層,用來打造三盛集團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同時,将10餘家職能部門引入黨群服務中心驿站,常态化開展特色學習教育和服務活動,有效打破條塊壁壘,深入互聯互通,生動展現了“近鄰黨建”鄰裡互助、共建共治的核心内涵。
加強基層組織黨的建設,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守正創新,既要突出特色亮點,也要形成整體态勢。在倉山區的積極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黨建品牌串珠成鍊,在閩江南岸熠熠生輝。
當下,全市兩新組織黨建示範帶建設正有序推進且亮點紛呈,不分隸屬、片區打造、多級關聯的建立模式正展現出強大的疊加優勢群組織力量,示範點也正串珠式地湧現出無限的生機、特色和魅力。
自2018年開始,晉安區圍繞“以點串線、連線成帶、以帶促面”的工作思路,曆時三年,打造“紅領福興”兩新組織黨建示範帶,形成了以福興經濟開發區為龍頭、輻射帶動東二環商圈,兼具園區、樓宇、商圈等類型。去年12月,這裡被正式确定為福州市首批兩新組織黨建示範帶之一。
如今,示範帶上培育有盛輝物流、喜相逢集團等10個兩新組織黨建示範點,涵蓋物流企業、民營醫院、網際網路企業等多種業态,區域特色鮮明、輻射帶動功能顯著增強。
盛輝物流集團赴下黨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論是經營轉型、管理創新還是市場拓展,黨組織和黨員都是我們信得過、靠得住的重要力量。”盛輝物流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魏小健指出,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集團以黨委管理骨幹為主體,2010年以來在全國增設新網點200多個,增開甩挂專線45條,并與重點企業強強聯合,進一步擴大了市場貨源的集散吞吐能力。
“企業要興旺,必須要有黨建引領,做好了黨建企業才能健康發展。”從傳統的家政保潔服務企業到如今集生态監管、智慧環衛、物業管理和家庭服務為一體的現代服務集團,福建雪品集團是如何成功轉型的?公司董事長修珍萍給出了以上回答。
“這就是我們營運的項目。”雪品集團黨支部書記劉科富指着螢幕自豪地說,在打造“數字雪品”“科技雪品”過程中,黨支部充分發動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論是時間緊任務重的項目現場,還是攻堅克難的科研開發,黨員的身影無處不在。
雪品順昌縣項目黨員生态巡查員給農村孩子們普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
宇洋中央金座是台江區海峽金融商務區地标性建築,也是海峽金融商務區黨建示範帶的成員之一。2019年9月,在瀛洲街道黨工委牽頭下,宇洋中央金座成立樓宇黨建聯盟,現有成員機關14家,黨員256名,黨的工作覆寫樓宇所有企業。
“黨建聯盟成立以來,我們開展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黨建工作。”瀛洲街道組織委員許能峰說,樓宇黨組織采取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以大帶小的“三帶”方式,以開展政治理論聯學、優勢資源聯享、主題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抓的“四聯”活動為主要内容,創新樓宇黨建工作新格局,有效促進了樓宇經濟的發展,年稅收也突破億元大關。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面旗幟。”在實踐中,福州市把黨建放在心上、把發展扛在肩上、把藍圖落實在行動上,創造性地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使之成為基層治理、推動發展的決勝利劍,讓企業隊伍在新時代黨的陽光照耀下,“成長”“生産”與“發展”。
齊心“睦鄰” 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
紅入梅花淡更妍,一株曾向麓堂前。盛夏,行走在金洲社群傲梅苑小區,處處洋溢着濃厚的近鄰氛圍。一處公開欄上,小區6月份各項收支明細引人注目。
“這是傲梅苑把小區管理轉變為居民自治以來,每月必公開的内容。”業委會主任林道誠說,粉刷樓道、投放滅火器、更換維修電梯、整修供水系統、引進智能垃圾分類精品示範屋……3年來,業委會依托黨員關系網建立起鄰裡聯絡網,及時掌握居民訴求,并通過“一事一公開、定期總公開”機制及時釋出。
傲梅苑小區開展“鄰裡節”,一次次拉近了大家的距離
“有了書記、業委會的付出,這裡變得又幹淨又舒服,住在這裡我感到非常自豪。”67歲的居民孫劍霞豎起大拇指忍不住誇贊。
“看着居民們開心的笑容,總想為他們再多做一些事。”金洲社群黨委書記劉學峰03年上任,他說,居民們一句暖心的話,他會甜蜜很久。
幸福總與真情相伴。群衆的滴滴溫暖、點點感動,也正是在“急難險事黨員先上”“行動不便送餐上門”“柴米油鹽瑣碎生活”“家長裡短之沖突”的用情用力中,逐漸積累起來的。
“哪怕我隻做一年的社群書記,我都要幫社群老人過一年的拗九節。”十幾年來,洋中街道鋪前社群黨委書記劉巾棋用行動诠釋着共産黨員的初心。
濃濃拗九節,深深感恩情。原來,拗九節是福州人心中的“孝順節”,這一天,子女親自為長輩煮粥是一貫的習俗。劉巾棋所在的社群老人多,因種種原因,很多老人連一碗粥都吃不上。有一年,當她把粥送到一位80多歲的老人手裡時,老人眼淚縱橫,劉巾棋心裡十分難受。于是,從09年開始,劉巾棋便攜從業人員提前兩周準備,親自煮粥親手分發,這一做,就是十幾年。
民之所需,我之所應。為了進一步打造“鄰裡一家親”的氛圍,提升黨員的服務意識,鋪前社群開展了“近鄰亮燈黨員領航”系列活動,為社群黨員家庭代表頒發“黨員之家”牌匾,鼓勵黨員亮明身份,在家門口樹立一面旗幟,以家庭帶動鄰裡,以鄰裡帶動樓棟,以有溫度的黨建帶來小區有質感的幸福。
調研組走進台江區洋中街道鋪前社群
“百團大戰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在上海街道社群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活動室,一場别具特色的黨史活動正在進行,隻見20餘名老人倚着木椅,争先恐後,搶着回答。
“做養老工作需要堅守初心,從老人的角度出發,為他們提供有品質的生活。”萬科養老負責人曾曉燕介紹說,養老中心由萬科旗下福州萬頤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營運,是集居家、社群、機構養老“三位一體”的社群嵌入式養老照料中心,台江區重點打造的社群“嵌入式”長者照料中心标杆項目,也是福建省民政廳“家園”模式理念示範點。
“這裡很舒心,來了就不想出去”“吃了大半輩子的苦,誰知道老了還能在這享福”“我們吃得好,穿得好,感謝黨和政府!”采訪中,老人們常說的話,總讓我們暖了心頭,紅了眼眶。
臨别,97歲的高齡老人陳世明精神矍铄,并送上寄語:“樂觀、堅強、正氣、包容”。一個一生三次從“鬼門關”脫險的老人,豁達開朗,令人動容。原來黨心滋養民心,從來都是潤物無聲,卻又充滿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