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作者:神奇的絡腮湖

70年代初,因為李小龍的出現,“功夫片”成為了當時港片大銀幕上最受推崇的電影題材。然而随着題材的泛濫,功夫港片市場在70年代末逐漸走向衰落。

1978年,袁和平、成龍共同合作了《醉拳》。在該片中,袁、成二人對傳統功夫片進行了創新,将喜劇元素與功夫片相結合,開創了“功夫喜劇”的先河。

《醉拳》上映後,掀起了一陣“功夫喜劇”的熱潮,而袁和平也開始着手《醉拳》續作的打造。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想召集《醉拳》的原班人馬,拍攝系列續作。然而,成龍卻因為公司的限制,無法出演。為了彌補成龍的角色缺憾,袁和平啟用了元奎、袁信義,拍攝了這部續作《南北醉拳》。

在1979年的票房市場之上,袁和平的這部《南北醉拳》,與成龍的另一部功夫喜劇不期而遇,結果被成龍拉開了近一倍的票房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袁和平的這部《醉拳》續作——《南北醉拳》,同時說一說成龍當年為何無緣該片。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h3 class="pgc-h-arrow-right">一、南北争鬥的醉拳故事</h3>

在開聊之前,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這部《南北醉拳》的劇情、故事。

在《醉拳》裡,蘇花子把自己的“醉八仙”傳授給了黃飛鴻,之後傳回廣州老家。而《南北醉拳》,則講述了蘇花子回到老家之後發生的故事。

醉拳有南北之别,南醉拳以蘇花子為首,而北醉拳則以滄州千醉翁為尊。千醉翁心高氣傲,想要與蘇花子一決高下,于是帶着徒弟一路南下,誓要與蘇花子進行生死決鬥。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蘇花子将醉拳傳授給黃飛鴻之後,傳回老家。結果發現老婆收了一個幹兒子“阿義”,而這個呆頭呆腦的“阿義”,一心想跟随蘇花子學習醉拳。

蘇花子嫌棄阿義愚笨,不想傳授他“醉八仙”的絕技,于是就把一些胡編亂造的怪招,交給了阿義。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阿義是一家酒樓的夥計,白天在酒樓打工,晚上跟随蘇花子學拳。一日,千醉翁帶着弟子來到酒樓,四處打探蘇花子的下落。

阿義得知二人要挑戰蘇花子,而且言辭嚣張,便想出手教訓二人。可惜,阿義的“醉拳歪招”中看不中用,結果被千醉翁的徒弟“阿元”一頓暴打。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千醉翁在酒樓遇到了前來喝酒的蘇花子,兩位醉拳宗師都有互相切磋之意,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後,二人便動起手來。

千醉翁将螳螂拳的招式,與醉拳相結合。憑借一手獨創的醉螳螂,千醉翁将蘇花子打成重傷。在阿義的幫助下,受傷的蘇花子逃離了酒樓。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為了救治蘇花子的内傷,阿義前往藥房抓藥,結果回來的途中,遇到了一個睡在棺材裡的怪人。

怪人調包了阿義的藥,蘇花子吃了這些藥後,雖然治好了内傷,但卻一直拉肚子。阿義推測是怪人在藥裡做了手腳,于是前去找他理論。

與怪人一番争執之後,阿義得知,怪人是蘇花子的師弟藥君。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得知蘇花子被人打傷之後,藥君将自己的絕技“探脈手”教給了阿義。而阿義将“醉拳”與“探脈手”結合,打敗了千醉翁的“醉螳螂”,為蘇花子報了仇。

這部《南北醉拳》的故事結構,和《醉拳》十分相似。都是父親遭遇勁敵,兒子學習他人武功,為父親報仇。

《醉拳》裡,洪拳大師黃麒英遭遇強敵閻鐵心,而他的兒子黃飛鴻學習醉拳,打敗了閻鐵心。這部《南北醉拳》裡,蘇花子敗給了千醉翁,而他的幹兒子阿義則學習“探脈手”,最終擊敗千醉翁。

“自家的功夫不如别家的好”,似乎也成為了袁和平“醉拳兩部曲”裡的統一主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h3 class="pgc-h-arrow-right">二、《醉拳》原班人馬回歸,可惜少了成龍</h3>

《醉拳》原班制作人馬的回歸,是這部《南北醉拳》的一大亮點。

在這部《南北醉拳》裡,袁和平導演的父親袁小田,再度塑造了“蘇花子”這個經典的角色。1978年的《醉拳》裡,袁小田“白須白發、酒糟鼻、一個酒壺腰間挂”的銀幕形象,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

而《南北醉拳》裡他二度出演“蘇花子”,更是将這個銀幕形象,深深烙刻在了廣大觀衆的腦海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經典的街機遊戲《拳皇》,還仿照袁小田的“蘇花子”造型,設計了“鎮元齋”這個遊戲角色。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在《醉拳》裡出演大反派“閻鐵心”的黃正利,在這部《南北醉拳》裡再度挑起了“反派擔當”的重任,出演了片中的“千醉翁”。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七十年代的功夫港片銀幕裡,黃正利的身影活躍一時,受到了許多亞洲影迷的喜愛。袁小田的經典銀幕形象,被設計成了遊戲角色。而黃正利的相貌,也成為了《龍珠》裡,“桃白白”的設計原型。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在《醉拳》裡出演黃飛鴻姑媽的林瑛,在這部《南北醉拳》裡也擔任了蘇花子老婆的角色,與元奎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兵器打鬥。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在《醉拳》裡出演“大師兄”的石天,也在這部《南北醉拳》裡出演了“錢莊老闆”的角色。

而電影中“門上兩個環:左也不還,右也不還”、“三支令旗:還錢無定期,還錢無限期,還錢遙遙無期”的劇情設計,也對金融信托行業,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雖然這些老面孔的回歸,給這部《南北醉拳》增加了不少亮點。但成龍的缺席,也成為了這部作品的一大遺憾。

70年代中後期的成龍,一直是羅維旗下的藝人。

袁和平在1978年拍攝《醉拳》時,向羅維的“羅維影業”借來了成龍,完成了拍攝。《醉拳》大火之後,羅維看到了功夫喜劇的市場潛力,于是帶領“羅維影業”,拍攝了功夫喜劇作品——《笑拳怪招》。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南北醉拳》時,想再度邀請成龍出演,但羅維擔心這部《南北醉拳》會成為《笑拳怪招》的市場勁敵,于是推掉了合作邀請。成龍也是以無緣這部《南北醉拳》。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h3 class="pgc-h-arrow-right">三、與成龍票房相逢,元奎、袁信義不敵</h3>

因為沒有請到成龍,袁和平導演啟用了自己的弟弟袁信義,出演片中“阿義”的角色。為了增加影片的喜劇元素,袁導還在片中為元奎設計了“阿元”的角色,希望通過兩個年輕人的互動,帶動電影的诙諧風格。

元奎、袁信義在打戲的表現之上确實出色,但喜劇表演方面,二人比之于成龍,卻相距甚遠。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在1979年的港片市場之上,袁和平導演的《醉拳》續作《南北醉拳》,遇到了“醉拳小子”成龍出演的功夫喜劇新片《笑拳怪招》。

最終,《笑拳怪招》拿下了540多萬港币的成績,成為了這一年的港片票房冠軍。而《南北醉拳》卻隻拿下了280多萬港币的票房,被《笑拳怪招》拉開了将近一倍的票房差距。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在動作風格上,《笑拳怪招》、《南北醉拳》都憑借雜耍式打鬥,獲得了一大批觀衆的好評。

在劇情、演員的表現上,《南北醉拳》的故事設計更為出色,但元奎、袁信義的表演卻不敵成龍。而《笑拳怪招》中成龍的喜劇表演更為流暢,但該片的劇情設計,卻不及《南北醉拳》細膩。

因為缺少了成龍,《南北醉拳》沒能在票房市場之上引起太大的轟動,這部由袁和平打造的《醉拳》續作,也由此埋沒在了市場洪流之中。

90年代初,港片市場再度掀起功夫片熱潮,成龍也在1994年打起了“醉拳續作”的主意,策劃拍攝了《醉拳2》。憑借豪華的陣容,出色的劇情設計,《醉拳2》成為了無數影迷心中的經典。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而90年代初的袁和平,也再度對“北派醉拳”的打鬥設計進行嘗試。1993年,袁和平為李連傑的《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擔任動作指導,并在片中設計了“醉仙鶴、醉猛虎、醉羅漢、醉白鹿”的北派醉拳打鬥橋段。

1979年,袁和平拍攝《醉拳》續作,成龍無法出演,成了一個難題

​這一南一北兩種風格的“醉拳打鬥”,可謂是一時瑜亮,成為了無數功夫片影迷心中的經典打鬥場景。而為這一南一北兩種“醉拳打鬥”奠定基礎的,正是1979年的這部《南北醉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