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的徒弟按照雲鶴九霄龍騰四海這麼排的,雲字科是追随郭德綱最早的一批,大家都知道張雲雷是大師兄,但始終是“候補”的,郭德綱真正的“首徒”,在幾年前離開了德雲社,本就帶着争議,如今回歸相聲行業竟是自立門戶。#娛樂百寶箱#郭德綱為什麼選擇捧紅嶽雲鵬#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是“叛徒”?</h1>
他本名為闫宗海,“”雲”字在的時候,叫闫雲達,跟嶽雲鵬、孫越、燒餅并稱為德雲四少。

但作為曾經的郭德綱首徒,居然沒有兩個“叛徒”某金、某偉名氣叫得響。
盡管闫雲達有着享受着首徒的頭銜,并沒有大師兄之實,加上已經多次上過《扒馬褂》了,仍然紅不起來。
也許,源于他的表演風格有點“髒”,賤賤浪蕩為主,葷段子不止,感覺很輕浮,沒有什麼硬實力,看着多年辛苦的舞台賣力,發展總是沒有進度,停滞不前。
郭德綱老說嶽雲鵬的風格是便宜,人家最起碼是“成本低高回報”,而闫雲達貌似是“賣不出去”,混飯吃。
當然,他這“老大”有難處,身邊會有異樣的眼光,資曆這麼老,還不如後來鶴字科、九字科的師弟火,突然一天對這個自己和所待的地方産生質疑,是不是自己不合适幹這個?
怎麼辦?離開一段時間,出去自己闖蕩。
幾年前,他的離開存在争議,走後德雲家譜更新了,就再沒有他闫雲達的名字,像這類除名跟欺師滅祖是同等待遇。
同樣是出去自立門戶,高赫彩的名字依然存在德雲家譜裡,而且郭德綱親自帶人去開業當天捧場。
估計闫雲達的離開,是因為與師父郭德綱的關系僵持了,又或許是各忙各的狀态下,時間長了沒聯系,成為了陌生人。
的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很脆弱,一句話不對兩個人就成了陌生人,是常有的事。
隻是因為這個原因導緻郭德綱将他除名,關于他的那些傳聞就顯得有些空穴來風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離社孟鶴堂有關</h1>
相聲,作為中國文化傳承的一個代表,在行業内部是非常講究尊師重道,其次是綱常倫理,無論是半娛樂化的德雲社,還是其他相聲同行是極為注重“規矩”二字。
有時,郭德綱對于徒弟們在舞台上表現後的點評,令觀衆覺得老郭過于認真嚴肅,是以,能感受到規矩在當中的重要性。
如果有徒弟犯了這些個禁忌,就算郭德綱不追究,也抗不住其他師兄弟的冷眼和背後的看法,單是孤立都能将人難受緻死。
由此,有人推測當年郭德綱“首徒”闫雲達離開德雲社,是觸碰到類似的這一“紅線”。
要這樣看的話,必須提到了另一個人——孟鶴堂。
孟鶴堂參加2018年的《相聲有新人》爆紅後,他已婚的消息跟着就出來了,可能源于他火了之後,被更多人關注的原因吧!
當時,爆出他的妻子就是曾經德雲社的報幕員,名叫郝舒涵。
而在他的紅的前一年裡,出現了婚姻的大“變故”。
2017年,八月底和九月第一天發了兩個表達出心情難受的文章,不久,孟鶴堂與他的前一任妻子郝舒涵離婚了。
那段時間,孟鶴堂在台上收到一頂綠顔色的帽子,仿佛是通過這種形式,與過去的不愉快告别,迎接新的開始。
是以,網上出現了一種傳聞,與前妻的感情破裂是因為孟鶴堂被“綠”了。
他倆婚姻的消息出來沒過多久,緊挨着大師兄闫雲達宣布退出德雲社。
引發了一些人的想象,覺得孟鶴堂被“綠”,與闫雲達出走會不會有某種聯系呢?
不過,從孟鶴堂感情破裂導緻離婚是真,到被“綠”與闫雲達有關系就是傳聞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疑似與曹金交好</h1>
德雲社經曆了這麼多,有人離開不算是什麼大事,對于郭德綱與其他演員,或者粉絲來講,早已習慣了,無非就是該吃瓜的吃瓜,看熱鬧的看熱鬧。
鐵打硬碟流水的兵,人各有志不強留,曾經名義上的大師兄,不是核心重要的“角兒”。
作為在企業裡,勞務配置設定不均也是常有的事兒,任何事情一碗水不足以端平,難免照顧了這個忘了那個,不過闫雲達比較強的是有志氣,沒有去欺師滅祖的蹭師父郭德綱的熱點。
本月的30号,是闫雲達新開的相聲會館“聽海閣”開張的日子,有一部分網友表示支援,慶祝之餘,細心的網友發現了一些惹人懷疑的細節。
聽海閣的位址在北京的珠市口西大街,離德雲社不是很遠,不清楚是為了沾沾德雲社的光?還是想去惡心誰?
還有一處細節是,從這個《天海閣開張大吉》節目單上,發現排在第二的這個科佳岐,居然是聽雲軒的演員,反正在微網誌上是這麼認證的。
如果不是因為臨時跳槽或者沒有簽訂獨家協定而臨時去兼職一下,隻能是聽雲軒的班主曹金派他過去支援的。
闫雲達沒有理由跟曹金走這麼近,誰都不想得罪龐大的曹金“黑粉”群體,估計私下裡兩個人關系非常好,隻是隐藏得很好,大家不知道而已。
真是這樣,那郭德綱把他從家譜上除名,就合情合理了,他的離開甚至藏着更大的秘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結言</h1>
别人眼中的你與自己眼中的你不是一回事,而客觀存在的事實又是另一回事,是以,不要盲目地将集體的影響力,看作是你個人的能力,當你認為事事不公平時,或許是自己心态出了問題。要明白,即使平台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捧紅一個人,無非就是獲得更高的回報,出于整體利益來講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