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原創首發 | 金角财經

作者 | 小迪

編輯 | 周大錘

抖音的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正式脫離了與李子柒的關系。

10月27日,位元組跳動方面确認退出對MCN機構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并已于10月16日啟動程式。

之前兩天,李子柒的四川子柒文化一紙訴狀将合作了5年的微念告上法庭,案由疑似股權糾紛。

李子柒和孵化她的MCN機構的利益之争,終于被擺上了台面。

但即便沖突到了極緻,李子柒也并沒和微念決裂,而是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博弈。畢竟,要和微念決裂了,根據競業協定,她在視訊行業再無出頭。

但她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

另一方面,行内早已熟知,微念出于風險考慮和商業利益,早已打算讓李子柒在人氣鼎盛的時候退隐。但操作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走到這一步,雙方都沒有後退的餘地。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誰成就了“李子柒”?

李子柒和微念之間的隐患,在2016年就已經埋下。

這之前,李子柒還沒有火,通過美拍上傳自拍自導自演自剪輯的古風美食短視訊,吸引粉絲關注,創意有之,流量寥寥。

可微念創始人劉明同相中了她,雙方簽訂合約後,微念為李子柒進行社交平台推廣和營運服務,她的粉絲開始一路增長。

故事一開始,還像是“伯樂與千裡馬”的童話。

在微念扶持下,2017年7月,李子柒建立自主品牌子柒文化。根據企查查,子柒文化的經營範圍除了活動及影視策劃等内容服務,還包括視訊包裝,電子商務,食品和化妝品的研發和銷售。

子柒文化的股權結構中,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微念持股51%,李子柒本人持股49%。這實際上意味着,李子柒本人作為子柒文化的主體,并不掌握實際控制權。

讓雙方利益關系變得如此複雜的,還有“李子柒”的商标和相關産品的生産權屬。通過李子柒的視訊,李子柒螺蛳粉、李子柒鮮花餅等産品一躍成為網紅産品。

以李子柒天貓店中最火的李子柒螺蛳粉為例,這款螺蛳粉2020年的銷量為5億元。但根據天眼查,李子柒螺蛳粉屬于廣西興柳食品有限公司,這家企業的兩大股東分别是微念,持股70%和杭州創柳視訊有限公司,持股30%,後者負責銷售。此外,李子柒天貓店的經營主體也是微念。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李子柒螺蛳粉

這些以李子柒的名字命名、以她的視訊為主要營收手段的産品,不論賣得多好,和她關系都不大。

曾經有意投資微念的投資人馮晖曾向媒體透露,李子柒品牌年銷售額在15億-30億之間。對于這部分,李子柒得到的是一個約定好的分成比例。

這個占比和分成,就是二者對簿公堂的導火索。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決裂還是博弈?

李子柒和微念之間的官司,屬于“給付之訴”,即一方當事人請求法院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一定民事義務,如請求對方賠償損失,返還财産。

簡單來說,就是要錢。

時間回到8月30日,李子柒在綠洲上釋出一張圖——她走進警察局,配文為“大清早報個警”。在評論中,她回複粉絲“資本真有手段”,随後秒删。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李子柒綠洲

半個月後,李子柒助理就斷更回應“李子柒在處理公司與第三方公司的問題”。

馮晖表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股權和錢怎麼配置設定。

原先的談判被寫在訴狀上,事情似乎變味了,但實際上,與其說李子柒求的是“決裂”,不如說,她在通過法律手段“博弈”。

已經被排斥在“李子柒生态”之外的李子柒,沒有和微念以及“資本”決裂的力量。這也是KOL受限于MCN機構,大多隻能“淨身出戶”的原因。

分成和股份,畢竟白紙黑字寫在了契約上,子柒文化創立之初,認繳比例的多少也是由雙方協定,等蛋糕做大了才提出意見,未免為時晚矣。

而更能讓KOL們不得不低頭的,是MCN行業普遍存在的競業協定——為了避免紅人跳槽,MCN機構會規定紅人離開本機構之後不能簽約其他機構,也不能開設社交媒體賬号,時限長達數十年,甚至終身。

這意味着,脫離微念的李子柒,或許将面臨全社交媒體平台封殺。

這是個非常尴尬的局面——要留,隻能繼續忍受自己的商業價值被不斷挖掘變現之後離開,要走,無處可去。

将老東家告上法庭,是李子柒最後的辦法。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何以至此?

李子柒已經停更了三個月,各個平台上,她的粉絲正在流失。

比起“李子柒”,現在稱她李佳佳更合适。李佳佳為“李子柒”這個IP創造了經典的内容,并由這些内容引申出了“李子柒”的品牌和一衆産品,但“李子柒”并不屬于李佳佳。

“李子柒”屬于微念。網際網路平台上,所有關于“李子柒”的賬号,都屬于微念。

雙方的沖突,至少在三個月前就已經不可調和。

今年7月3日,微念迎來了一位重磅嘉賓——位元組跳動旗下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入股微念,持股1.48%,為第15大股東。

位元組的到來讓微念一度躍升明星資産,老股東興新經濟基金、琮碧秋實、華映資本增持。相關人士稱,位元組入股微念,“主要是因為看好李子柒”。

如今李子柒和微念沖突爆發,位元組轉頭就跑。

微念在資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李子柒得到的,并不如她的意,不管迎來多少資金,二者之間執行的分成方式,依然是合約上寫明的那一套。

KOL委屈,覺得這個IP可以存在,都是因為自己這張臉;MCN也委屈,你一個普通人能紅,還不是靠得資本的運作?

雙方心裡,不過各有一本賬而已。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KOL的相似結局?

KOL和MCN機構之間的愛恨情仇,在業内早已司空見慣。

常見的模式是,MCN機構簽下名不見經傳的KOL進行培養和個人IP營運,KOL賬号權屬于MCN,并設定分成和相關協定。但随着KOL粉絲數的增長,收益随之增加,這時候,原本不公平的分成無法滿足KOL,沖突便産生。

合作關系變成敵對關系,歸根結底,都是利益配置設定談不攏。

去年5月,擁有六百萬粉絲的B站生活區up主“翔翔大作戰”釋出視訊表示,因為自己與北京創客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震驚文化)的合約糾紛,翔翔大作戰這個賬号無法繼續更新。随後“翔翔大作戰”的賬号被當機。

分不開的流量連體嬰:李子柒起訴MCN機構,是她唯一的辦法

翔翔大作戰告别視訊

而此刻,李子柒正面臨這樣的局面。

或許從“翔翔大作戰”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子柒于微念硬剛的結果——賬号被收回,之後更多的李子柒的模仿者湧現。

而至于數以億計的粉絲,不過網絡世界洪流中短暫的停駐者,總會找到新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