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媒體周日(10月31日)報道,美國一位官員透露,為了提高石油供應量,緩解目前的能源危機,美國正與一些能源消費國共同計劃繼續向歐佩克+(OPEC+)施以壓力。該官員還表示,這些國家還将讨論,如果繼續施壓後不見成果,OPEC+依舊拒絕增産的話,他們的下一步計劃将如何進行。
要知道,随着全球經濟複蘇,石油供應量逐漸落後于其需求量,再加上,目前暴發的全球能源危機,天然氣以及煤炭價格的高企,進一步促進石油的需求量。
然而,OPEC+隻是稍微放寬了去年實施的供應限制,這樣一來,石油市場仍處于一個供需失衡的狀态,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據行情,截至今年10月29日,美油收83.3美元/桶,此前,其價格還曾沖上85美元/桶高位。此外,美國國内汽油今年以來也漲超40%。
高漲的油價,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群眾對高通脹的擔憂,是以,美國兩次向OPEC+施壓,要求該組織“開閘”增加石油供應量。該國開始“坐不住了”。在今年8月份和10月份,美國能源部官員還曾指責OPEC+,認為造成油價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就是OPEC+,因為整個石油市場的控制權在他們手上。
不過,OPEC+也不是“省油的燈”,面對美國多次的增産壓力,該組織成員國依舊不為所動,堅持每月隻放開40萬桶/天的增産幅度。其中,沙特阿拉伯表示,由于疫情還未完全消退,這将對國際石油市場形成壓力,而且,瓦斯機器并不能完全轉化成燃油,能源危機對石油需求提振效用并不大,是以,該國認為OPEC+對石油供應量保持謹慎的态度是正确的。
沙特還表示,該國接下來會繼續尋求能源市場的平衡點。但是,美國似乎不想給沙特“找平衡”的時間,現在該國拉攏更多的能源消費國計劃一同向OPEC+施壓,OPEC将面臨更大的增産壓力,屆時,OPEC+是否還能堅持溫和的增産計劃呢?
文 | 張建琳 題 |曾雲梓 圖 | 盧文祥 審 | 呂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