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醉鐘馗圖》,紙本設色

在中國畫的世界裡,擅畫花草、蟲魚、鳥獸的名家數不勝數,但以“畫鬼”著稱的唯數羅聘一人。他的“鬼”在推崇“雅趣”的時代中自成一家,成為了藝術史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鬼怪“達人”

鄭闆橋的竹、汪士慎的梅、黃慎的人......而到了羅聘這裡,則是形态各異的鬼怪。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以鬼怪為題材進行創作并以此成名的畫家寥寥無幾。而在中國,談到這類題材的畫作,除了李嵩的《骷髅幻戲圖》,就是羅聘的“神作”——《鬼趣圖》。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鬼趣圖》

《鬼趣圖》共八幅,羅聘用誇張的手法描繪出了一個奇異怪谲的鬼怪世界。煙霧彌漫中,這些“鬼”或胖或瘦,或高或矮,它們在步行、在交談,甚至在賞花飲酒,雖虛無缥缈,但他們的表情、神态和身份地位都被生動地呈現了出來。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這些“難登大雅之堂”的鬼怪們在羅聘的筆下,過着與普通人并沒有太大差别的生活——而這正是羅聘選擇畫鬼的原因。他畫鬼并不是為了“博出位”,而是以一種更為诙諧風趣的方式來諷刺現實世界裡的人和事。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鬼趣圖》(局部)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既然直接畫人那麼難,不如以鬼代人來表達心中所想。乾隆三十六年,羅聘前往京師拜見名家,在喧嚣的京城裡,他見識到了世間百态,體會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他看到的是真人真事,到了紙上便變成了看似虛幻的鬼怪。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鬼怪圖》一問世,便在京城掀起了軒然大波,衆多文人墨客都為之驚歎。羅聘的奇思妙想和精湛的畫技,更是讓畫中辛辣的諷刺更加入木三分。袁枚曾對這幅作品評價道:“我纂鬼怪書,号稱《子不語》。見君畫鬼圖,方知鬼如許。”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究竟畫的是人還是鬼,我們看到的是真還是假,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對“鬼才”羅聘來講,揭示太平盛世下的種種黑暗與不公,用畫鬼說人世,就是最大快人心的事了。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有名沒錢的風流才子

對大多數人來說,生前窮困潦倒、莫名無畏,死後聲名大噪、流芳百世的藝術家屢見不鮮,但年紀輕輕就已是衆多名流家中座上客的羅聘,卻是個例外。盡管名聲響徹京城,但他卻一生都處于窘困之中。

請将手機向右翻轉90°後欣賞佳作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鎖谏圖》

羅聘是家中第四子,他的父親雖曾在鄉試中中過舉,卻也隻是個芝麻官。在羅聘剛滿周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雖然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但羅聘并沒有擁有很好的學習條件,他在窮困潦倒中長大成人了。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梅花六段卷》,上海博物館藏

為了盡快擔起養家的重任,他沒有像其他少年一樣走上科舉考試的道路。“通畫學十三科,讀奇書五千卷”,羅聘年紀輕輕就以賣畫為生,而到了20歲時,他已經在家鄉小有名氣。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花鳥山水冊 赤壁圖》,紙本設色,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時任揚州鹽官的盧雅雨酷愛文藝,他與馬氏兄弟常在城中的小玲珑山館,号召他們欣賞的書畫名家、文人墨客在此歡聚。對揚州城内的文人們來說,能夠受邀成為館中的客人,就像得到了“名人認證”,可以被當作是公認的名家。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花鳥山水冊 松鶴圖》,紙本設色,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是以,衆多苦心創作的文藝工作者為了踏進小玲珑山館的門檻擠破了頭。而此時,不到30歲的羅聘早已獲得了盧雅雨欣賞,常常是館内的座上賓。很多畫了一輩子,早已是年老色衰的文人對羅聘是又羨慕、又嫉妒。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羅聘的才華早已在當時就獲得了公衆和同行的認可。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蘆溝曉别圖》,該作品後的詩跋多達十餘首。

創作上如此風光的羅聘為何總是生活得潦倒窘迫?原來,性格豪爽豁達的他不擅儲蓄,兜裡的錢總是留不住。在他的一生中,共進京三次,每次都能賺得盆滿缽滿。但拿到錢後的羅聘揮金如土,遊名勝、買古董、呼朋喚友,直到最後,每次都是以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而告終。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蘆溝曉别圖》

在他第二次進京時,在京城賺的錢财很快被他揮霍一空,無奈之下,他蝸居在廢棄的古廟中。為了籌得回家的路費,他甚至把妻子過去寫的詩親手抄錄,呈送給達官貴人們,希望能夠引起憐憫,獲得施舍。獨自坐在破敗的古廟中,歸心似箭的羅聘不禁發出感歎:“空有千秋業,曾無十日資。 欲歸歸未得,何以慰兒癡?”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羅漢》立軸,絹本設色

到他第三次進京時,羅聘已近花甲之年。此時的他早已名聞畫界,登門求畫的人絡繹不絕。甚至一些在京的北韓人,也攜重金求購他的大作。“狂哆談詩口,豪揮賣畫錢”,到了離開之日,羅聘哪裡還有回程的路費,他将自己的舊衣服全部賣光都無法還清逍遙時欠下的債務。直到嘉慶三年,在友人的資助下,羅聘的大兒子趕到京城,才把父親和弟弟接回揚州家中。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達摩圖》,鏡心紙本

此次歸鄉後,看盡世态炎涼的羅聘“衰顔慘淡,老淚飄蕭”。身心俱疲的他于嘉慶四年與世長辭,享年67歲。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花鳥山水冊 蘭花圖》,紙本設色,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情誼深厚

作為一名才子,除了傲人的才華與逍遙灑脫的生活,還有一個重要的标準,便是有情有義。作為“揚州八怪”中最年輕的一位,羅聘不僅是金農的入門弟子,更是與自己的妻子方婉儀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話。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方婉儀作品

在羅聘尚未成名之前,他就和方婉儀成了婚。方婉儀家世代官宦,其祖父和父親都入仕為官,但因為官職不大,是以家境一般。這對夫妻雖生活清苦,但兩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婚後,這對神仙眷侶過着談書畫、遊山水、賦詩詞的惬意生活。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後來,羅聘成為了京城中風光一時的大畫家,而方婉儀也不甘示弱,她的詩歌名滿揚州城。兩人共有兩個兒子,一家人都擅長畫梅,“羅家梅派”傳頌一時。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雙色梅花圖》,絹本墨筆,清,27.5×261cm,北京畫院藏

乾隆四十四年,羅聘再次進京時,方婉儀正卧病在床。一天夜裡,在外奔波的羅聘忽然夢見自己的妻子手持梅花卷出現在他面前說:“我,滇南去矣!”羅聘醒來後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後來,他才知道夫妻已在揚州病逝。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雙色梅花圖》(局部)

與夫妻陰陽兩隔的遺憾不同,羅聘對自己的老師可謂是不離不棄。羅聘在揚州初露頭角時,就引起了鄭闆橋、朱二亭等人的注意,而住在西方寺的金農更是對他青睐有加。金農常常在詩畫上給予羅聘指點,而羅聘也對他十分欽佩,常常追随其左右。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冬心先生像》(局部)

乾隆二十二年,25歲的羅聘以詩為禮,正式拜金農為師。兩位師徒整日泡在一起,羅聘如饑似渴地向金農學習繪畫。對這位天賦凜異的弟子,金農也是贊賞有佳:“初仿江路野梅,繼又學予人物蕃馬,奇樹窠石。筆端聰明,無毫末之舛焉。”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金農《落花遊魚圖》

在當時,人們常說“見羅聘如見金農”,而金農也常讓羅聘代筆,羅聘作畫也常請金農題署——兩人在創作上、生活中,早已融為了一個整體。直到乾隆二十八年,77歲的金農謝世。在老師生病時就悉心照料的羅聘,更是盡心料理喪事。兩年後,在他人的資助下,羅聘護送金農的靈柩歸葬浙江。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作品

金農離世後,羅聘開始着手整理老師遺落的詩作和硯銘。他循着金農生前遊曆的足迹,踏遍萬水千山,隻為搜尋遺稿,精心整理後編成《冬心先生續集》——完成了金農生前的遺願。

他是最年輕的“揚州八怪”,用筆畫鬼諷刺世态炎涼!

羅聘《草莽英雄》

雖出身清貧,但羅聘的才氣、情誼伴随他度過了大開大合的一生。他筆下的鬼成為了中國畫中獨樹一幟的一座高峰,而他和金農的師徒情,和方婉儀的愛情更是流傳至今。人們口中常說的風流才子,或許正指的是羅聘這樣的人吧!

精彩回顧:

他設計了全球最美建築,卻為何用“失敗”來形容?

藝術家筆下的元宵佳節是怎樣過的?

他是天才,卻比你還努力!為繪畫,甘願被綁船上經受風吹雨打。

[編輯、文/景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