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

作者:陶鹿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h1>

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

陶鹿家 評論 國文之境 2021-10-27 23:24:44

如果問初高中學生,最害怕上什麼課?可能國文課這個選項很多人會選擇,什麼國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寫作文,就連老師們也會開玩笑,上輩子殺了豬,這輩子來教書。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教國文。上述隻是笑話,但也展現出國文的教與學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

從孔子有教無類到陶行知的“培養生活力之創造”,從法國盧梭的《愛彌兒》到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古往今來,無數的教育家和教師都把畢生心血放在教育事業上,這其中湧現了大批的優秀國文教師,比如魏書生、于漪、李鎮西等等。

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老先生曾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是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而翻開中學國文特級教師丁之境老師的《國文之境》,才能了解什麼是活的國文課堂,這本書就是丁老師将自己全新生長新課堂分享出來,同時也從理論和實踐中師生互動,最終達到互相成長的國文智慧課堂。這也是丁老師在一線教師崗位上反複實踐、學習、反思、再實踐,成就了他的“為生長而教”的教育理念。

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

全書三輯,輯一主要為丁老師的課堂實錄,通篇閱讀果真如入寶境,時而“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時而“複前行,欲窮其林”,一堂課下來,“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國文新課标的要求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在丁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很多暑假布置的、日常的預習作業都完成,如丁老師所說,不在意一節課設計是否完美,而是學生能否因為國文老師而愛上國文。

丁老師認真尋找到每一堂課的成長點,比如在《觀滄海》曹操的這首古詩鑒賞課上,這是國中國文的第一堂古詩課,是以格外重要,上課之前,丁老師與學生已經熟讀了解句意,學生們關于首句就産生了疑問,而丁老師沒有當場回答,而是安排了課下探究,課上正式讨論,就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東臨究竟是曹操從哪個方向東臨,學生查詢資料就明白了曆史上曹操官渡之戰勝利之後北征烏桓向東登上碣石山。關于“臨”、“觀”這種古詩詞遣詞造句的妙處,也在師生之間進行探究中解決了,學生也通過這兩字讀到了曹操内心的帝王之氣。整堂課不見老師硬性灌輸,就是順學生思考提問的脈絡借勢而為,可見,這需要老師在課下備課需要下功夫。

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

輯二的國文生長之策主要對象是國文教師,面對文言文這樣的教學難題,如何攻克,丁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方法:主問題帶動法、關鍵詞串聯法、活動帶動法及其互變,進而達到新的“言文統一”。此外還有情景代入、從曆史演變文化角度講解文言文,比如《桃花源記》,就需要了解東晉的社會現實,陶淵明為何解印辭官歸隐山林,盡管“草盛禾苗稀”也沒有回頭。

通過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傾聽丁老師講解本書創作談,聲音柔和溫暖有力量,傳達出來的國文理念也并不生硬,尤其書中還附有師生共同創作的作品。國文教學就是不僅教其學文,也要教學相長,老師與學生共同進步。丁老師的作文課常選取學生可觀察之物,自己也動筆與同學們分析,教師親身示範,自然效果加倍。而從書中學生所寫文章中也得知,老師的門生聯考也報考中文系的志願,這就是丁老師在國文課堂上播下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

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害怕文言文和寫作文,那就趕緊看看丁之境老師這本《國文之境》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