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作者:史海觀複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

什麼是勇士,什麼是英雄?也許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對于英雄的描述也是不同的。

在社會動蕩,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們的英雄是走在人民前面的,他們敢于為了理想直面貧苦的生活,他們敢于為了守護祖國和人民,抛頭顱,灑熱血,這樣的他們是我們的英雄。

在社會安定,和平發展的年代,有人說這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時代,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在這樣一個時代能夠去為了祖國做出貢獻,為了人民敢于舍身,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在這其中,楊東明一家就是從新中國的成立到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而做出奉獻的一家人。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h1 class="pgc-h-arrow-right">父親楊成武上将</h1>

楊東明中将,是開國上将楊成武的二兒子,他們一家都在軍人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楊成武于1914年出生于福建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在十五歲時參加了地方武裝暴動進而加入了工農紅軍,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這段軍旅生涯便造就了他的一生,讓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戰鬥英雄。

在戰争爆發後,楊武成作為八路軍獨立團的團長,他帶領着隊伍長期在華北地區進行抗戰鬥争,在戰役中,他率領獨立團深入敵人後方,阻斷了人數比我方多幾倍的人本援兵的到來,給兄弟部隊争取了大量時間。

他們在苦戰中,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禦寒的衣服,更是隻能用小米加步槍來對付敵人的炮火攻擊,雖然此次戰役我方沒有占據優勢,但是楊成武帶領的部隊頑強抵抗,避免了不少的人員傷亡。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在解放戰争中,率領的野戰軍取得了很多勝利,殲滅國民政府主力部隊幾萬餘名,為解放戰争做出了要貢獻。楊成武不僅對國内戰争做出了貢獻,更是對援助,守住中國的北大門也付出了汗血。

他于1950年,參加了抗戰,在一次戰中,以劣勢裝備廢碎了敵軍以坦克為支撐的強力部隊,重創了敵軍,創造了當時戰場上的月殲敵最高紀錄。在此次戰争中,為人民,為中國邊疆,守護住了這一片土地,避免了“唇亡齒寒”的悲劇。這便是戰争時期的英雄人物,救人民于危難,守國家于戰火。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兒子楊東明中将</h1>

人們都說虎父無犬子,在楊家,幾乎都是從軍的。楊東明是楊成武第二個兒子,于1966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以後便成為了一名軍人。因為他在北京航空學院是學火箭發電機專業的,是以後來在空軍部隊發展,并且對飛彈也有一定的研究。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經過楊東明的不懈努力,艱苦奮鬥,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平台,終于在1994年晉升了少将軍銜。命運對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在社會中不斷的摸爬滾打,為的是能在這社會立足。

有些人則是在人民的背後默默付出,為的是能換來太平盛世。楊東明最後幾年經曆了不斷高強度和難度的工作調整之後,于2005年任空軍副司令員。

在這一步一步的攀升中,我們其實不知道他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站在父親眼前,站在人民面前,讓空軍發展更進一步。這便是和平時代的英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

楊東明在生活中也結識了他的妻子,秦畹江女士,兩人生活幸福美滿。很多人猜測他們的結合是政治婚姻,這一切都是因為秦畹江的父親是秦将軍,秦将軍在建設新中國的旅程中付出了重大貢獻,創造了許多軍事史上的奇觀。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h1 class="pgc-h-arrow-right">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h1>

秦将軍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于1914年出生在湖北的一個貧困農村,8歲喪父,10歲喪兄,11歲的秦基偉就成為了孤兒,一直是靠自己做苦工讨生活。在這樣嚴峻的生活環境下,他拿起梭标就參加了著名的起義,由此加入了紅軍。

作為一個戰士,他不怕槍林彈雨,隻渴望在戰場上能做出貢獻,渴望能繳獲敵人的一杆槍來消滅敵人。那是一個戰士的心願,是為了完成士兵的使命的心願。這便是他英雄史的開端。

秦基偉帶着這樣的使命,在著名的戰役中取得了至關重要的,甚至是奇迹般的勝利。當時美韓為了搶占兩個高地,派出了坦克兵、空軍、步兵,甚至集中了40多架飛機,320多門重型炮,還有127輛坦克與戰車,準備以高密度、高強度的火力攻擊攻打五聖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

炮彈在淩晨傾瀉而下,如瓢潑大雨一般,向各方面的部隊襲擊而去。隻能聽見前線的炮彈聲,傷亡人數巨大的報告聲,此次戰争似乎是人類作戰史上空前絕後的戰鬥,雙方都在經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後,拼到最後,隻剩下意志了。

楊東明中将,曾任空軍副司令,父親是楊成武上将,嶽父開國中将父親楊成武上将兒子楊東明中将嶽父秦将軍開國中将

秦基偉在扛着如此大的壓力下,臨危不懼,在跟士兵們一起鏖戰了七天七夜後,最後差一點暈倒的情況下,等待時機成熟。于10月30日22時,他指揮已經衍生的炮火突然減下标尺,殺了敵人一個回馬槍,展開了對敵人的内外夾擊,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戰鬥,終于殲滅的大批敵人,守護了597.9高地。

取得了戰役的偉大的勝利。此次戰役不僅在人類作戰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中國抗戰中更是舉足輕重。是秦基偉讓曆史永遠記住了這個日子,這是1952年10月14日。

主席和總理都曾接見過他,主席都評價他是英雄。總理更是拉着他的手說道:“你們打得很辛苦,打得很頑強,打得很出色,這次戰役是軍事史上的奇觀。”

對于英雄的描述總是令人激動的,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在背後是付出了多少才能換來我們對他們的英雄稱謂。這其中還有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人,我們不知道名字的人,他們也是我們的英雄,讓我們一起為英雄緻敬!

文/史海觀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