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貿促會駐鳳岩山村幫扶工作隊:傾情幫扶暖人心

紅網時刻11月1日訊(通訊員 柏勁松)湖南省貿促會派駐江永縣鳳岩山村駐村幫扶工作隊以産業發展為重點、以解決群衆急難愁盼為抓手,精準幫扶,傾情付出,群衆的收入明顯增加,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村容村貎大為改觀。

興産業 科學發展譜新篇

鳳岩山村位于永州市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由7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組成,共648戶2445人,其中瑤族人口占95%以上,現有黨員69人。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以種植水稻、水果、時令蔬菜等及外出務工為主,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生活總是處于“溫飽不愁、餘錢沒有”狀态。如何讓集體強起來、村民富起來、村莊美起來,是駐村工作隊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重點。

省貿促會駐鳳岩山村幫扶工作隊:傾情幫扶暖人心

陪同投資公司湖南農民伯伯集團公司現場投資考察。

鳳岩山村有150多棟原瑤族古民居大部分還儲存完好,還有小溪、溶洞等自然景觀,周邊人文古迹多,旅遊資源豐富,極具開發價值。該村交通友善,位于瑤族發源地千家峒的核心位置,距縣城隻有7公裡,是進入千家峒大泊水瀑布景區和紀念瑤族先祖的盤王廣場的必經之路,距離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廣西陽朔、桂林也隻有1小時車程,可接軌世界級旅遊資源。于是,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陳偉明立即聯系農村文旅開發龍頭企業來村考察,與企業負責人一拍即合,打造千家峒瑤族鄉特色古村落項目。目前,項目建設已啟動,已修複一棟最具代表性的瑤族古建築,借助瑤族特色打造直播基地,推介瑤族古村落美景、特色農産品和精品鄉村旅遊。

省貿促會駐鳳岩山村幫扶工作隊:傾情幫扶暖人心

山泉水項目簽約儀式。

村内幾處溶洞均有天然山泉水,經檢測,它是集“天然富硒、高溶解氧、弱堿性、小分子團”等健康水四大标準于一身的珍稀好水,水質為國家一級标準。駐村工作隊因勢利導,着手建立瑤鄉富曬山泉水廠,項目總投資500萬元。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及土地流轉手續,引進了有經驗、有完整銷售網絡的投資公司。預期投産後,為村集體年創收30-50萬元。

鳳岩山村有果園産業800畝,其中柿子園500畝,年産柿子100萬餘斤,因鮮果出售,價格低。還有香芋、沃柑等産業,由于賣不起價錢,近幾年香芋種植戶年年虧錢。為擴大農産品種植規模、提升品質,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商議,拟建立瑤族文化富硒特色農産品加工廠,注冊自有品牌,以此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強組織 築牢堡壘作表率

駐村工作隊緊緊依靠省貿促會黨組,深入開展機關黨支部與鳳岩山黨支部共建活動,積極踐行“為民辦實事”。省貿促會賀堅會長等上司先後三次來到鳳岩山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微宣講”,實地考察調研産業發展,走訪易返貧監測戶,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使他們生活上得到幫扶、精神上得到激勵。駐村工作隊利用省貿促會國際資源,聯系德國湖南同鄉會,為鳳岩山村争取了4萬元助學金,幫助24戶困難家庭學生解決燃眉之急。

駐村工作隊年輕女隊員申夏媛認領村裡困境兒童做“幹女兒”,用真情和愛心诠釋鄉村振興工作隊的擔當。初到村走訪時,申夏媛遇到了一戶特殊的困難家庭,4歲的女孩徐詩涵從小就沒有母親,父親又在她3歲時去世,由年邁多病的祖父母養育,生活艱難,渴望母愛。申夏媛認領徐詩涵為幹女兒,讓她不再缺失母愛。駐村工作隊積極争取資金2萬元,将其住房進行修繕,另尋求社會愛心資源對該家庭給予幫助。

省貿促會駐鳳岩山村幫扶工作隊:傾情幫扶暖人心

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駐村工作隊結合“我為群衆辦實事”“我為黨旗争光彩”“我為鄉村振興出把力”等主題黨日活動,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黨員積分制度,評選優秀黨員和優秀幹部。注重把緻富能手、科技示範戶、返鄉人士和榮民培養發展成黨員,組織幹部和黨員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和教育訓練,提高村幹部謀劃和開展工作的能力。

駐村工作隊組織成立“鳳岩山村黨支部股份合作社”,推進農村“黨建+合作社+農戶”産業發展模式,突出黨建示範引領、合作互助發展、農戶增收緻富。在村民自願的基礎上,由村黨支部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科學開發、持續利用,村民以古民居和土地入股并享受分紅,建立起“房權變股權、農民變股東、收益有分紅”的增收模式,有效激勵村民跟着黨支部幹事創業。

優生态 美化家園赢民心

鳳岩山村坐落位置三面環山,每年全村遭受三至四次洪澇水災,村民苦不堪言。目前駐村工作隊已向縣鄉村振興局争取資金進行1500米水渠和500米産業路修建,項目已開工。工作隊将繼續完善攔水壩、防護堤、危橋改造等水利建設。

省貿促會駐鳳岩山村幫扶工作隊:傾情幫扶暖人心

入戶走訪,聽取民情、民意。

工作隊還将安裝體育健身器材、籃球場、健身廣場等;在村便民服務中心設立活動室,舉辦讀書交流會,為村民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總要求,完成所有村莊主街道硬化;着力抓好村莊綠化,積極發展村莊片林和環村林帶,在街道兩側、農戶宅前屋後栽植果樹、觀賞樹木和花草;在村内主要街道、公共活動場所安裝路燈的基礎上,向村内街巷、進村路延伸和擴充,改善群衆夜間出行條件;将村魚塘進行改造,石磚鋪地、仿木石欄環繞,既解決村裡小孩玩耍的安全隐患,又為村民提供茶餘飯後休閑之地。完成兩條産業路硬化建設,助力産業振興。

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帶動作用,以興産業、強組織、優生态三駕馬車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變美了,農業變強了,農民變富了,美好藍圖逐漸變為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