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榮獲中國最高六大榮譽的英雄,數千校長不認識讓鄭強教授怒噴

唯一榮獲中國最高六大榮譽的英雄,數千校長不認識讓鄭強教授怒噴

鄭強教授在一次在衡水中學的講座上,台下坐了3000名校長,他曬出了一張照片,3000校長沒一個人認識這是誰。鄭強教授痛心疾首,大聲呐喊:“校長們不該隻把發财的老闆照片放在校史館,卻不認識我們國家真正的英雄。”

照片上的人物,是全國中唯一一位集齊6大榮譽的科學家:程開甲。國寶的照片,台下3000名教育領域的校長,卻沒有一個人認識,鄭強認為這是我們教育的悲哀。

說起這六大榮譽的來源,則和我國建國之後的邦國命運、民族前途息息相關。其實,在新中國曆史上,國家為了表彰為國家國防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人,設立了獎項,其中,有六項最高的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八一勳章”、“改革先鋒”稱号、“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号,在六項榮譽中獲得一項即可光宗耀祖,這個人偏偏六項榮譽齊聚一身,而且他是目前為止唯一獲得這六大榮譽的人,他就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程開甲院士。

唯一榮獲中國最高六大榮譽的英雄,數千校長不認識讓鄭強教授怒噴

一、年幼立志救國

1918年8月3日這一天的江蘇蘇州的一個富商家庭出生了一個平白無奇的男孩,祖輩以經商為業,生活尚可,從小就被父母送到學校念書,在13歲時,他考入了浙江嘉興秀州中學學習,程開甲在中學時期成績優異。

1937年,程開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他在大學的4年,是中華民族最為苦難的時期。他在日記上曾留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落後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後。拯救中國的藥方:科學救國。”在這裡他遇見了十分優秀的老師陳建功、束星北等老師。程開甲大學畢業後在浙江大學實體系當助教,同時也開始實體研究。

二、學成毅然歸國

1946年,經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推薦,程開甲獲得英國文化委員會獎學金,來到愛丁堡大學,成為被稱為“實體學家中的實體學家”玻恩教授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他先後在英國《自然》、法國《實體與鐳》和蘇聯的學術雜志上發表了5篇有分量的超導論文,并于1948年與導師玻恩共同提出超導的“雙帶模型”。

1950年,他婉拒導師的挽留,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毅然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祖國。回國的行囊中,除了給夫人買的一件皮大衣外,全是固體實體、金屬實體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從此,程開甲開啟了科學報國的人生。

三、埋名戈壁荒灘

1960年3月的一天,程開甲正在實驗室全神貫注地忙碌,突然外面傳來了同僚的喊聲:程教授,快去一趟校長辦公室!校長開門見山地說:開甲同志,北京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借調你,明天就得報到!這一年,他被錢三強點将擔任核武器研究所技術副所長一職。3年後,程開甲首次踏進羅布泊,從理論研究轉向核試驗。

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升起的蘑菇雲震驚世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這一聲戈壁驚雷讓祖國各地一片歡騰,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程開甲與核試驗基地科研人員們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唯一榮獲中國最高六大榮譽的英雄,數千校長不認識讓鄭強教授怒噴

原子彈首次成功爆炸後,作為中國核試驗技術的總負責人,程開甲還參與主持決策了30多次核試驗,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被人們譽稱為“中國核司令”

四、多年功成為國

1966年12月,中國首次氫彈原理試驗成功,程開甲提出在塔基一定半徑範圍地面用水泥加強減少塵土卷入,效果很好。

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空投氫彈試驗成功,程開甲提出了改變飛機飛行方向的投彈方案,保證了投彈飛機的安全。

1969年9月,中國首次平洞地下核試驗成功,程開甲設計的自封回填堵塞方案,實作了安全“自封”,防止了“放槍”和“冒頂”。

1978年10月,中國首次豎井地下核試驗成功,程開甲研究設計的試驗方案,獲得成功……

1965年5月30日,黨和國家上司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并宴請為中國原子彈爆炸作出貢獻的有功之臣。程開甲和他上司的核試驗研究所的董壽莘、孫瑞蕃、忻賢傑、喬登江、陸祖蔭、呂敏、王茹芝等技術人員受到接見。1966年,朱光亞、郭永懷、王淦昌、陳能寬和程開甲等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

五、榮譽集于一身

程開甲院士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9月18日,國家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直到這一刻,隐姓埋名了40年,為核武器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核司令”才第一次走進了公衆視野!程開甲三個字,才終于不再是秘密!2014年,接過了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榮譽證書!2017年,獲得“八一勳章”2018年授予“改革先鋒”稱号。

唯一榮獲中國最高六大榮譽的英雄,數千校長不認識讓鄭強教授怒噴

一個人沒有脊梁,就會站不起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脊梁,就會永遠不可能真正強大,他将20年的歲月獻給死亡之海羅布泊,才建立起中國不可摧毀的萬裡國防,才能讓我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安然生活。

如今,英雄已離世;當代,吾輩當自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