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5歲的楊緻遠改變了世界,45歲的楊緻遠在做什麼

作者:元曆史

《浪潮之巅》的作者吳軍博士曾經用「英名不朽」來形容楊緻遠,因為他在 25 歲那年創立的雅虎開啟了一個時代。書中寫道:

25歲的楊緻遠改變了世界,45歲的楊緻遠在做什麼

「一百年後,如果人們隻記得兩個對網際網路貢獻最大的人,那麼這兩個人很可能是楊緻遠和費羅(David Filo)。他們對世界的貢獻遠不止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門戶網站雅虎公司,更重要的是制定下了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全世界至今遵守的遊戲規則——開放、免費和盈利。也許一百年後雅虎公司會不再存在,但是人們會把他們和愛迪生、貝爾和福特相提并論。」

回到 20 年前,楊緻遠和好友費羅建立雅虎之前,網際網路隻是一群極客的玩具。1994 年兩家創業公司的出現改變了一切。網景(Netscape) 在 1994 年 10 月推出的第一款浏覽器讓網際網路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而雅虎的提供的免費檢索服務同樣重要。如果不是雅虎,網際網路可能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富人的奢侈品。

除了開創了網際網路時代,楊緻遠同樣深遠的改變了資本市場。1995 年,因為占用了過多學校資源的雅虎被斯坦福大學掃地出門, 于是楊緻遠和費羅來到斯坦福大學一牆之隔的沙丘路的風險投資家那裡尋求資金援助。本來兩人并沒有抱太大希望,但最後的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紅杉資本用 100 萬美元換取了這家隻有兩個人及幾台破電腦的小公司 25% 的股份,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沒有任何收入。

這次投資同樣是一次劃時代事件,它意味着,在網際網路時代,資本開始出讓權利,個人智慧和巨量資本享有同等地位。此後,草根創業在矽谷風起雲湧,一大批野心勃勃的年輕人開始搶占潮頭。這是華爾街衰落的開始,矽谷崛起的黎明。

往事如煙,25 歲的楊緻遠改變了世界,45 歲的楊緻遠在做什麼?

幾周前,在極客公園組織的「創新者聯盟走進矽谷之旅」期間,楊緻遠特别舉辦了一個酒會宴請遠道而來的中國科技界精英。在酒會上,很多中國 CEO 們都表示楊緻遠是自己年輕時的偶像,見到偶像頗為興奮。而楊緻遠卻是表現得異常謙遜和友善。期間大家暢所欲言,楊緻遠也興緻勃勃回答了不少問題。

下面是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關于創業

楊緻遠說:「創業是一種孤獨的旅程,我很幸運有很多夥伴陪我一起走過。」他特别提到了他的創業搭檔費羅,并表示倆人二十多年來一直維持着密切的關系。費羅直到今天仍然留在雅虎,雖然是董事會成員,但據說在公司内部并無實權,至今都在小隔間裡辦公。

楊緻遠還提到了矽谷的創業環境。表示在矽谷大家對失敗習以為常,你失敗一次,下次再次創業,還是會有人投你。在世界其它地方可能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這裡大家都說,你這麼聰明,這次失敗了一次,下次肯定不會失敗了。」他最後還總結說:「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更重要」。

離開雅虎和進入風投行業

2012 年 1 月,楊緻遠辭去雅虎剩餘的一切職務,徹底退出雅虎。之後楊緻遠成立了 AME Cloud Ventures, 據了解 AME 在日語中的意思是「雨」, 暗示「準确及可讀取的的資料将是未來經濟的血液」。AME 至今已經投資了超過 50 家創業公司,比較知名的有 Evernote,Wattpad 和 Tango 等。在酒會上,楊緻遠還介紹了其中一些創業公司給中國客人認識。

楊緻遠告訴大家,雅虎的時候,最向往跟創業者多接觸,而做風險投資讓他實作了這個願望。如今他最高興的是就是看到新一代的創業者成長起來。楊緻遠還不忘打趣道:」等你們成功了不要忘了我這個小角色。」

阿裡巴巴和馬雲

楊緻遠時代的雅虎錯失了很多機會,比如在 1998 年放棄用 100 萬美元買下找上門來的 Google, 以及 2006 年提出用 10 億美元拿下 Facebook 卻被拒絕;但是 2005 年雅虎用 10 億美元換取阿裡巴巴 40% 股份卻是楊緻遠在雅虎的最漂亮一戰,這個交易對雅虎和阿裡巴巴的命運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徹底改變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生态和走向。

楊緻遠回憶起他當初投資阿裡巴巴的決定,表示自己「看重的是馬雲這個人,他非常有毅力,不達目的不罷休;同時又非常有耐心和政策。」楊緻遠表示,自己一開始就對馬雲很尊敬和佩服,想盡辦法要投他,「隻要他能接受我們的投資,我們在中國就有機會。」

中國公司進軍美國

楊緻遠表示,現在是中國公司進軍美國的黃金機會。「過去都是說把矽谷的東西帶到中國去,而現在是把中國的東西帶過來」。如今在矽谷很多公司對中國充滿好奇,同時又不甚了解,甚至有一點害怕。未來中國公司應該積極尋求與矽谷公司的合作,「因為美國西岸有一種合作精神」

最後楊緻遠還寄語中國 CEO 們,一定要用産品說話,做出世界級的産品。「如今的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例如一加和獵豹,普通使用者并沒有覺察出他們是中國公司,因為隻要産品足夠優秀,沒有人在乎它來自哪裡。世界上的好東西每個人都想要,不好的東西無論來自哪裡都沒有人要。」

45 歲的人生感悟

25 歲的楊緻遠少年得志,如今 45 歲的他已經兩鬓微白,面對一群比自己年輕許多的 CEO 們,他也表達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

「事業雖然很重要,但到了某一個程度,你會發現事業隻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可以占據你人生 90% 甚至是 99%,但不可能是全部。在事業之外還是要有别的追求,并且當你的事業做到越大,這部分也愈加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