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5
灼見(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月薪3000我買了個LV,假的…
作者 | 鹿野
01
買下第一隻LV時我23歲,虛榮、愛美…還很窮。
那一年,LV的Alma手提袋在問世十年後又風靡起來,新出的幾個色系都好看到爆炸。
有一隻是白色的水波紋皮革,加了一些活潑的金屬元素中和,少女感的天真和經典老牌的藝術審美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我在看到的第一眼就被擊中,你一定和我有過同樣的感受:在某一刻,目光被牢牢鎖住挪不動腳,看向它的目光就像打了高光,心裡想着這就是我的「Dream bag」,我想要!!
在萬象城專櫃,我弱弱地問了售價,沒有貴到離譜,人民币10000出頭。但我當月工資條顯示收入3830,也不是不能咬咬牙買下來的,可我在專櫃磨蹭了20分鐘終究舍不得。
猶豫了一個月,假裝不經意路過專櫃2次後——我加了6、7個微商比較,買了一隻傳說中可以專櫃驗貨的A貨,隻要1500。
賣貨小哥拍着胸脯保證,他們用了傳說中的原廠金屬和皮革,你去專櫃都驗不出來。
客觀說,那時候的A貨市場還很良心,收到那個包我就從裡到外看了每個細節,不放在手上仔細看幾可亂真。
但我很快發現了,不需任何專櫃驗證,我也能深刻地感受到,這是一隻如假包換的假包。
02
第一次背出去時,約會的女朋友很開心地說起她也喜歡這款包,剛買了一隻經典老花色。
托強大山寨能力的福,她沒有看穿我買了假的。而且超級開心,覺得遇到了知音有人和她審美相近。
她誇了這一季的設計别出心裁肯定會賣爆,我很心虛。
她說起這款包很厲害,問世好多年一直暢銷到現在,我更心虛了。
當她誇到我有眼光,選的水波紋很好看時,我終于忍不住岔開了話題。
那一整天都覺得滾燙着臉無地自容,是小三撞見正房的窘迫嗎?
并不是的。
是對比!
她能感受到的驕傲和喜悅,我統統沒感覺,她買包是因為真心欣賞這個品牌,我完全沒有共鳴。
一個品牌的悠長曆史跟我無關,這季設計師的牛逼煥新也跟我無關,因為這些溢價我統統沒有支付,我隻是買了一個相似的皮相而已。
因為拿到了一張假的入場券,我被關在了這場喜宴門外。
這個場景你可能并不陌生,即便不是買仿貨,可能也有過同樣的體驗。
喜歡一隻1萬的表,嫌貴買了一隻1000的輕奢替代,想買一件3000的大衣嫌貴上淘寶買了300的同款。這還是個可怕的惡性循環,在你下一次做選擇的時候,再次讓你陷入糾結買了便宜的替代,于是衣櫃裡有了一件又一件類似卻不是的衣服。
那滿櫃的替代品,其實在購買後不久就會成為一個尴尬的存在。
它身上有你想要物件的影子,卻不能帶給你同等的快樂。每看到一次,就會提醒自己一次:你買不起。
因為所有退而求其次的消費,都是浪費。
那隻1500買下的LV也是同樣的命運,短暫的新鮮過後,背上它我沒有終于買到心頭好的喜悅,反而還時不時被一些莫名的心虛和對比左右,在路過專櫃時總會進去看看,依舊覺得自己沒有買下它。在看到網上的真假鑒定時,也會忍不住看一眼有沒有中招。
這整個過程所消耗掉的心力和得到它的快樂早就兩兩相抵。
幾年後在買過不少心頭愛後也逐漸明白,15000的包帶來的快樂就是15000的,1500的包帶來的快樂就是1500的,妄想中溢價的快樂是并不存在的。
03
很快,我發現我以為的獎勵也是假的。
是的,買包對女生來說是有獎勵意義的。
欲望都市裡,有一集Samantha和Carrie在愛馬仕的櫥窗前停駐,Samantha望着鉑金包目光炙熱,Carrie說:那根本不是你的風格。
而Samantha接下來的對話赤裸又坦白:「它和風格無關,意義才更重要,當我拎着它,我便知道自己飛黃騰達」。
這番話虛榮嗎?是真虛榮。物質嗎?也是真物質。
但哪個女生沒有這樣一個坐标呢,小到一個包、一條蒂芙尼的項鍊,大到一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一輛車,是我們夢想和欲望的載體,是我們取悅自己、獎勵自己的方式,撐不下去時看一眼又能雞血滿滿。
年輕女孩子想要立足都市并沒有想象中容易,如果沒有物質升騰着的熱氣、散發着的微光吸引,根本不知道明天要怎麼邁出門去。
當然,物質并不能定義我們是誰、我們的價值,但你可以把它看做打怪更新時堆滿裝備的寶塔,讓我們看到下一個目标在哪裡,一步一步走下去。
是以,這個獎勵也就意味着要付出努力、要攢攢錢、要墊墊腳才能夠得上,才能心安理得地告訴自己,買下它才對得起老娘熬過的夜、黑掉的眼圈。
而總有一天會發現,這個嘉獎絕不是500的高仿1500的超A給得起的。你肯定也不願意接受,辛苦一年最後買了一隻假包獎勵自己,那比什麼都沒有更覺得心酸。
04
時隔3年,收入翻了N倍。我買回了那隻Alma,同一個顔色同一個size,在刷卡、簽單的那一刻,我才覺得自己真正擁有了它。
時隔3年,這延遲的支付,其實也是對自己成長的一份答卷。
不僅僅收入在翻倍,更重要的是消費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單純地因為一隻包好看、因為讓我看起來很貴而購買,到心甘情願為藝術審美買單。
并且了解一個名牌之是以成為名牌絕對不隻是因為那個小小的logo,還有幾代人傾注進去的心血沉澱出來的品牌溢價、還有設計師熬了無數個通宵得到的奇思妙想,以及它的每一種工藝、每一處細節所展現出來的追求和藝術審美。
這種成長不僅僅在買奢侈品上展現,更會影響所有的消費動作。
開始懂得什麼物件才值得花掉血汗錢,哪怕隻要150塊;
開始熟練地在手賬本首頁寫下本月重要購置物件,發了工資後愉快地下單,像故事裡囤寶石的龍一樣積攢自己的心頭好;
開始享受賺錢為想要世界投票的愉悅,看着一件件自己親手買下的物品就像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
這個變化,有可能才是購買奢侈品帶來的最大影響。
後來也會有小姑娘問起該不該買高仿。如果真的喜歡這個品牌,并且強大到忽視我經曆過的一切,那麼最好立一根弦在心裡,「我隻給自己這一個機會」。
如果你想要獎勵自己,不如拿着同樣的錢買瓶面霜、喜歡的香水,堂堂正正的嘉獎來得更開心。
人生很長,我們是要買一輩子包的,想要的東西讓它慢慢來。
—THE END—
☀作者:鹿野,宇宙稀有的“隻說人話”時尚部落客,放棄年薪百萬,紮身公号大海。作為最懂買的女生,她連花灑這種偏門物件都測評過上百件,她不允許自己的粉絲多花一分冤枉錢。公衆号@野生美貌(ID:yeshengmeimao)。灼見經授權釋出。
MORE
灼見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