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圈夫婦,坐擁一家家上市公司

作者:投資界

醫療圈夫婦,正在撐起一片天。

不久前,醫療獨角獸數坤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沖刺“醫療AI第一股”。公司掌舵者是一對夫妻——馬春娥和毛新生。馬春娥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丈夫毛新生則畢業于北京大學,他們的緣分始于IBM。35歲那年,馬春娥決定辭職創辦數坤科技,随後丈夫加入,開啟共同創業生涯。

這是醫療圈夫妻檔的冰山一角。相比其他行業,醫療圈的“神仙眷侶”尤其多,他們出身名校,專注在所學專業,最後攜手創業一同站上IPO敲鐘舞台。今天,我們梳理了幾位醫療圈夫妻檔——恒瑞醫藥孫飄揚和翰森制藥鐘慧娟夫婦、諾誠健華施一公趙仁濱夫婦、藥明康德李革趙甯夫婦、再鼎醫藥杜瑩張亞飛夫婦.....一窺他們的故事。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用經濟學解釋婚姻,他表示,婚姻就是雙方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夫妻雙方本質上就是合夥人的關系。創業江湖競争激烈,單打獨鬥很難走下去,倘若夫妻雙方各有所長,那麼夫妻搭檔創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孫飄揚&鐘慧娟

各自坐擁一家千億上市公司

這對夫妻如今各自執掌一家上市公司,堪稱傳奇。

孫飄揚和鐘慧娟同是江蘇老鄉。1958年,孫飄揚出生于江蘇金湖,大學就讀于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就讀于南京大學。畢業後,孫飄揚被配置設定到連雲港制藥廠(恒瑞醫藥的前身)擔任技術員。他還一度被連雲港制藥廠的上級——醫藥工業公司調任過去,擔任副科長。

但當時,連雲港制藥廠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孫飄揚臨危受命,重新回到連雲港制藥廠工作,擔任副廠長。因為個人能力突出,孫飄揚在32歲時被任命為廠長。

上任後的孫飄揚,在5年時間内開發出20多個新産品,買專利、研究技術,在他的努力下,1996年連雲港制藥廠營收破億元大關。後來,連雲港制藥廠經過改制,變身今天的恒瑞醫藥,孫飄揚成為恒瑞醫藥實際控制人。最新資料顯示,恒瑞醫藥市值超3200億人民币。

相比丈夫孫飄揚的創業史,鐘慧娟屬于誤打誤撞進入醫藥圈。鐘慧娟出生在連雲港市,由于大學攻讀化學專業,畢業後,她成為一名化學老師。1995年,孫飄揚和一名香港投資人組建了一家新企業——豪森藥業,即翰森制藥的前身。但他實在分身乏術,無奈,妻子鐘慧娟決定辭職創業。

當時,他們的創業條件十分艱苦,直到1997年4月,豪森拳頭産品、抗生素藥“美豐”投入市場,當年實作收入3000萬元。在鐘慧娟和團隊的努力下,2003年,豪森便成為全國醫藥百強企業。

鐘慧娟并未止步于仿制藥,而是未雨綢缪——每年拿出近10%的銷售收入投入到新藥物的研發。2015年12月,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江蘇豪森成為翰森全資子公司。如今,翰森制藥已成為中國第一大精神疾病類制藥公司。2019年6月,鐘慧娟站上了港交所的舞台,如今市值超1100億港元。

至此,這對藥王夫婦各自坐擁着一家千億上市公司——孫飄揚執掌恒瑞醫藥,鐘慧娟手握翰森制藥。

施一公&趙仁濱

清華校友,聯手締造了一個IPO

這對伉俪聯合創辦的公司——諾誠健華,即将回A股二次上市。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高中就讀于河南駐馬店高中,和高瓴張磊是校友。他的數理能力很強,1985年,他被保送到清華。從清華畢業後,施一公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實體學及化學博士學位。

1997年,他還未完成博士後研究課題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短短9年,施一公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最進階别的教授職位。值得一提的是,30歲就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的顔甯,也是施一公的得意門生。

在美求學期間,施一公還邂逅了妻子趙仁濱。趙仁濱同樣也是一位學霸,1986年,她考入清華大學,比施一公小兩屆,是以他們在清華大學并不相識。後來,施一公因學習成績優秀提前畢業,兩人一起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在那裡,他們相識、相戀。

在施一公博士二年級的時候,兩人結婚,并且生了一對雙胞胎。施一公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繼續科研之路。趙仁濱則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畢業後,她先後在強生先後擔任進階科學家、研究員和首席科學家,後來又在PPD旗下保諾科技擔任藥研生物學總監,這些經曆為以後協助丈夫施一公創業奠定了基礎。

2008年,施一公作出一個讓業界震驚的決定——放棄高達1000萬美元的科研資助,并辭去大學終身教授的職位,回國。施一公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先後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等職位。與此同時,施一公開啟創業生涯,趙仁濱為了幫助丈夫分擔,還成為了天辰實業公司的生物實驗室主任。

諾誠健華則是他們的第一個IPO。目前,諾誠健華港股最新市值超260億港元,施一公的妻子趙仁濱是實際控制人之一。

李革&趙甯

學霸夫婦掌舵4500億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的背後同樣站着一對學霸情侶。

業内将和藥明康德相關的企業稱作“藥明系”,其創始人李革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中,十分低調。李革和太太趙甯都是超級學霸,他們從北京大學畢業後,雙雙後赴美深造,同時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學位,一路陪伴令人豔羨。

不過,藥明康德不是李革第一個IPO項目。從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後,李革加入了導師的創業的生物技術公司Pharmacopeia(藥典公司),成了公司的合夥人和創始科學家之一。1995年,Pharmacopeia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時,那一年,李革28歲。

回國創業前,李革考察國内市場時發現中國的原研藥大多掌握在外企手中,研發技術大多留存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藥企和技術之間缺乏商業公司媒介,存在産、學、研脫節的情況。他從中看到了機會,于是決定回國創業。一次機緣巧合,李革發現了CRO模式,如無意外,他也是将CRO模式引入中國的第一人。

當年李革在美第一次創業時,妻子趙甯是在美國百時美施貴寶、藥典制藥及惠氏等跨國藥企工作。藥明康德成立後,趙甯才回國同丈夫一起創業,是藥明康德共同創始人之一。官網顯示,趙甯現在擔任藥明康德進階副總裁。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藥明康德一步步發展為CRO巨頭之一,被稱為醫療領域的“阿裡巴巴”。截止發稿前,這家巨頭的A股市值超4500億元人民币,在醫療圈形成了難以撼動的江湖地位。

張亞飛&杜瑩

醫藥圈“大姐大”和鮮少露臉的丈夫

早年間,杜瑩從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畢業後,進入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公司美國輝瑞工作。

2002年,在李嘉誠的大力支援下,杜瑩回國創辦了和記黃埔醫藥(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和黃醫藥在倫敦證交所成功上市。

此後,杜瑩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加入紅杉中國,負責中國的醫藥投資業務。期間,她主導投資的華大基因、貝達醫藥、喜康生物都相繼上市,戰績顯赫。

2014年,杜瑩二次創業,成立了再鼎醫藥,開啟了中國以BD創新為專長的醫藥開發模式。僅用了三年時間,她就帶領再鼎醫藥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當時從創立到上市時間最短、市值最高的生物醫藥公司。目前,公司市值超百億港元。

相較于杜瑩,丈夫張亞飛則低調許多。

張亞飛從事體外診斷試劑開發與經營,是以關于他的消息很少。事實上,他是杜瑩多次創業及職業賽道變換最強有力的支援者。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張亞飛擔任由蘇州生物醫藥産業園與德國凱傑合資成立的公司的總經理。

在丈夫張亞飛的眼裡,杜瑩既是一個成功的創業家,也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和妻子。他曾對媒體表示,杜瑩情商很高,善于與人交往,而且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非常專注,不會為其它小事分心。

蒲忠傑&張月娥

即将斬獲第三家上市公司

他們,被稱為“醫療器械圈”最強搭檔。

蒲忠傑和張月娥分别掌舵樂普醫療和普華和順,這對夫婦或将收獲第三家上市公司——他們控制的樂普生物,也已遞交上市申請,預估市值達百億。

他們兩人都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大學畢業後,蒲忠傑在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專攻金屬材料專業。1990年代初,他作為通路學者,進入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開始接觸心髒支架的研發工作。蒲忠傑看好支架産品前景,一頭紮入生物材料和介入醫療器械的研制。期間,他還申請15項國家專利。

而張月娥從西安交通大學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後,1996年遠赴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攻讀管理碩士學位。

他們的創業生涯始于1998年,兩人在佛羅裡達州創立了第一家公司WP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第二年,蒲忠傑回國接連創立兩家公司,一家就是樂普醫療。

與此同時,張月娥也沒閑着。2008年,張月娥和華平投資聯手,以低估值打包收購三家醫療器械公司(伏爾特、威曼和博恩),成立了全新的醫療器械公司——普華和順。2013年11月,普華和順赴港上市。

如今,他們各自執掌一家公司,卻雙雙低調得鮮為認知。

馬春娥&毛新生

醫療AI新貴,正奔赴IPO敲鐘

即将登上IPO敲鐘舞台的醫療夫婦,大機率是毛新生和馬春娥,他們執掌的數坤科技已經送出招股說明書,正在沖刺醫療AI第一股。目前,馬春娥為公司創始人兼CEO,丈夫毛新生則擔任董事長。

馬春娥和毛新生結緣于IBM。2002年,馬春娥在西北工業大學學習自動化專業,又于2007年取得計算機通信與工程碩士學位。畢業後,馬春娥就加入IBM,負責IBM Cloud和IBM Cognitive Computing相關産品的孵化。

丈夫毛新生今年48歲,1997年7月,毛新生在北京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後來,毛新生加入IBM,從2000年到2014年,他擔任過多個職位,包括IBM中國開發中心的首席技術官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積累了許多語言自動識别(ASR)、AI、雲計算和大資料行業的經驗,為日後創業奠定了基礎。

2017年,35歲的馬春娥迎來人生一個重大轉折點。那個時候,她看到很多病人和家屬,為了治病,不遠千裡萬裡來到北京,帶着鋪蓋卷睡在醫院,等的僅僅是一個專家号或者一項檢查,她想做點什麼的念頭。

在孩子一歲時,馬春娥和丈夫毛新生聯手創辦了數坤科技。至于為何選擇醫療AI賽道,馬春娥曾表示,除了和此前供職于IBM時的經曆有關外,醫療還是一個更人性化、更需要溫暖和關愛的行業。

成立四年來,數坤科技成為了一隻明星獨角獸。透過招股書,外界看到數坤科技身後的VC/PE陣容:華蓋資本、遠毅資本、五源資本、紅杉中國、CCV創世夥伴、啟明創投、中科創達、渤海産業投資基金、建興醫療基金、朗瑪峰創投、凱利易方資本、中金浦成、中再、輕舟資本、春華資本...堪稱豪華。

值得一提的是,數坤科技是今年第四家遞表的醫療AI企業。此前,科亞醫療、推想、鷹瞳科技已經紛紛遞交上市申請,它們都是醫療AI賽道的明星企業。

寫在最後

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醫療圈還有很多攜手創業的夫婦案例,比如中國生物制藥謝炳鄭翔玲夫婦、國内肝素鈉原料藥企業李锂李坦夫婦、康美藥業馬興田許冬夫婦謹、智飛生物蔣仁生廖曉明夫婦、昭衍新藥馮宇霞周志文夫婦.....相比其他行業,醫療圈的夫妻檔尤為多,這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透過他們,我們可以隐約看到醫療圈夫婦創業的畫像:雙方都是學霸,皆出身名校,而且學曆都很高;夫妻專業具有一定互補性。更令人意外的是,醫療圈夫妻檔往往是“女主外”,不少都是妻子站在台前,丈夫則低調隐身背後。

在創投圈,夫妻創業被視為一種特殊的團隊創業形式,有利有弊有争議,甚至曾有投資人公開放話絕對不投夫妻創業的公司。但大量成功的醫療夫妻檔證明,夫妻搭檔也能撐起一個個IP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