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相繼引進前MVP詹姆斯-哈登和前狀元秀布雷克-格裡芬之後,大多數人都認為籃網隊的全明星補強已經結束,而現在,籃網隊又簽下了拉馬庫斯-阿爾德裡奇,他的加入讓主教練史蒂夫-納什的陣容更加靈活,但對于史蒂夫-納什而言,作為一個新秀教練,他身上的壓力又大了不止一分。
在進行了49場正常賽後,現在籃網終于登上了東部第一的位置,阿德用一場接近完美的首秀展現了自己的價值——11分9闆6助2斷1封,一片欣欣向榮之時,對納什的質疑也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他們(籃網)在赢球,但在我和一些管理層一起讨論看來,這和詹姆斯(哈登)有關,跟凱裡的狀态有關,跟布雷克和LA的加盟有關,跟丹有關,而不是史蒂夫。”——Stein
三月份,月最佳教練頒發給了老鷹隊新接手的麥克米蘭——當然,亞特蘭大人的表現非常棒,隻是籃網在整個三月10勝2負,是聯盟當月的最佳成績,還有與此同時,詹姆斯-哈登拿下了三月最佳球員,mvp榜單也重返前三,不知是福是禍,詹姆斯-哈登因為腿筋傷勢休戰,我們轉頭看到哈登的出場時間已然高居聯盟第一,這不得不令人對納什的懷疑更上一層。
但其實,對一位新手帶滿級号的教練而言,納什幹的還算不錯。
我們可以将籃網這個賽季暫時分成三個部分來讨論納什的一些調整:
第一階段,新賽季開始之時:納什的首要目的是尋找最适合的陣容,他與丹東尼一起打了一陣子八人輪換,在小喬丹效率差的情況下,納什雖然給了小喬丹安排了場均27分鐘左右的出場時間,但是在比賽最後的時刻,除非是對陣内線移動較為緩慢的球隊,籃網場上站的一直是加勒特-阿倫,當然,納什在這個階段的臨場排程非常差,包括叫暫停的時機非常值得商榷,好在球隊的狀态還算穩定,給了他足夠時間以賽代練漲經驗;
第二階段,得到哈登之時:籃網同時失去了兩位銜接段的持球手(交易走了勒韋爾,受傷的丁威迪),在這種情況下,納什的第一調整是将哈登和歐文的位置互換,在哈登出戰一号位的這段時間,雖然出場時間迫于無奈的高,但是球隊的進攻效率從進入三月來逐漸升長,在昨日比賽結束後,籃網的進攻水準已經高居聯盟第一了,而于此同時,納什充分意識到自己球隊羸弱的内線機動性不足,是以他及時的調用了克拉克斯頓,克拉克斯頓在這段時間的登場,可以讓籃網的整體防守效率提升3.4%,另外,他的登場也可以讓籃網多拿14.2分;
第三階段,陣容補齊之時:籃網在交易截止日前後沒有大動作,他們反而将目光放到了自由市場(好吧,基本争冠球隊都會這麼做),布雷克和阿德的相繼加盟,給了籃網内線和納什更多的調整機會。對于納什來說,處理布雷克和阿德的出場時間是一門學問,不過納什很好的解決了這點問題,格裡芬在籃網替補出場的5場比賽裡,場均有19分鐘的時間,他多和哈登同一時期在場,他的命中率來到了65.2%,三分命中率也飙到了5成以上,在哈登不在時,格裡芬又可以操刀起戰術軸的位置,他的擋拆品質和空切意識依舊頂級,他為歐文做了不少的機會,也可以在接球後将球分給空位的哈裡斯和底角的傑夫-格林;而阿德到來的第一場比賽,納什沒有給小喬丹出場時間,阿德的到來明顯更加的提升了球隊的空間,之前納什安排的四号位為布魯斯-布朗/傑夫-格林這樣的搖擺人居多,他們的作用是投中空位球,有了阿德的低位能力和一手漂亮的投籃後,納什在第一場球就展現了自己在陣地戰上的進步:
拉空一側為阿德低位(第一選擇)作準備,底角/45度埋伏接應的射手(第二選擇),其他人在弱側做無球,讓有持球能力的人跑出做接應(第三選擇),
這樣層次分明的調整恰恰側面反映了納什在執教排程上的進步。你甚至可以暢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你可能會看到納什排出更好的布局:格裡芬弧頂發牌交球哈登後做擋拆并外彈,阿德為歐文做無球屏障後紮根弱側禁區,歐文弱側彈出并往弧頂移動,KD從另一側等待哈登擋拆後做空切,哈登這一下甚至可以有五個選擇去拿到那勢在必得的兩分,還有丁威迪的回歸,可以讓哈登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不過籃網除了頂級進攻端表現外,自己的防守效率和失分排名一直不太好,這和納什異常喜歡的一大四小陣容息息相關,籃網的防守政策從陣地聯防逐漸變為了層次性的局部換防,考慮到籃網隊的陣容在這半年時間内變化程度非常大,這也導緻納什形成自己專屬的執教風格的進度變緩,防守端計劃的改變也無法要求太多,但我們将時間點劃分後并綜合來看,“新手”納什的執教表現,無論是對球星出場時間的把控還是慢慢進步的執教方式,都有很多閃光點,接下來,就看他會不會減少一些自己玩三四後衛陣容的頻率,并和球隊去争奪最高的目标了。
(江戶川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