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香糖,非吞咽糖果
口香糖,最尋常的零食之一。
除了解饞以外,很多人把口香糖當成戒煙,減肥的神器。
還有言論稱,吃口香糖能降低饑餓感。但研究發現,嚼口香糖并不能降低饑餓感,更不能減少熱量攝入,而且薄荷味的口香糖會導緻水果蔬菜的味道變苦,間接令人拒絕健康食物,反而更為偏好重口味的垃圾食品。
但吃口香糖還是有好處的,吃口香糖能增加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10餘種酶,酶能分解有害物質。降低患病風險。
其實,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食品,過量食用就會有害處,無論口香糖害處大還是益處大,把它當成偶爾解饞的零食是沒有問題的。
作為一種不可以吞食的零食,口香糖是怎麼來的呢?
在口香糖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以前,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歡嚼一些天然植物。
例如,古代曹操就喜歡嚼丁香茶,《三曹集》也有記載。丁香茶可以保持口氣清新。
丁香花,妖媚的顔色
今時今日很多地區都喜歡咀嚼槟榔。
某些樹上的樹枝,乳膠以及各種甜草樹葉,也都是人們喜歡咀嚼的天然植物。
口香糖的前身正是一種乳香樹脂。最先咀嚼乳香樹脂的是古希臘人。
這種乳香樹脂就是希臘和土耳其的乳香樹的樹皮蓄脂所形成的。
乳香樹分泌樹膠
19世紀早期,美國人就開始吃口香糖了,那時候的口香糖是雲杉塑膠制作而成的。
當時,新英格蘭的印第安人教會美國殖民者透過咀嚼雲杉樹膠解渴。
1836年,墨西哥的一個将軍在戰役中被俘虜釋放後,他将一種曬幹的人心果樹膠帶到了美國紐約。
人心果,并不像人心
當然把人心果樹膠帶入紐約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吃它,而是想用它來代替橡膠。
在研究這種塑膠的時候,有人把它放進了嘴裡咀嚼,發現你咀嚼他的感覺還挺奇妙的,就把這種樹膠加工成了一種可以用來咀嚼的圓球性物質。
19世紀60年代,新一代的口香糖在美國流行起來,新一代的口香糖是用糖漿塑膠制作的。
糖膠樹膠是從中美洲熱帶雨林的人心果樹上提取的乳膠。
後來,美國俄亥俄州的牙醫威廉•森普(William F• Semple)用橡膠制成了一種膠基口香糖産品,供患者運動下巴和刺激牙龈。他的創意得到了認可,于1869年12月獲得了首個口香糖制造專利。
時至今日,膠基口香膠都是由人工橡膠制成的,膠基口香膠糖果主要分成兩個種類:口香糖和泡泡糖,後者嚼起來更有韌性。近年,口香糖和泡泡糖使用了黏性較低的膠基口香膠,滿足了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可能是因為口香糖實在是太受歡迎了,有一個網紅打卡景點就與口香糖有關,他被稱為全世界最惡心的景點,美國西雅圖市派克市場内,牆上粘滿了上百萬塊嚼過的口香糖。
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地許多人會前往劇院看演出,途經那面牆時,都習慣性地把嚼完了的口香糖粘在牆上。
其他人見狀也依葫蘆畫瓢,結果口香糖就越粘越多。
市場的管理人員起初還會派人清理,但後來發現這是一個吸引遊人的賣點,
索性把那道牆稱為“口香糖之牆”,任人把口香糖粘在上面,直到後來成為熱門景點……
這……
說實話,到這個地方打卡,想在牆上貼上自己嚼過的口香糖,真有點無從下手,因為一不小心就會碰到别人嚼過的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