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從小到大都被人念爛了,今天才知道,它原來是勸人當官的。 它出自宋代趙恒的《勸學詩》,全文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初看這首詩我就覺得有些奇怪,讀書和“良田”,"好房子",“奔馳寶馬”,“漂亮媳婦”,“遠大志向”有啥關系,難道我讀書了,我就能賺大錢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這純屬扯淡,要是這樣我還能在這碼字。 其實這首詩本質是勸人當官的,作者是宋真宗趙桓,皇帝親自勸人當官,當官好啊,要啥有啥,要不然怎麼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呢,那是讀書好,明明是當官好。就算在現代,也都知道公務員香啊。 當然這裡沒有說任何讀書不好的話題,讀書當然好,但是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或者現代當今模式下的教育和我們所期待的教育真的是一回事嗎?這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