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霜降之後,成都陰雨漸多,整個城市進入了更快的節奏中。
而對于姜昊來說,“快節奏”就是自己的日常狀态。27日下午,在結束了一場研讨會後,姜昊抽出時間與記者見了一面,簡單交流過後,他又趕赴另一場約會。今天,他又要趕往井岡山,參加一場為期數日的專業論壇會議。

姜昊
姜昊早已習慣了不停地奔波,對他而言,這既是工作也是追夢。姜昊是一個“80後”海歸博士,也是四川普羅海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這是一家緻力于改進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的早篩早治的生物醫藥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已在業内享有盛譽。
而這一切,源于姜昊的一個初心和理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做的東西能對這個社會産生一些影響。
“80後”博士歸國創業
“我是一個山東人,來成都差不多兩年了,非常喜歡這座城市,有打算在成都長居。”姜昊笑着說,他自稱是一個“蓉漂”。姜昊今年39歲,但其履曆已十分豐富。他目前除了是普羅海爾斯的創始人,也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姜昊的職業生涯要從2006年說起。2006年,姜昊大學畢業于廈門大學,所學專業是生物技術。大學畢業後,姜昊來到了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讀研究所學生。2012年11月博士畢業,博士期間,以聯合培養的方式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
博士畢業後,姜昊繼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博士後的身份深造,2016年8月通過中山大學“百人計劃”急需人才引進項目,以教授身份任職于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2019年,姜昊正式與四川結緣。“我做的東西是偏臨床轉化的,在這方面,華西醫院是一個非常适合我的平台。”姜昊表示,他曾多次與華西醫院的魏于全院士有過交流,是以得知華西醫院的臨床資源非常豐富,是以心裡一直有着到華西醫院的想法。
2019年,姜昊調職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同年獲得四川省“創新領軍人才”稱号,主要從事惡性良性腫瘤、衰老以及衰老相關疾病的研究,同時從蛋白相變角度探索抗惡性良性腫瘤與抗衰老的診治新方法與新藥物,目前已在 Cell,Developmental Cell,Journal of Cell Biology等國際知名雜志發表多篇相關學術論文。
以三大平台應對惡性良性腫瘤防治
“一直以來,我的初心都沒變過。那怎樣才能對社會産生影響呢?”在姜昊看來,來到華西醫院是實作自己初心重要的一步,但這顯然還不夠,“我的理念、成果、技術該怎樣輸出和轉換?”在這樣的思考下,沒有多久,四川普羅海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公司初創于2021年,姜昊是創始人,目前該公司擁有臨床微量樣本大資料多靶點診斷平台、相變改造與成藥平台以及體外惡性良性腫瘤藥物篩選平台三大平台。“我們立志于研發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的早篩早治以及尋找延緩衰老的新方法與新機制。”姜昊表示。
他認為,目前惡性良性腫瘤的早篩是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的難點,特别是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由于早篩技術的限制發現後大都處于進展期之後,市場的早篩分子病理診斷也多處于單靶點的甲基化與microRNA,診斷精度與靈敏度都亟待突破。
基于這樣的背景,姜昊的臨床微量樣本大資料多靶點診斷平台依托于ATAC-seq與Olink技術,可以微創、微量、精準、多靶點的對不同惡性良性腫瘤進行早篩診斷,突破現有惡性良性腫瘤早篩的弊端與盲點。
而相變改造與成藥平台利用蛋白相變改造可以極大提高蛋白靶點藥物的效價并降低醫藥臨床治療成本,大大改變現有蛋白藥物臨床應用昂貴的現實。
而體外惡性良性腫瘤藥物篩選平台則利用姜昊團隊優化的體外紡錘體系統對惡性良性腫瘤分裂起作用的藥物進行大規模篩選,以上兩個平台都可以為醫藥行業提供藥物改造服務與篩選服務。
“目前公司團隊近20人,其中一大半都是科研人員,對于這個行業的前景我非常看好。”姜昊說。
(圖據受訪者)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