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歲巴基斯坦男子患血癌來滬臍血移植,“終結”8年輸血路

一名身患惡性血液病的巴基斯坦男子在上海得到了新生。

4月25日10時左右,年僅30歲的巴基斯坦男子塔信使用中國幹細胞集團提供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位于松江區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血液科的無菌層流艙内,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塔信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簡稱MDS),這是一種血液病,患病者的骨髓中,造血幹細胞異常增殖,無法形成具有正常功能的血細胞。自2010年确診MDS後,塔信8年來一直靠輸血維持生命。

塔信的主治醫師王椿教授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預計兩個星期後,塔信将重新恢複正常造血功能,不再需要用輸血來維持生命。

此次移植的成功,開創了全球首個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先例。

30歲巴基斯坦男子患血癌來滬臍血移植,“終結”8年輸血路

巴基斯坦男子的家人與中國幹細胞集團從業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例全球首個外國人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 上海臍帶血庫供圖

8年輸血維持生命,最終選擇出國求醫

塔信有美麗聰明的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孩子,原本生活幸福的他卻在2010年意外被确診為MDS。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椿教授透露,MDS患者的骨髓中,造血幹細胞出現異常增殖,無法形成具有正常功能的血細胞。一方面,這些異常的血細胞無法釋放到外周血液,導緻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數量減少,患者出現貧血、出血、感染等症狀。另一方面,骨髓中這些異常增殖的幹細胞,即所謂的原始細胞數量會逐漸增多,當突破一定比例時,就有可能最終轉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治療主要是解決骨髓衰竭及并發症、急性髓系白血病轉化兩大問題。

據王椿教授說,這一病例是臍帶血聯合外周血的移植方式,其中,外周血來自患者的親哥哥,而同時正是因為臍帶血的加入,可以減少排異反應,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由于母國的醫療水準有限,近8年來塔信先生一直以各類輸血的方式維持着生命,有嚴重的輸血依賴病史,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讓他萌生了出國求醫的想法。

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巴基斯坦是受益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更為巴基斯坦提升交通、經濟、醫療等多方面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出于對中國的友好印象和信任,塔信先生選擇來到中國求醫。

經多方了解後,他獲悉由王椿帶領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團隊,在血液惡性良性腫瘤疑難病例的診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是MDS治療方面,有着豐富的臨床經驗,其水準處于國内領先地位,是以慕名來到這裡治療。

在充分了解塔信先生的病史和病情後,主治醫生王椿教授決定采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并在第一時間向中華骨髓庫和全國7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發出了配型申請,最終隻在中國幹細胞集團建設和管理下的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配到了可供移植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30歲巴基斯坦男子患血癌來滬臍血移植,“終結”8年輸血路

4月25日早上8點,中國幹細胞集團從業人員從上海市臍帶血庫出發,将這份臍帶血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 上海臍帶血庫供圖

患者移植五年存活率已達國際先進水準

4月25日10時,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的從業人員早早将用于移植的“生命種子”送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這顆“種子”是2010年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采集入庫的。

經過資訊核對、幹細胞複蘇等環節後,這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緩緩注入塔信先生體内,由此全球首例外國患者使用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順利完成。

統計顯示,中國幹細胞集團成立14年來,已完成超過3200例的臍帶血臨床移植,數量居全國之首。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30公斤的占79.55%,年齡超過18歲的占60.09%,患者移植後五年的存活率高達58.9%,達國際先進水準。

目前,在國務院政策的支援下,在海南博鳌,中國幹細胞集團已建成國内首家幹細胞醫院——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鳌附屬幹細胞醫院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博鳌分院。醫院規劃設有100個百級層流艙,每年可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超過1000例,将在緩解國内白血病患者移植資源緊張困境的同時,有效提升我國幹細胞産業的專業醫療水準和硬體配備,造福更多國内外血液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