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課文-鴉片痛史

鴉片是罂粟的果汁,為熱帶植物,功能使人止痛、安眠,原是一種極好的藥料。但自印度傳入我國,我國人卻把他當作消閑品抽吸,那便糟了。

鴉片含有毒質,久吸成瘾;無數人受他的麻醉,弄得精神萎靡,身體消瘦,什麼事都懶得去做。這種現象,很快地擴大起來,真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九十多年前,兩廣總督林則徐,首先覺察鴉片的毒害,實行嚴禁。他把英國人販來的鴉片二萬多箱,一齊搜出燒了;并且不許他們再在我國做這種買賣。可是世界是強權的世界,那裡有公理可講!英國人隻知利己,不管人家的死活,就帶了許多兵船來攻打我國。

那時林則徐堅守廣東,抵抗得力,他們雖然猛烈攻擊,終沒效果。可惜其餘的沿海守将,都不中用,以緻被他們的兵船,打進了長江口,一直打到南京。我國政府慌了,便和英國人講和,結果訂了一件不平等條約。除了賠償軍費之外,還要割讓香港,開辟上海等處為商埠。從此以後,鴉片就更無顧忌地在我國暢銷了。

我們痛心鴉片的毒害,更紀念“鴉片戰争”的恥辱,應該起來繼續林則徐的精神,把驅除毒物的責任,負在自己肩膀上。

《複興國語教科書》第八冊第二十一課,沈百英、沈秉廉編輯,王雲五、何炳松校訂,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