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一高校男生“吐槽”,開學一個月都在學“織布”,網友:正常

2021年5月,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統計出爐:我國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達到909萬,同比增加35萬。這說明,2021年的大學生就業壓力要比過去的任何一年都要大。每到大學畢業季,大學生的就業率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大學生抱怨工作不好找,而另一方面,卻是企業的用工荒。

各大高校也在絞盡腦汁想辦法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和就業品質問題。學生們畢業的當年,往往會安排3-6個月的實習期,有的被安排到技術崗位,有的被安排到生産一線,有條件的學校也會安排學生在校内工廠實習。被安排到制造業的生産線,往往就是大學生吐槽最多的,這不是大材小用嗎?難道大學四年讀下來,就是為了進工廠當廠仔的?

近日,一名武漢在校大學生拍的一段視訊迅速走紅網絡。該名男生是武漢紡織大學的一名在校生,他拍了一段視訊”吐槽“:開學一個多月了,每天都在學織布,并配上工作時的場景。

武漢一高校男生“吐槽”,開學一個月都在學“織布”,網友:正常

從視訊中的内容來看,該名男生非常熟練地在操作紡紗,工作中态度是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紡紗工作中用到的工具,像紗線、小錘子、手工錐等擺放得井井有條。有網友贊歎到:這哪裡是一名大學生,分明是一位紡紗高手!也有網友表示,這沒啥可抱怨的,誰叫你讀的是紡織大學呢?隔壁的華農,都在掏牛糞施肥種田呢!

武漢一高校男生“吐槽”,開學一個月都在學“織布”,網友:正常

更有網友表示,這樣并沒有什麼不好,反而畢業後有一技之長,對于找工作是有好處的。在大學裡,不能隻學習理論知識,更要加強實際操作,畢業後才更有競争力。

武漢一高校男生“吐槽”,開學一個月都在學“織布”,網友:正常

對于大學生該不該進工廠的生産線實習,一直是争論不斷的話題。有人舉雙手贊成,認為眼下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如果大學生不去生産一線實習,不去了解産品生産的過程,熟悉産品,很難适應企業的需求。即使以後是做工程師或者産品設計師,都應該把生産考慮進去,熟悉了産品是有利于今後工作設計方面的幫助。有些企業往往因為産品設計的問題,導緻生産作業中個别工序出現困難,進度緩慢。

武漢一高校男生“吐槽”,開學一個月都在學“織布”,網友:正常

也有網友表示反對,認為讓大學生去生産線實習,純粹是浪費人才。生産流水線的工作是相當枯燥,同樣的一道工序,可能要重複的去做一個月。學不到東西不說,還浪費了大量時間。網絡上也有多篇新聞報道,大學生進工廠實習期間的血淚史:”壓榨學生“克扣學生實習工資,延長每天的勞動時間,學生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發生生産事故等等。

武漢一高校男生“吐槽”,開學一個月都在學“織布”,網友:正常

個人以為,大學生進工廠實習是一件非常符合目前就業形勢的舉措。同學們在校園裡,拿着書本去教室上課,多半學的是理論知識。尤其是工科和理工學生,絕大多數學生了解事情的結果,而不知事情産生的過程。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大家都明白,那麼這個”實踐“從哪裡來?唯有走進生産一線,體驗生産過程,才能得出實踐的真理。達芬奇畫雞蛋的道理大家都懂,看似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雞蛋,卻要成百上千次的觀摩和繪制。現在的大學生,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耐心和曆練。

另外一面,對于安排學生進企業實習的高校和企業本身來說,需要一個”度“。要清楚地知道,大學生進工廠實習,一定不是被用來壓榨的機器。

實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學生們更好地适應以後工作,能夠幫助他們從青澀走向成熟,幫助他們從理想走向現實,從稚嫩走向有責任有擔當。

今日熱議話題:對于大學生深入生産一線實習,您是持贊同意見還是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