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釋出 暨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授牌盛典

作者:投資者網

10月26日,新飛對外釋出消息,将于11月1日召開線上産品釋出會,推出全新LIBRA高端對開門系列産品。LIBRA是新飛電器在今年3月份上海舉行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上釋出的高端家電品牌。LIBRA是一個出生就提供全面優質服務的品牌、也是一個不斷智能化的品牌。産品定位輕奢、時尚的高檔家電産品,主要包括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和內建竈、油煙機、內建水槽等廚電和小家電産品,該品牌創立初衷是積極倡導簡約主義的生活理念,用德式精湛工業設計打造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藝術家電。産品在設計上更注重各個部分、元素的平衡美感,以最簡約設計讓産品和家居和諧地發展而又互相補充,更加平“衡”,統一、融合。全系全新設計 聚焦本土高端根據從新飛了解的資訊,本次LIBRA品牌釋出的是全新的高端對開門産品系列,提供多種選擇給消費者。新飛電器副總經理劉斌先生透露,LIBRA品牌是新飛電器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融合消費更新和中國家庭居住環境的變化,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的高端品牌。近期,LIBRA将密集召開釋出會,系列化的向市場推出冰箱産品,新飛作為國内知名家電品牌,就是要将近40年的家電制造經驗和能力聚焦到不斷更新的消費需求上。LIBRA的中文名稱“萊博睿”與英文寓意相呼應,展現天秤座廣博、睿智的性格,LIBRA的産品也将有更強大的功能和更智能化的體驗。打破保鮮邊界 除菌全面更新新飛從2002年初代除菌技術釋出以來,經過20個年頭的發展,從除菌冰箱國家級标準主要制定者,到除菌保鮮和除菌健康綜合應用的技術融合創新者,不斷的以技術研發驅動産品更新,到2021年底,新飛已經形成了從三重除菌到五重除菌第三代産品的多個系列化除菌産品,其中五重除菌産品是目前行業少數能夠獲得國家品質檢測中心“CQC+”除菌認證的産品。LIBRA品牌作為全新的高端品牌,其冰箱系列産品将全部标配經過國家品質中心 “CQC+”認證的五重除菌技術。起步就是行業最高點,這是一家民族企業對消費者的誠意,這也彰顯LIBRA品牌的的高起點、高要求。相關人士透露,11月1日釋出會上,新飛将推出系列3款對開門冰箱,這些産品将聚焦550升以上的中高端市場,這些産品也是響應國家加強内循環的号召,不做低級競争,推動産業更新行業更新,将最有價值的産品奉獻給消費者,這也将進一步夯實新飛高端産品市場地位。10月26日,新飛對外釋出消息,将于11月1日召開線上産品釋出會,推出全新LIBRA高端對開門系列産品。LIBRA是新飛電器在今年3月份上海舉行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AWE)上釋出的高端家電品牌。LIBRA是一個出生就提供全面優質服務的品牌、也是一個不斷智能化的品牌。産品定位輕奢、時尚的高檔家電産品,主要包括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和內建竈、油煙機、內建水槽等廚電和小家電産品,該品牌創立初衷是積極倡導簡約主義的生活理念,用德式精湛工業設計打造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藝術家電。産品在設計上更注重各個部分、元素的平衡美感,以最簡約設計讓産品和家居和諧地發展而又互相補充,更加平“衡”,統一、融合。全系全新設計 聚焦本土高端根據從新飛了解的資訊,本次LIBRA品牌釋出的是全新的高端對開門産品系列,提供多種選擇給消費者。新飛電器副總經理劉斌先生透露,LIBRA品牌是新飛電器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融合消費更新和中國家庭居住環境的變化,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制的高端品牌。近期,LIBRA将密集召開釋出會,系列化的向市場推出冰箱産品,新飛作為國内知名家電品牌,就是要将近40年的家電制造經驗和能力聚焦到不斷更新的消費需求上。LIBRA的中文名稱“萊博睿”與英文寓意相呼應,展現天秤座廣博、睿智的性格,LIBRA的産品也将有更強大的功能和更智能化的體驗。打破保鮮邊界 除菌全面更新新飛從2002年初代除菌技術釋出以來,經過20個年頭的發展,從除菌冰箱國家級标準主要制定者,到除菌保鮮和除菌健康綜合應用的技術融合創新者,不斷的以技術研發驅動産品更新,到2021年底,新飛已經形成了從三重除菌到五重除菌第三代産品的多個系列化除菌産品,其中五重除菌産品是目前行業少數能夠獲得國家品質檢測中心“CQC+”除菌認證的産品。LIBRA品牌作為全新的高端品牌,其冰箱系列産品将全部标配經過國家品質中心 “CQC+”認證的五重除菌技術。起步就是行業最高點,這是一家民族企業對消費者的誠意,這也彰顯LIBRA品牌的的高起點、高要求。相關人士透露,11月1日釋出會上,新飛将推出系列3款對開門冰箱,這些産品将聚焦550升以上的中高端市場,這些産品也是響應國家加強内循環的号召,不做低級競争,推動産業更新行業更新,将最有價值的産品奉獻給消費者,這也将進一步夯實新飛高端産品市場地位。投資者網财經Sat, 30 Oct 2021 01:22:51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81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概要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8010月29日,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釋出“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和《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該報告針對深圳500強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總體分析、逐項分析、比較分析,并給出前景判斷、政策建議、政策建議。報告旨在全面反映深圳大企業的群體分布、名額狀況、發展趨勢,助力于深圳企業形象在國内乃至國際的進一步樹立,助力于深圳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并邁入中國乃至世界強企之林。2021深圳500強企業總體研判(部分摘要)2021深圳500強企業繼續呈現正向發展态勢(如圖1-1所示),營業收入總體規模9.5306萬億,與上年度上榜企業累計實作營業收入規模相比增長25.08%。尤其是營收超千億級的頭部規模區間企業,呈現明顯的增長引領之态。1家營收超萬億與15家營收超千億企業累計實作營業收入6.0162萬億,與上年度榜單頭部企業規模相比千億級企業增加6家,營收規模增長30.47%,高出榜單整體增速5個百分點。作為營收強集中度10-30億元的衆數規模區間的165家企業,規模也在加速放大,與上年度榜單該規模區間集聚的164家企業相比,累計創造營收規模增長10.18%。圖1-1nbsp;2021深圳500強企業營收總體增速态勢圖2021深圳500強企業結構分析(部分摘要)2021深圳500強企業涵蓋十個行業領域(如表2-1所示),不論是上榜企業數量還是營收規模貢獻,戰略性新興産業均占比超過40%,商貿業和建築業上榜企業數量優勢明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上榜企業營收規模貢獻突出。深圳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對比(部分摘要)新上榜深圳500強企業主要集中于戰略性新興産業。與上年度深圳500強榜單相比,新進入榜單企業共計140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28%。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1家,上市公司17家。從企業規模看,新進入榜單的140家企業中營業收入超千億級企業四家,分别為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百億級企業17家,十億級企業68家,5-10億元企業39家,5億元以下企業12家。與上年度中國500強榜單相比,新進入榜單企業共計62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12.4%。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上市公司13家。與上年度世界500強榜單相比,新進入榜單企業共計47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9.4%。其中,上市公司27家。深圳5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明顯高于中國500強和世界500強。深圳500強企業Ramp;D投入強度超過7%,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均高出近三個百分點。2021北京、上海、深圳500強頭部企業比較分析上榜企業也呈現出行業集中度強、進階提級表現好、成長性優勢明顯等特征。一是從2021 深圳 500 強企業行業分布情況看,一方面呈現出戰略性新興産業占據半壁江山,商貿業與建築業上榜企業數量優勢明顯,房地産業與金融業營收貢獻突出的結構特征;另一方面較北京、上海兩地 500 強頭部企業行業集中度高,深圳企業行業分布呈現戰略性新興産業強勢引領,北京企業行業分布呈現戰略性新興産業與資源能源産業雙峰并峙,上海企業行業分布呈現戰略性新興産業、金融業、商貿業三足鼎立。2021 深圳 500 強企業面臨發展新格局,順應國際經濟關系、貿易關系、投資關系新變化。2020 年國際經濟、貿易和投資關系發生深刻變化,逆全球化現象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擡頭,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在此背景下,深圳 500 強企業着力參與“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一方面,以擴大内需為戰略基點,加強生産、配置設定、流通、消費環節的國内市場依托,打通國内經濟循環的堵點,不斷創造對接國際市場的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以高水準開放為引領,推動建構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系,打通國際循環,實作共同發展。2021 深圳 500 強企業取得良好的發展成績。營收規模加速放大,上榜企業累計實作營業收入 9.5306 萬億,較上年增長 25.08% ;稅收與就業貢獻突出,上榜企業平均納稅規模為 11.255 億元 / 家,創造就業崗位均值數量為 8043 個 / 家;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在海外市場取得營收的企業 165 家,擁有海外資産的企業 96 家,使用海外雇員的企業113 家,且上述企業中一半以上仍在進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場的活躍度;創新能力持續優化,超八成上榜企業進行創新與研發投入,累計實作研發投入資金 3177.39 億元,創造專利總數近 35萬件(其中 73.42% 為發明專利),形成國家級行業标準 2334 項,參與制定國際标準 113 項。新時代中央賦予深圳新使命,深圳邁向新征程。繼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之後,黨中央以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為契機,支援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着眼于解決高品質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着眼于建設更高水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在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創新鍊産業鍊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高水準開放型經濟體制、民生服務供給體制、生态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在深圳經濟發展、創新更新、城市功能實作、重大戰略目标踐行的過程中,深圳 500 強企業肩負新使命新擔當;在深圳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過程中,深圳 500 強企業是提升國際競争力的重要抓手。“2021深圳企業500強榜單”的排序工作及《2021年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的編撰工作,由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主辦并聯合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一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和國際化智庫一深圳市漢侖綠色發展研究院完成。nbsp;(特别說明:“2021深圳企業500強榜單”及《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以經企業或所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師事務所等機關認可的企業自願申報資料及公開可獲得資料為研究素材。榜單僅反映編撰組基于可獲得資料的排序結果,報告僅反映編撰組基于可獲得資料的研究成果。)nbsp;10月29日,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釋出“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和《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該報告針對深圳500強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總體分析、逐項分析、比較分析,并給出前景判斷、政策建議、政策建議。報告旨在全面反映深圳大企業的群體分布、名額狀況、發展趨勢,助力于深圳企業形象在國内乃至國際的進一步樹立,助力于深圳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并邁入中國乃至世界強企之林。2021深圳500強企業總體研判(部分摘要)2021深圳500強企業繼續呈現正向發展态勢(如圖1-1所示),營業收入總體規模9.5306萬億,與上年度上榜企業累計實作營業收入規模相比增長25.08%。尤其是營收超千億級的頭部規模區間企業,呈現明顯的增長引領之态。1家營收超萬億與15家營收超千億企業累計實作營業收入6.0162萬億,與上年度榜單頭部企業規模相比千億級企業增加6家,營收規模增長30.47%,高出榜單整體增速5個百分點。作為營收強集中度10-30億元的衆數規模區間的165家企業,規模也在加速放大,與上年度榜單該規模區間集聚的164家企業相比,累計創造營收規模增長10.18%。圖1-1nbsp;2021深圳500強企業營收總體增速态勢圖2021深圳500強企業結構分析(部分摘要)2021深圳500強企業涵蓋十個行業領域(如表2-1所示),不論是上榜企業數量還是營收規模貢獻,戰略性新興産業均占比超過40%,商貿業和建築業上榜企業數量優勢明顯,房地産業和金融業上榜企業營收規模貢獻突出。深圳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對比(部分摘要)新上榜深圳500強企業主要集中于戰略性新興産業。與上年度深圳500強榜單相比,新進入榜單企業共計140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28%。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1家,上市公司17家。從企業規模看,新進入榜單的140家企業中營業收入超千億級企業四家,分别為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百億級企業17家,十億級企業68家,5-10億元企業39家,5億元以下企業12家。與上年度中國500強榜單相比,新進入榜單企業共計62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12.4%。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上市公司13家。與上年度世界500強榜單相比,新進入榜單企業共計47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9.4%。其中,上市公司27家。深圳5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明顯高于中國500強和世界500強。深圳500強企業Ramp;D投入強度超過7%,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均高出近三個百分點。2021北京、上海、深圳500強頭部企業比較分析上榜企業也呈現出行業集中度強、進階提級表現好、成長性優勢明顯等特征。一是從2021 深圳 500 強企業行業分布情況看,一方面呈現出戰略性新興産業占據半壁江山,商貿業與建築業上榜企業數量優勢明顯,房地産業與金融業營收貢獻突出的結構特征;另一方面較北京、上海兩地 500 強頭部企業行業集中度高,深圳企業行業分布呈現戰略性新興産業強勢引領,北京企業行業分布呈現戰略性新興産業與資源能源産業雙峰并峙,上海企業行業分布呈現戰略性新興産業、金融業、商貿業三足鼎立。2021 深圳 500 強企業面臨發展新格局,順應國際經濟關系、貿易關系、投資關系新變化。2020 年國際經濟、貿易和投資關系發生深刻變化,逆全球化現象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擡頭,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在此背景下,深圳 500 強企業着力參與“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一方面,以擴大内需為戰略基點,加強生産、配置設定、流通、消費環節的國内市場依托,打通國内經濟循環的堵點,不斷創造對接國際市場的基礎和條件;另一方面,以高水準開放為引領,推動建構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系,打通國際循環,實作共同發展。2021 深圳 500 強企業取得良好的發展成績。營收規模加速放大,上榜企業累計實作營業收入 9.5306 萬億,較上年增長 25.08% ;稅收與就業貢獻突出,上榜企業平均納稅規模為 11.255 億元 / 家,創造就業崗位均值數量為 8043 個 / 家;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在海外市場取得營收的企業 165 家,擁有海外資産的企業 96 家,使用海外雇員的企業113 家,且上述企業中一半以上仍在進一步拓展在海外市場的活躍度;創新能力持續優化,超八成上榜企業進行創新與研發投入,累計實作研發投入資金 3177.39 億元,創造專利總數近 35萬件(其中 73.42% 為發明專利),形成國家級行業标準 2334 項,參與制定國際标準 113 項。新時代中央賦予深圳新使命,深圳邁向新征程。繼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之後,黨中央以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為契機,支援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着眼于解決高品質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着眼于建設更高水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在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創新鍊産業鍊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高水準開放型經濟體制、民生服務供給體制、生态環境和城市空間治理體制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在深圳經濟發展、創新更新、城市功能實作、重大戰略目标踐行的過程中,深圳 500 強企業肩負新使命新擔當;在深圳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城市過程中,深圳 500 強企業是提升國際競争力的重要抓手。“2021深圳企業500強榜單”的排序工作及《2021年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的編撰工作,由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主辦并聯合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一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和國際化智庫一深圳市漢侖綠色發展研究院完成。nbsp;(特别說明:“2021深圳企業500強榜單”及《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以經企業或所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師事務所等機關認可的企業自願申報資料及公開可獲得資料為研究素材。榜單僅反映編撰組基于可獲得資料的排序結果,報告僅反映編撰組基于可獲得資料的研究成果。)nbsp;投資者網财經Sat, 30 Oct 2021 01:19:47 GMT鄭婷勻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80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釋出 暨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授牌盛典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910月29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簡稱中國企聯)指導,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支援,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簡稱深圳企聯)主辦,“奮進雙區建設勇當品質先鋒”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釋出暨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授牌盛典在深圳五洲飯店隆重舉辦。中國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黃敏,深圳市委原書記厲有為,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許揚,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深圳企聯榮譽功勳會長吳井田,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梁永生,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白淩,深圳市羅湖區企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曉軍,深圳市南山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劉煜旻,等中國企聯上司、市上司、市屬部門相關上司以及深圳企聯會長王文銀、黨委書記于劍、常務會長王理宗、執行會長康永魁、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毅輝、副會長王鶴桐和深圳市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幸輝,雷曼光電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交運集團董事長張少華,艾美集團董事長李金鳳,深投實業董事長周創,東鵬控股副總裁、深圳公司總經理查永根,粵海置業招商總監嚴健,孝感協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堅瀚等對話嘉賓、支援機關代表以及中建八局南方公司董事長王華平、邁睿邁特董事長張君如,華夢汽車董事長張幼标,嘉信建設董事長周福新,星銀醫藥總經理田偉琴,中裝建設董事長莊重,中彙天成董事長李紅英,嘉鑫輝煌董事長陳金權等常務副會長機關企業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深圳500強企業代表、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新聞界朋友近600人齊聚一堂、共話發展。本次活動重磅釋出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和《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中國平安、華為、正威國際、恒大、騰訊、招商、萬科、深投控、比亞迪、順豐等榜上有名。會議由深圳企聯黨委副書記、執行會長康永魁主持。活動上,中國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緻辭時指出,今年是實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曆史交彙點。作為中國大企業的重要成員,深圳500強企業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面對“雙區”建設的曆史機遇,希望包括深圳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在内的廣大深圳企業和企業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胸懷“兩個大局”,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大勢、明方向、謀長遠。(最終以現場發言為準)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黃敏講話時指出,企業家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企業家精神是改革開放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雙區”建設的曆史機遇,不斷優化貿易投資環境、産業發展環境、人才發展環境、政務環境、綠色發展環境和法治環境,為新興産業在深圳落地生根,為實體經濟不斷成長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深圳企業高品質成長與發展。(最終以現場發言為準)深圳企聯會長王文銀緻辭時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下,中國正在化變局為新局、翻舊頁寫新篇,深圳全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其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在“雙區”建設的新征程上,成長在改革開放春風裡的深圳企業和企業家,正以昂揚的姿态,在續寫春天的故事中留下濃墨重彩。(最終以現場發言為準)深圳企聯黨委書記于劍緻釋出詞時指出,“深圳企業500強榜單”的排序依據是企業上一年度的年營業收入,《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的編撰内容主要是對深圳 500 強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總體分析、分類比較、橫縱研究,并給出前景研判、政策舉措、政策建議。“榜單”和《報告》的意義在于全面反映深圳頭部企業的群體分布、經營狀況、發展趨勢,助力深圳企業進一步提升在國内乃至國際市場的競争力,助力深圳政府部門支援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并不斷提升經濟領域的先行示範功能。深圳市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幸輝作為企業家代表在發言中表示,《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相比去年,今年上榜的企業進一步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呈現出了更加顯著的成長性特征。這種良好的成績、這個可喜的局面的取得,不但展現了深圳企業家頑強拼搏的精神,更展現了深圳企業改革創新的能力,值得我們為所有這些上榜企業點贊。深圳企聯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毅輝介紹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評選情況時表示,此項活動屬于公益性,旨在為發掘更多的行業領軍人物,弘揚企業家精神,形成全社會學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進而為深化企業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實作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雙區”建設做出更大貢獻。艾美集團董事長李金鳳作為行業領軍代表在發言中表示,深圳在推進“雙區”建設中,湧現了一大批搶抓新機遇、不斷實作新突破,聚焦新興産業、産業更新、産業融合發展的優秀企業家。今天的授牌盛典,向這些傲立潮頭、揚帆奮進的拼搏者,向這些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的先行典範授以“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的榮譽,這是一種勵志、期待和鼓勵。活動現場,出席活動的上司、嘉賓與深圳企聯上司一起,為榮獲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授牌,表彰他們在開拓創新,拼搏奉獻中取得的卓越成績。同時,主辦方就助力雙區建設,弘揚企業家精神,特邀請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唐傑,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導梁永生,深圳企聯常務副會長、雷曼光電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深圳企聯副會長、交運集團張少華,東鵬控股副總裁、深圳公司總經理查永根,以“共同富裕”下,雙區建設的未來新機遇為主題,展開高端對話,從不同角度對“共同富裕”的了解進行了深度分享。對話環節由深圳企聯常務會長王理宗主持。本次活動得到了粵海置業投資(國際)有限公司、深圳東鵬陶瓷有限公司、深投實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協豐實業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房産有限公司、深圳市華美盛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賽威特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森斯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利瑪商業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愛陪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美晨傳媒有限公司、廣西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區等機關的支援。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結合形式,網絡直播近60萬人次觀看。通過 “2021年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我們看到了深圳大企業的前進的步伐,能夠從中反映出新時代深圳大企業的新作為和新擔當。同時也看到深圳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機遇,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nbsp; 10月29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簡稱中國企聯)指導,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支援,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簡稱深圳企聯)主辦,“奮進雙區建設勇當品質先鋒”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釋出暨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授牌盛典在深圳五洲飯店隆重舉辦。中國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黃敏,深圳市委原書記厲有為,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許揚,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深圳企聯榮譽功勳會長吳井田,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梁永生,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白淩,深圳市羅湖區企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曉軍,深圳市南山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劉煜旻,等中國企聯上司、市上司、市屬部門相關上司以及深圳企聯會長王文銀、黨委書記于劍、常務會長王理宗、執行會長康永魁、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毅輝、副會長王鶴桐和深圳市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幸輝,雷曼光電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交運集團董事長張少華,艾美集團董事長李金鳳,深投實業董事長周創,東鵬控股副總裁、深圳公司總經理查永根,粵海置業招商總監嚴健,孝感協豐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堅瀚等對話嘉賓、支援機關代表以及中建八局南方公司董事長王華平、邁睿邁特董事長張君如,華夢汽車董事長張幼标,嘉信建設董事長周福新,星銀醫藥總經理田偉琴,中裝建設董事長莊重,中彙天成董事長李紅英,嘉鑫輝煌董事長陳金權等常務副會長機關企業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深圳500強企業代表、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新聞界朋友近600人齊聚一堂、共話發展。本次活動重磅釋出2021深圳500強企業榜單和《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中國平安、華為、正威國際、恒大、騰訊、招商、萬科、深投控、比亞迪、順豐等榜上有名。會議由深圳企聯黨委副書記、執行會長康永魁主持。活動上,中國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緻辭時指出,今年是實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曆史交彙點。作為中國大企業的重要成員,深圳500強企業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面對“雙區”建設的曆史機遇,希望包括深圳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在内的廣大深圳企業和企業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胸懷“兩個大局”,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大勢、明方向、謀長遠。(最終以現場發言為準)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黃敏講話時指出,企業家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企業家精神是改革開放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雙區”建設的曆史機遇,不斷優化貿易投資環境、産業發展環境、人才發展環境、政務環境、綠色發展環境和法治環境,為新興産業在深圳落地生根,為實體經濟不斷成長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深圳企業高品質成長與發展。(最終以現場發言為準)深圳企聯會長王文銀緻辭時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下,中國正在化變局為新局、翻舊頁寫新篇,深圳全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其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在“雙區”建設的新征程上,成長在改革開放春風裡的深圳企業和企業家,正以昂揚的姿态,在續寫春天的故事中留下濃墨重彩。(最終以現場發言為準)深圳企聯黨委書記于劍緻釋出詞時指出,“深圳企業500強榜單”的排序依據是企業上一年度的年營業收入,《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的編撰内容主要是對深圳 500 強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總體分析、分類比較、橫縱研究,并給出前景研判、政策舉措、政策建議。“榜單”和《報告》的意義在于全面反映深圳頭部企業的群體分布、經營狀況、發展趨勢,助力深圳企業進一步提升在國内乃至國際市場的競争力,助力深圳政府部門支援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并不斷提升經濟領域的先行示範功能。深圳市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幸輝作為企業家代表在發言中表示,《2021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相比去年,今年上榜的企業進一步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呈現出了更加顯著的成長性特征。這種良好的成績、這個可喜的局面的取得,不但展現了深圳企業家頑強拼搏的精神,更展現了深圳企業改革創新的能力,值得我們為所有這些上榜企業點贊。深圳企聯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毅輝介紹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評選情況時表示,此項活動屬于公益性,旨在為發掘更多的行業領軍人物,弘揚企業家精神,形成全社會學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進而為深化企業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實作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雙區”建設做出更大貢獻。艾美集團董事長李金鳳作為行業領軍代表在發言中表示,深圳在推進“雙區”建設中,湧現了一大批搶抓新機遇、不斷實作新突破,聚焦新興産業、産業更新、産業融合發展的優秀企業家。今天的授牌盛典,向這些傲立潮頭、揚帆奮進的拼搏者,向這些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的先行典範授以“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的榮譽,這是一種勵志、期待和鼓勵。活動現場,出席活動的上司、嘉賓與深圳企聯上司一起,為榮獲第四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授牌,表彰他們在開拓創新,拼搏奉獻中取得的卓越成績。同時,主辦方就助力雙區建設,弘揚企業家精神,特邀請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唐傑,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導梁永生,深圳企聯常務副會長、雷曼光電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深圳企聯副會長、交運集團張少華,東鵬控股副總裁、深圳公司總經理查永根,以“共同富裕”下,雙區建設的未來新機遇為主題,展開高端對話,從不同角度對“共同富裕”的了解進行了深度分享。對話環節由深圳企聯常務會長王理宗主持。本次活動得到了粵海置業投資(國際)有限公司、深圳東鵬陶瓷有限公司、深投實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協豐實業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房産有限公司、深圳市華美盛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賽威特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森斯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百利瑪商業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愛陪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美晨傳媒有限公司、廣西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區等機關的支援。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結合形式,網絡直播近60萬人次觀看。通過 “2021年深圳500強企業發展報告”,我們看到了深圳大企業的前進的步伐,能夠從中反映出新時代深圳大企業的新作為和新擔當。同時也看到深圳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機遇,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nbsp; 投資者網 财經 Sat, 30 Oct 2021 01:09:52 GMT 《投資者網》 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9 中國太保斬獲中國保險業方舟獎多項大獎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810月29日,由人民日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六屆“2021中國保險業方舟獎”出爐,憑借品質過硬、增長有力的高品質發展,以及在産品服務創新、資産投資、風險管控等方面的顯著優勢,中國太保旗下多家子公司斬獲多項大獎。在本年度方舟獎最終入圍名單中,中國太保産險、太平洋健康險榮獲“2021價值轉型保險公司方舟獎”;中國太保壽險的“太惠保城市定制型普惠保險”項目榮獲“2021中國保險業創新方舟獎”,太保資管榮獲“2021高品質發展保險資管公司方舟獎”及“2021保險資管金牌風控方舟獎”;長江養老的“金色增盈6号”産品榮獲“2021金牌養老金融産品方舟獎”;太安農險的“耕地衛士”榮獲“2021金牌保險産品方舟獎”。近年來,中國太保堅持高品質發展轉型,持續深度服務國家戰略,始終緻力于不斷創新供給、擴大服務外延,在多個領域以專業創造服務價值,具體來說:堅持轉型創新主要路徑,持續深化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轉型更新;依托資料賦能,緊密銜接基本醫療保險,推出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障的“太惠保”産品;遵循“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理念,強化投資風險管控,穩定投資業績;持續推進健康領域布局,豐富保險層次,完善健康服務鍊;全面踐行ESG投資理念,積極探索養老金融與綠色發展相融合;以助力鄉村振興為方向,創新農業保險機制體系,實作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據悉,“中國保險業方舟獎評選”由《證券時報》于2016年發起設立,迄今已連續舉辦六屆。本次評選主要針對保險行業最具有風險管理能力、投資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的公司進行評選和表彰,是業内最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之一10月29日,由人民日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六屆“2021中國保險業方舟獎”出爐,憑借品質過硬、增長有力的高品質發展,以及在産品服務創新、資産投資、風險管控等方面的顯著優勢,中國太保旗下多家子公司斬獲多項大獎。在本年度方舟獎最終入圍名單中,中國太保産險、太平洋健康險榮獲“2021價值轉型保險公司方舟獎”;中國太保壽險的“太惠保城市定制型普惠保險”項目榮獲“2021中國保險業創新方舟獎”,太保資管榮獲“2021高品質發展保險資管公司方舟獎”及“2021保險資管金牌風控方舟獎”;長江養老的“金色增盈6号”産品榮獲“2021金牌養老金融産品方舟獎”;太安農險的“耕地衛士”榮獲“2021金牌保險産品方舟獎”。近年來,中國太保堅持高品質發展轉型,持續深度服務國家戰略,始終緻力于不斷創新供給、擴大服務外延,在多個領域以專業創造服務價值,具體來說:堅持轉型創新主要路徑,持續深化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轉型更新;依托資料賦能,緊密銜接基本醫療保險,推出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障的“太惠保”産品;遵循“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理念,強化投資風險管控,穩定投資業績;持續推進健康領域布局,豐富保險層次,完善健康服務鍊;全面踐行ESG投資理念,積極探索養老金融與綠色發展相融合;以助力鄉村振興為方向,創新農業保險機制體系,實作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據悉,“中國保險業方舟獎評選”由《證券時報》于2016年發起設立,迄今已連續舉辦六屆。本次評選主要針對保險行業最具有風險管理能力、投資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的公司進行評選和表彰,是業内最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之一投資者網财經Sat, 30 Oct 2021 00:51:00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8 護航第四屆進博會!“太保服務”已就位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7距離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拉開帷幕隻有一周的時間。中國太保作為進博會核心支援企業和指定保險服務商,從保險保障、全面服務、科技賦能等多方面入手,為本屆進博會提供更新保障、更強支援和更好服務。為專業服務保障好第四屆進博會,中國太保前期已精心組織、招募遴選175名服務保障人員組成進博志願者隊伍,并有序推進風險查勘、前期教育訓練、業務交流等相關工作。其中,中國太保産險從全國各地選拔了15位青年員工組建成派駐進博青年突擊隊。這支平均年齡27歲的青年突擊隊已于9月23日正式派駐進博局,開展論壇籌備、風險管控等相關管理和保障工作。與此同時,中國太保壽險已為進博服務做好充分部署,上海地區門店設立了進博服務專區,配備誠信服務大使,為參展、參觀進博會人員提供全流程VIP服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太保人将以主動擔當和專業服務,迎接八方來客,助力進博會更圓滿!全方位正式入駐,創新風控服務10月26日,中國太保進博風勘團隊正式入駐國展中心,為第四屆進博會提供全流程風險管理服務。風勘團隊與國展中心安保部、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組成聯合工作小組,聚焦“人、物、館”等重點環節,圍繞施工、用電、人員、意外成立四個專項檢查小組,全面承擔起進博會布展期、開展期、撤展期的現場巡檢、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任務。入駐期間,風勘團隊将運用“雲風控”、“雲監控”的物聯網輔助管理系統配合紅外熱成像儀、鉗流表等儀器對現場數千個展位用電情況開展全面用電安全檢查,協助場館機關發現現場隐患,配合國展中心安保部對違規搭建等行為現場指導、提供相應建議、幫助完成整改,并對現場安全隐患進行資料統計分析。通過細化分工、精準服務為本屆進博會搭建起全天候的一體化風控網絡。中國太保進博風勘團隊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将搭建期和撤展期派發的風險管理手冊、撤展風險提示更新為線上閱讀手冊,實作無紙化、拇指化風控指導。強化數字科技手段,積極協助國展中心強化展會資訊化管理。事實上,早在9月,中國太保即進入“進博服務模式”。成立專業的風勘團隊,在倒計時60天、“煙花”、“燦都”台風等關鍵時點,前往國展中心進行進博會展前風險查勘與隐患排查,并協助做好防汛防台。結合多年服務進博的經驗,中國太保風勘團隊為進博營運方對接玻璃幕牆智慧管理系統、智慧消防物聯網系統等新型風控技術服務商,打造全方位立體風控體系,探索科技智能風控。場内場外充分部署,全流程VIP服務今年的進博會,中國太保一如既往地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進博參會人員提供場内場外、進博前中後期的全程化服務。針對場内的人身安全突發事件,将為出險客戶提供專車接送、門診協助、就醫陪診、住院協助、意外責任醫療墊付五大核心服務,并開設進博綠色理賠通道,最快速度兌現保單承諾。會場之外,中國太保壽險也已做好充分部署。上海地區門店設立了進博服務專區,參展商、參觀者隻需出示進博相關證件,就能享受到全流程VIP服務。門店配備了精通中、英、日等多國語言的誠信服務大使,確定更順暢、高效地服務全球參展人員。95500服務熱線開通中英文進博專線,甄選雙語坐席加以專業教育訓練,為中外參展商及社會人士提供專業、專屬的咨詢服務。距離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拉開帷幕隻有一周的時間。中國太保作為進博會核心支援企業和指定保險服務商,從保險保障、全面服務、科技賦能等多方面入手,為本屆進博會提供更新保障、更強支援和更好服務。為專業服務保障好第四屆進博會,中國太保前期已精心組織、招募遴選175名服務保障人員組成進博志願者隊伍,并有序推進風險查勘、前期教育訓練、業務交流等相關工作。其中,中國太保産險從全國各地選拔了15位青年員工組建成派駐進博青年突擊隊。這支平均年齡27歲的青年突擊隊已于9月23日正式派駐進博局,開展論壇籌備、風險管控等相關管理和保障工作。與此同時,中國太保壽險已為進博服務做好充分部署,上海地區門店設立了進博服務專區,配備誠信服務大使,為參展、參觀進博會人員提供全流程VIP服務。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太保人将以主動擔當和專業服務,迎接八方來客,助力進博會更圓滿!全方位正式入駐,創新風控服務10月26日,中國太保進博風勘團隊正式入駐國展中心,為第四屆進博會提供全流程風險管理服務。風勘團隊與國展中心安保部、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組成聯合工作小組,聚焦“人、物、館”等重點環節,圍繞施工、用電、人員、意外成立四個專項檢查小組,全面承擔起進博會布展期、開展期、撤展期的現場巡檢、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任務。入駐期間,風勘團隊将運用“雲風控”、“雲監控”的物聯網輔助管理系統配合紅外熱成像儀、鉗流表等儀器對現場數千個展位用電情況開展全面用電安全檢查,協助場館機關發現現場隐患,配合國展中心安保部對違規搭建等行為現場指導、提供相應建議、幫助完成整改,并對現場安全隐患進行資料統計分析。通過細化分工、精準服務為本屆進博會搭建起全天候的一體化風控網絡。中國太保進博風勘團隊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将搭建期和撤展期派發的風險管理手冊、撤展風險提示更新為線上閱讀手冊,實作無紙化、拇指化風控指導。強化數字科技手段,積極協助國展中心強化展會資訊化管理。事實上,早在9月,中國太保即進入“進博服務模式”。成立專業的風勘團隊,在倒計時60天、“煙花”、“燦都”台風等關鍵時點,前往國展中心進行進博會展前風險查勘與隐患排查,并協助做好防汛防台。結合多年服務進博的經驗,中國太保風勘團隊為進博營運方對接玻璃幕牆智慧管理系統、智慧消防物聯網系統等新型風控技術服務商,打造全方位立體風控體系,探索科技智能風控。場内場外充分部署,全流程VIP服務今年的進博會,中國太保一如既往地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進博參會人員提供場内場外、進博前中後期的全程化服務。針對場内的人身安全突發事件,将為出險客戶提供專車接送、門診協助、就醫陪診、住院協助、意外責任醫療墊付五大核心服務,并開設進博綠色理賠通道,最快速度兌現保單承諾。會場之外,中國太保壽險也已做好充分部署。上海地區門店設立了進博服務專區,參展商、參觀者隻需出示進博相關證件,就能享受到全流程VIP服務。門店配備了精通中、英、日等多國語言的誠信服務大使,確定更順暢、高效地服務全球參展人員。95500服務熱線開通中英文進博專線,甄選雙語坐席加以專業教育訓練,為中外參展商及社會人士提供專業、專屬的咨詢服務。投資者網财經Sat, 30 Oct 2021 00:50:03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7紅星美凱龍2021年三季報關鍵詞:高品質發展、助力泛家居生态共榮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610月29日,紅星美凱龍(01528.HK、601828.SH)釋出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核心财務名額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态勢。依托輕資産、重營運、降杠杆戰略的高效推進,紅星美凱龍2021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收113.54億元,同比增長19.18%;歸母淨利潤達22.87億,同比增長32.2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3.94億元,同比增長20.13%;基本每股收益達0.59元,同比增長34.09%。輕資産、重營運,打造和諧共赢生态圈自2020年首次提出“輕資産、重營運”戰略以來,紅星美凱龍依托輕資産模式加速了在低線城市的滲透率,重營運則提升了存量門店的營運效率。報告期内,紅星美凱龍自營商場淨增加2家、委管商場新開業10家。截至2021年9月底,紅星美凱龍共經營94家自營商場,273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11家家居商場。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開業66家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478家家居建材店/産業街。此外,公司有20家籌備中的自營商場,籌備的委管商場中,有345個委管簽約項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已獲得地塊。近來,紅星美凱龍通過積極布局9大主題館打造商場高端流量生态、布局位于中國核心城市的标杆自營商場“1号店”、踐行數字化更新戰略、深度推進線上線下同城零售等方式,加速落地重營運政策。得益于此,紅星美凱龍商場營運效率提升明顯。以自營商場為例,2021年前三季度,紅星美凱龍已開業自營商場取得營業收入62.45億元,同比增加24.9%;自營商場店效同比上升17.13%。未來,随着代表自營商場标杆水準的“1号店”在全國落地,紅星美凱龍自營商場有望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核心戰略穩步推進,紅星美凱龍正建構起了一個覆寫品牌商、經銷商以及産業上下遊的和諧、共赢生态圈,不僅有助于自身的高品質發展,對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也大有裨益。現金流充裕,降杠杆成效顯著在謀求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紅星美凱龍還持續優化财務表現。财報顯示,紅星美凱龍截至2021年9月底的資産負債率相較2020年年底下降1.8個百分點,有息負債率同比下降5.8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紅星美凱龍37億定增已順利落地,引入阿裡巴巴(成都)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睿遠基金、法國巴黎銀行(BNPParibas)、華安基金、海通證券、信達證券等17家機構投資者,有助于資本結構進一步優化,并為後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報告期内,紅星美凱龍經營性現金流繼續保持穩健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紅星美凱龍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47.74億元,同比大增128.98%,賬面資金64.8億元。未來,紅星美凱龍将繼續綜合通過保持經營性現金流充足穩定、A股定增、縮減資本開支等方式穩步推進降杠杆。2021年是家居行業景氣度穩步回升的一年。作為家居行業龍頭,紅星美凱龍正通過深入推進輕資産、重營運、降杆杆戰略,開啟高品質發展的良好局面。10月29日,紅星美凱龍(01528.HK、601828.SH)釋出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核心财務名額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态勢。依托輕資産、重營運、降杠杆戰略的高效推進,紅星美凱龍2021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收113.54億元,同比增長19.18%;歸母淨利潤達22.87億,同比增長32.2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3.94億元,同比增長20.13%;基本每股收益達0.59元,同比增長34.09%。輕資産、重營運,打造和諧共赢生态圈自2020年首次提出“輕資産、重營運”戰略以來,紅星美凱龍依托輕資産模式加速了在低線城市的滲透率,重營運則提升了存量門店的營運效率。報告期内,紅星美凱龍自營商場淨增加2家、委管商場新開業10家。截至2021年9月底,紅星美凱龍共經營94家自營商場,273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11家家居商場。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開業66家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478家家居建材店/産業街。此外,公司有20家籌備中的自營商場,籌備的委管商場中,有345個委管簽約項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已獲得地塊。近來,紅星美凱龍通過積極布局9大主題館打造商場高端流量生态、布局位于中國核心城市的标杆自營商場“1号店”、踐行數字化更新戰略、深度推進線上線下同城零售等方式,加速落地重營運政策。得益于此,紅星美凱龍商場營運效率提升明顯。以自營商場為例,2021年前三季度,紅星美凱龍已開業自營商場取得營業收入62.45億元,同比增加24.9%;自營商場店效同比上升17.13%。未來,随着代表自營商場标杆水準的“1号店”在全國落地,紅星美凱龍自營商場有望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核心戰略穩步推進,紅星美凱龍正建構起了一個覆寫品牌商、經銷商以及産業上下遊的和諧、共赢生态圈,不僅有助于自身的高品質發展,對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也大有裨益。現金流充裕,降杠杆成效顯著在謀求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紅星美凱龍還持續優化财務表現。财報顯示,紅星美凱龍截至2021年9月底的資産負債率相較2020年年底下降1.8個百分點,有息負債率同比下降5.8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紅星美凱龍37億定增已順利落地,引入阿裡巴巴(成都)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睿遠基金、法國巴黎銀行(BNPParibas)、華安基金、海通證券、信達證券等17家機構投資者,有助于資本結構進一步優化,并為後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報告期内,紅星美凱龍經營性現金流繼續保持穩健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紅星美凱龍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47.74億元,同比大增128.98%,賬面資金64.8億元。未來,紅星美凱龍将繼續綜合通過保持經營性現金流充足穩定、A股定增、縮減資本開支等方式穩步推進降杠杆。2021年是家居行業景氣度穩步回升的一年。作為家居行業龍頭,紅星美凱龍正通過深入推進輕資産、重營運、降杆杆戰略,開啟高品質發展的良好局面。投資者網财經Sat, 30 Oct 2021 00:42:03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6南京新百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突破10億元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410月29日晚間,南京新百釋出2021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總計4,460,556,528.19元,同比增長11.29%;前三季度淨利潤總計1,000,695,716.57元,歸母淨利潤總計884,240,741.14元,同比增長45.40%。單第三季度營收1,460,432,480.20元,同比增長6.68%,歸母淨利潤267,323,324.57元,同比增長47.51%;基本每股收益0.2元,同比增長53.85%。報告期内,南京新百的主營業務為醫藥制造業、健康養老和護理行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商品流通業,占營收比例經計算分别為:32.91%、30.26%、21.51%、9.11%,健康業務營收占比超八成。據2020年年報資料,公司2020年實作營業收入5,656,903,987.01元,歸母淨利潤751,574,968.97元。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已超去年全年水準。據了解,南京新百旗下擁有安康通、禾康養老、以色列納塔力、A.S Nursing等多家重點養老企業,目前健康養老業務覆寫2000多萬中國使用者和100萬海外使用者,是中國和以色列規模較大的健康養老集團。10月29日晚間,南京新百釋出2021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總計4,460,556,528.19元,同比增長11.29%;前三季度淨利潤總計1,000,695,716.57元,歸母淨利潤總計884,240,741.14元,同比增長45.40%。單第三季度營收1,460,432,480.20元,同比增長6.68%,歸母淨利潤267,323,324.57元,同比增長47.51%;基本每股收益0.2元,同比增長53.85%。報告期内,南京新百的主營業務為醫藥制造業、健康養老和護理行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商品流通業,占營收比例經計算分别為:32.91%、30.26%、21.51%、9.11%,健康業務營收占比超八成。據2020年年報資料,公司2020年實作營業收入5,656,903,987.01元,歸母淨利潤751,574,968.97元。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已超去年全年水準。據了解,南京新百旗下擁有安康通、禾康養老、以色列納塔力、A.S Nursing等多家重點養老企業,目前健康養老業務覆寫2000多萬中國使用者和100萬海外使用者,是中國和以色列規模較大的健康養老集團。投資者網财經Sat, 30 Oct 2021 00:09:18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4扣非淨利潤同比大增55.6% 昆侖萬維2021前三季度業績釋出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310月29日,昆侖萬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侖萬維,股票代碼300418.SZ)披露2021年三季度報告。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35.7億元,對照相同口徑的續存業務,同比增長14%;實作淨利潤24.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5億元;實作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55.6%。公司于去年同期對子公司Grindr Inc.進行了股權轉讓,并确認非經常性損益29.5億元,導緻去年淨利潤基數較大,如不考慮這一非經常性損益,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57%,展現了公司強勁的持續盈利能力。nbsp;海外平台業績大幅增長 業績創新高報告期内,公司的海外資訊與服務分發平台Opera、海外社交娛樂平台Star Group、休閑娛樂平台閑徕互娛、移動遊戲平台GameArk,以及科技股權投資五大闆塊,形成協同互促生态系統。其中,Star Group和Opera業績增長迅猛,表現優異。前三季度,Star Group實作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3%;Opera搜尋和廣告業務實作收入同比增長51%。在海外市場,Star Group不斷深耕海外娛樂産業鍊,進一步豐富品牌活動,與本地頭部廠商持續新歌宣發,月度品牌曝光達到1億以上,在東南亞與中東核心國家均實作了音樂amp;音頻下載下傳榜和暢銷榜的前三。截止報告期末,StarGroup在拉美、俄羅斯、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奪得同類産品第一,并打通商業化變現路徑,表現優異。Opera旗下各浏覽器産品進一步擴大在全球第三方浏覽器中的領先地位,整體月活躍使用者總數持續排名第1位。作為全球第一款遊戲浏覽器,Opera GX在報告期内PC端月活使用者達到約1100萬MAU,移動版本也在6月中釋出後快速達到約250萬MAU。Opera的遊戲浏覽器與遊戲引擎在報告期内進一步加深結合,形成一站式的玩家和創作者社群,加速了公司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報告期内,旗下Opera News在歐美等高ARPU地區持續擴張。在主要歐美國家,Opera News均進入了Google Play新聞品類排行榜位的前3。Opera News第三季度ARPU同比增長超過300%,反映了歐美市場良好的業績表現。遊戲娛樂平台穩健發展 多項業務齊發力公司旗下的全球移動遊戲平台GameArk,在研運一體的優勢下不斷發力,爆款遊戲各項名額表現亮眼,在研遊戲也相當豐富。報告期内,GameArk授予巨量引擎《聖境之塔》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發行代理權,預期2022年Q1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為GameArk業務提供可觀的業績貢獻。nbsp;報告期内,GameArk積極推進《奇幻島》、《秘境召喚》、《月下誘惑》、《守護》、《戰龍傳說》等遊戲的研發進展,預計于未來一年内年上線。其中《月下誘惑》在歐美地區的測試資料優異,次日留存超過45%,産品首月ROI超過100%,預計11月左右在歐美地區正式上線。此外,在科技股權投資方面,第三季度公司的投資項目追覓Dreame已成長為國内智能家電領域頭部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30億人民币後,最新估值達到170億人民币,公允價值增加為公司帶來投資利潤達10.9億元。通過結合自身傳統優勢精準切入國内外網際網路平台型業務,近年來昆侖萬維逐漸建構業務護城河,提高競争壁壘,使公司在所處的細分市場均享有頭部地位和話語權。根據規劃,未來昆侖萬維将以提升活躍使用者數量和市場占有率為核心目标,提高公司各業務闆塊的持續經營能力,同時在體系内挖掘更多的協同機制,全面提升公司在全球範圍内的整體核心競争力。 10月29日,昆侖萬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侖萬維,股票代碼300418.SZ)披露2021年三季度報告。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35.7億元,對照相同口徑的續存業務,同比增長14%;實作淨利潤24.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5億元;實作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55.6%。公司于去年同期對子公司Grindr Inc.進行了股權轉讓,并确認非經常性損益29.5億元,導緻去年淨利潤基數較大,如不考慮這一非經常性損益,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57%,展現了公司強勁的持續盈利能力。nbsp;海外平台業績大幅增長 業績創新高報告期内,公司的海外資訊與服務分發平台Opera、海外社交娛樂平台Star Group、休閑娛樂平台閑徕互娛、移動遊戲平台GameArk,以及科技股權投資五大闆塊,形成協同互促生态系統。其中,Star Group和Opera業績增長迅猛,表現優異。前三季度,Star Group實作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3%;Opera搜尋和廣告業務實作收入同比增長51%。在海外市場,Star Group不斷深耕海外娛樂産業鍊,進一步豐富品牌活動,與本地頭部廠商持續新歌宣發,月度品牌曝光達到1億以上,在東南亞與中東核心國家均實作了音樂amp;音頻下載下傳榜和暢銷榜的前三。截止報告期末,StarGroup在拉美、俄羅斯、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奪得同類産品第一,并打通商業化變現路徑,表現優異。Opera旗下各浏覽器産品進一步擴大在全球第三方浏覽器中的領先地位,整體月活躍使用者總數持續排名第1位。作為全球第一款遊戲浏覽器,Opera GX在報告期内PC端月活使用者達到約1100萬MAU,移動版本也在6月中釋出後快速達到約250萬MAU。Opera的遊戲浏覽器與遊戲引擎在報告期内進一步加深結合,形成一站式的玩家和創作者社群,加速了公司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報告期内,旗下Opera News在歐美等高ARPU地區持續擴張。在主要歐美國家,Opera News均進入了Google Play新聞品類排行榜位的前3。Opera News第三季度ARPU同比增長超過300%,反映了歐美市場良好的業績表現。遊戲娛樂平台穩健發展 多項業務齊發力公司旗下的全球移動遊戲平台GameArk,在研運一體的優勢下不斷發力,爆款遊戲各項名額表現亮眼,在研遊戲也相當豐富。報告期内,GameArk授予巨量引擎《聖境之塔》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發行代理權,預期2022年Q1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為GameArk業務提供可觀的業績貢獻。nbsp;報告期内,GameArk積極推進《奇幻島》、《秘境召喚》、《月下誘惑》、《守護》、《戰龍傳說》等遊戲的研發進展,預計于未來一年内年上線。其中《月下誘惑》在歐美地區的測試資料優異,次日留存超過45%,産品首月ROI超過100%,預計11月左右在歐美地區正式上線。此外,在科技股權投資方面,第三季度公司的投資項目追覓Dreame已成長為國内智能家電領域頭部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30億人民币後,最新估值達到170億人民币,公允價值增加為公司帶來投資利潤達10.9億元。通過結合自身傳統優勢精準切入國内外網際網路平台型業務,近年來昆侖萬維逐漸建構業務護城河,提高競争壁壘,使公司在所處的細分市場均享有頭部地位和話語權。根據規劃,未來昆侖萬維将以提升活躍使用者數量和市場占有率為核心目标,提高公司各業務闆塊的持續經營能力,同時在體系内挖掘更多的協同機制,全面提升公司在全球範圍内的整體核心競争力。 投資者網 财經 Fri, 29 Oct 2021 23:50:12 GMT 《投資者網》 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73 滬指周跌0.98% 機構稱優質成長仍是配置主線 | 思維市場關注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67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上漲0.82%,收報3547.34點;深證成指上漲1.45%,收報14451.38點;創業闆指上漲2.21%,收報3350.67點。兩市成交額繼續維持在一萬億上方,今日達到1.13萬億元。行業闆塊呈現普漲态勢,元宇宙概念股大漲,保險股逆市大跌。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47.38億元。滬深:在投資者謹慎觀望情緒占據上風的情況下,今日滬深兩市大盤開盤漲跌互現,滬市微幅高開,深市則略有低開,基本是一個平開格局,開盤後,大盤出現了一波震蕩回落,上證綜指最低下探到了3502點,受到了3500點整數關口的支撐,在護盤資金與樂觀資金入場的推動下,大盤企穩回升。午後開盤後,市場樂觀情緒有所增加,資金入場意願上升,推動大盤震蕩上行,并以全天的最高點報收。收盤時,上證綜指報收于3547.34點,上漲28.92點,漲幅0.82%,成交5272億;深證成指報收于14451.38點,上漲206.56點,漲幅1.45%,成交6111億。滬市上漲家數為1511家,平盤38家,下跌496家;深市上漲家數為2062家,平盤45家,下跌462家。兩市漲停闆家數為70家,跌停闆家數為8家。兩市成交額繼續維持在一萬億上方,今日達到1.13萬億元,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47.38億元。從今日盤面來看,早盤券商股一度快速回落,拖累指數下行,不過在中信證券走強的帶領下,券商股出現了企穩回升,較好的穩定了投資者的持股信心。雲遊戲、元宇宙、啤酒股、電子競技、碳纖維、手機遊戲、培育鑽石、HIT電池、燃料乙醇、乳業股、網絡遊戲、食品加工制造、線上旅遊、第三代半導體、網際網路彩票、虛拟現實、胎壓監測、網紅經濟、大飛機、景點及旅遊股、半導體及元件、光刻膠、文化傳媒、養殖業、區塊鍊、飲料制造、雲辦公、知識産權保護、超級真菌、醫療服務、智能穿戴等闆塊均有不錯的表現,處于闆塊漲幅榜前列,較好的活躍了市場人氣。電力股、銀行股和煤炭股等幾個闆塊表現較弱,處于闆塊跌幅榜前列。總的來看,今日滬深兩市個股的上漲家數還是明顯多于下跌家數的,上證綜指大盤收出的是一顆高開探底後回升的、下影線較長的光頭陽線,這顆光頭陽線的量能與前兩個交易日基本持平,場外資金的入場熱情并不太高。從均線系統來看,今日上證綜指大盤受到了下方年線的支撐,企穩回升,尾市收複了半年線,短線技術面有所好轉。從周線來看,本周上證綜指大盤收出的是一顆低開震蕩收低的、上下影線均較長的陰線,周跌幅為0.98%,大盤周線上延續了震蕩走勢。從月線來看,10月份上證綜指大盤收出的是一顆高開震蕩收低的小陰線,月跌幅為0.58%,大盤月線上也總體延續了震蕩走勢。港股:今日開盤,恒生指數低開0.35%,随後在25400點上下波動。截至午間收盤,恒生指數跌0.45%,報25441.42點;國企指數跌0.44%,紅籌指數漲0.51%。恒指午後走低,恒指收跌0.7%,報25377.24點;恒生科技指數收跌1.08%,報6375.85點;啤酒概念股、短視訊概念股、石油股走高,乳業、海運闆塊走高;網際網路醫療、物業管理、風電闆塊走低,内險股、内房股、恒大概念股走低,煤炭概念股、重型機械股、5G概念股走低。比亞迪電子跌超10%,亞迪電子公告稱,2021年前三季度,母公司權益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減少50.24%。消息面:1、國家發展改革委:煤炭生産成本大幅低于煤炭現貨價格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全國所有産煤省份和重點煤炭企業的煤炭生産成本情況進行了調查。初步彙總結果顯示,煤炭生産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現貨價格,煤炭價格存在繼續回調空間。2、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約談4省市廣播電視台10月29日,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就衛視節目存在的過度娛樂化問題,對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播電視台進行約談,4省市黨委宣傳部參加。 約談指出,近年來,4省市廣播電視台積極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在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正能量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各衛視訊道也不同程度存在過度娛樂化、追星炒星等問題,必須堅決整改。 約談強調,4省市廣播電視台要深入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堅持政治家辦台,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聚焦新時代火熱生活,聚焦新時代奮鬥者、勞動者,當好省級廣電轉型發展排頭兵。 4省市廣播電視台表示,要認真落實約談要求,全面加強整改,加快轉型發展,用更多高品質的電視節目豐富和引領人民群衆的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新華社)3、特斯拉向甯德時代預訂45GWh電池明年銷量有望增一倍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特斯拉已經向中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甯德時代,為明年的銷量計劃預訂45GWh磷酸鐵锂電池,主要用于Model3和Model Y車型。根據特斯拉官方資訊,搭載磷酸鐵锂電池的Model3和Model Y均為标準續航版本,前者電池容量為55度(kWh),後者為60度。以此初步計算,45GWh的電池訂單,将對應近80萬輛汽車。這已經超越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總銷量,截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銷售62.735萬輛汽車。(36氪)4、生意社:10月碳酸锂價格上行放緩短期持續穩步增長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10月工業級和電池級碳酸锂華東市場價格處于持續上行的趨勢,但上漲幅度明顯放緩。生意社碳酸锂分析師認為,目前碳酸锂市場貨源仍舊稍顯緊張,随後磷酸鐵锂需求将開始增加放量,而國内青海冬季锂鹽産量将有所減少,這些因素都将導緻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預計短期碳酸锂價格可能将持續處于穩步增長的狀态。5、兆易創新推出GD32L233系列全新低功耗MCU 将于11月正式量産供貨10月29日,兆易創新宣布,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M23核心MCU的最新成員,GD32L233系列主流型低功耗微控制器。GD32L233産品組合提供了4種封裝類型共10個型号選擇,目前已經開始提供樣片和開發闆卡,并将于11月正式量産供貨。6、錦浪科技電話會議火爆 睿遠基金、高毅資産等多家機構參與錦浪科技10月28日召開電話會議,睿遠基金、高毅資産等多家機構共等602人參與。公司表示,儲能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都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很多原來的并網系統都是加入儲能。儲能産品方面,公司三季度出貨量不錯,有1萬多台,相當于上半年整個半年的台數,去年全年的兩倍台數。儲能逆變器目前主要還是以出口為主,是以三季度1萬多台裡确認收入的大概在9000台左右。即便是這樣,儲能未傳遞的訂單還是有很多,不少于單季已發出的數量。7、中順潔柔釋出調價函: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旗下産品拟自2022年1月1日起進行價格調整中順潔柔10月28日釋出調價通知函:近期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緻公司生産成木和營運成本不斷增加,為保證公司持續向客戶提供穩定、高品質産品及服務,經公司研究決定:公司拟将中順潔柔旗下産品自2022年1月1日起進行價格調整,具體調整産品及價格将以公司負責業務近期送達的正式檔案為準。8、長津湖内地票房已達53.86億據燈塔專業版,長津湖目前内地票房已達53.86億,根據實時匯率折合美元8.28億已超過《你好,李煥英》全球票房8.22億,上升至2021全球票房榜榜首。9、長春高新:第三季度淨利潤12.24億元 同比增長28.78%長春高新公告,第三季度淨利潤12.24億元,同比增長28.78%。前三季度淨利潤31.47億元,同比增長39.25%。對于後市走向,思維财經彙總了各機構的觀點,以供參考。華西證券提到,優質成長仍是配置主線。海外來看,通脹預期的上行使得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但資本市場對此預期較充分,造成恐慌性抛售的機率較小。國内方面,房地産居民貸款、保供穩價、地方債發行等政策出現邊際調整,四季度經濟不存在失速風險,疊加年底國内迎來諸多重要會議,政策紅利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改善,A股仍處于“可為期”。10月下旬企業季報密集披露,預計全A三季報整體延續高增長,精選高景氣個股,避開暴雷股,是當下重要的政策之一。建議關注:1)金融重點支援、三季報有望高景氣行業,如“新能源、新能車”等。2)前期估值經曆調整,四季度具備業績穩增長優勢的消費行業迎布局期,如“食品飲料、醫藥”等。主題投資關注“碳中和(綠色産業)内涵拓展”。國盛證券提到,若市場主線進一步聚焦锂電、光伏、周期等題材,可逢低關注相關闆塊前期調整幅度較大個股的低吸機會。操作上,北向資金大幅流入,短線會帶動市場情緒轉向,或将帶動市場交投人氣,但需謹慎市場跌破支撐帶來的。巨豐投顧:總體上,短期因為周期股受到政策打壓的影響以及市場情緒影響更多一些,市場沒有實質性的利空,在内外資金回流以及基本面的支撐下,市場仍有反複。連續調整後,也可考慮适當進行低吸。而目前市場内憂外患之下,市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短期情緒小幅回升下,階段性機會或輪動,但整體性機會還需等待,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以及流動性寬松預期未提升之際,仍需進一步觀望。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上漲0.82%,收報3547.34點;深證成指上漲1.45%,收報14451.38點;創業闆指上漲2.21%,收報3350.67點。兩市成交額繼續維持在一萬億上方,今日達到1.13萬億元。行業闆塊呈現普漲态勢,元宇宙概念股大漲,保險股逆市大跌。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47.38億元。滬深:在投資者謹慎觀望情緒占據上風的情況下,今日滬深兩市大盤開盤漲跌互現,滬市微幅高開,深市則略有低開,基本是一個平開格局,開盤後,大盤出現了一波震蕩回落,上證綜指最低下探到了3502點,受到了3500點整數關口的支撐,在護盤資金與樂觀資金入場的推動下,大盤企穩回升。午後開盤後,市場樂觀情緒有所增加,資金入場意願上升,推動大盤震蕩上行,并以全天的最高點報收。收盤時,上證綜指報收于3547.34點,上漲28.92點,漲幅0.82%,成交5272億;深證成指報收于14451.38點,上漲206.56點,漲幅1.45%,成交6111億。滬市上漲家數為1511家,平盤38家,下跌496家;深市上漲家數為2062家,平盤45家,下跌462家。兩市漲停闆家數為70家,跌停闆家數為8家。兩市成交額繼續維持在一萬億上方,今日達到1.13萬億元,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47.38億元。從今日盤面來看,早盤券商股一度快速回落,拖累指數下行,不過在中信證券走強的帶領下,券商股出現了企穩回升,較好的穩定了投資者的持股信心。雲遊戲、元宇宙、啤酒股、電子競技、碳纖維、手機遊戲、培育鑽石、HIT電池、燃料乙醇、乳業股、網絡遊戲、食品加工制造、線上旅遊、第三代半導體、網際網路彩票、虛拟現實、胎壓監測、網紅經濟、大飛機、景點及旅遊股、半導體及元件、光刻膠、文化傳媒、養殖業、區塊鍊、飲料制造、雲辦公、知識産權保護、超級真菌、醫療服務、智能穿戴等闆塊均有不錯的表現,處于闆塊漲幅榜前列,較好的活躍了市場人氣。電力股、銀行股和煤炭股等幾個闆塊表現較弱,處于闆塊跌幅榜前列。總的來看,今日滬深兩市個股的上漲家數還是明顯多于下跌家數的,上證綜指大盤收出的是一顆高開探底後回升的、下影線較長的光頭陽線,這顆光頭陽線的量能與前兩個交易日基本持平,場外資金的入場熱情并不太高。從均線系統來看,今日上證綜指大盤受到了下方年線的支撐,企穩回升,尾市收複了半年線,短線技術面有所好轉。從周線來看,本周上證綜指大盤收出的是一顆低開震蕩收低的、上下影線均較長的陰線,周跌幅為0.98%,大盤周線上延續了震蕩走勢。從月線來看,10月份上證綜指大盤收出的是一顆高開震蕩收低的小陰線,月跌幅為0.58%,大盤月線上也總體延續了震蕩走勢。港股:今日開盤,恒生指數低開0.35%,随後在25400點上下波動。截至午間收盤,恒生指數跌0.45%,報25441.42點;國企指數跌0.44%,紅籌指數漲0.51%。恒指午後走低,恒指收跌0.7%,報25377.24點;恒生科技指數收跌1.08%,報6375.85點;啤酒概念股、短視訊概念股、石油股走高,乳業、海運闆塊走高;網際網路醫療、物業管理、風電闆塊走低,内險股、内房股、恒大概念股走低,煤炭概念股、重型機械股、5G概念股走低。比亞迪電子跌超10%,亞迪電子公告稱,2021年前三季度,母公司權益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減少50.24%。消息面:1、國家發展改革委:煤炭生産成本大幅低于煤炭現貨價格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全國所有産煤省份和重點煤炭企業的煤炭生産成本情況進行了調查。初步彙總結果顯示,煤炭生産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現貨價格,煤炭價格存在繼續回調空間。2、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約談4省市廣播電視台10月29日,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就衛視節目存在的過度娛樂化問題,對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播電視台進行約談,4省市黨委宣傳部參加。 約談指出,近年來,4省市廣播電視台積極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在弘揚主流價值觀、傳播正能量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各衛視訊道也不同程度存在過度娛樂化、追星炒星等問題,必須堅決整改。 約談強調,4省市廣播電視台要深入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堅持政治家辦台,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聚焦新時代火熱生活,聚焦新時代奮鬥者、勞動者,當好省級廣電轉型發展排頭兵。 4省市廣播電視台表示,要認真落實約談要求,全面加強整改,加快轉型發展,用更多高品質的電視節目豐富和引領人民群衆的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新華社)3、特斯拉向甯德時代預訂45GWh電池明年銷量有望增一倍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特斯拉已經向中國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甯德時代,為明年的銷量計劃預訂45GWh磷酸鐵锂電池,主要用于Model3和Model Y車型。根據特斯拉官方資訊,搭載磷酸鐵锂電池的Model3和Model Y均為标準續航版本,前者電池容量為55度(kWh),後者為60度。以此初步計算,45GWh的電池訂單,将對應近80萬輛汽車。這已經超越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總銷量,截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銷售62.735萬輛汽車。(36氪)4、生意社:10月碳酸锂價格上行放緩短期持續穩步增長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10月工業級和電池級碳酸锂華東市場價格處于持續上行的趨勢,但上漲幅度明顯放緩。生意社碳酸锂分析師認為,目前碳酸锂市場貨源仍舊稍顯緊張,随後磷酸鐵锂需求将開始增加放量,而國内青海冬季锂鹽産量将有所減少,這些因素都将導緻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預計短期碳酸锂價格可能将持續處于穩步增長的狀态。5、兆易創新推出GD32L233系列全新低功耗MCU 将于11月正式量産供貨10月29日,兆易創新宣布,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M23核心MCU的最新成員,GD32L233系列主流型低功耗微控制器。GD32L233産品組合提供了4種封裝類型共10個型号選擇,目前已經開始提供樣片和開發闆卡,并将于11月正式量産供貨。6、錦浪科技電話會議火爆 睿遠基金、高毅資産等多家機構參與錦浪科技10月28日召開電話會議,睿遠基金、高毅資産等多家機構共等602人參與。公司表示,儲能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都是一個快速增長的過程,很多原來的并網系統都是加入儲能。儲能産品方面,公司三季度出貨量不錯,有1萬多台,相當于上半年整個半年的台數,去年全年的兩倍台數。儲能逆變器目前主要還是以出口為主,是以三季度1萬多台裡确認收入的大概在9000台左右。即便是這樣,儲能未傳遞的訂單還是有很多,不少于單季已發出的數量。7、中順潔柔釋出調價函: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旗下産品拟自2022年1月1日起進行價格調整中順潔柔10月28日釋出調價通知函:近期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緻公司生産成木和營運成本不斷增加,為保證公司持續向客戶提供穩定、高品質産品及服務,經公司研究決定:公司拟将中順潔柔旗下産品自2022年1月1日起進行價格調整,具體調整産品及價格将以公司負責業務近期送達的正式檔案為準。8、長津湖内地票房已達53.86億據燈塔專業版,長津湖目前内地票房已達53.86億,根據實時匯率折合美元8.28億已超過《你好,李煥英》全球票房8.22億,上升至2021全球票房榜榜首。9、長春高新:第三季度淨利潤12.24億元 同比增長28.78%長春高新公告,第三季度淨利潤12.24億元,同比增長28.78%。前三季度淨利潤31.47億元,同比增長39.25%。對于後市走向,思維财經彙總了各機構的觀點,以供參考。華西證券提到,優質成長仍是配置主線。海外來看,通脹預期的上行使得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但資本市場對此預期較充分,造成恐慌性抛售的機率較小。國内方面,房地産居民貸款、保供穩價、地方債發行等政策出現邊際調整,四季度經濟不存在失速風險,疊加年底國内迎來諸多重要會議,政策紅利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改善,A股仍處于“可為期”。10月下旬企業季報密集披露,預計全A三季報整體延續高增長,精選高景氣個股,避開暴雷股,是當下重要的政策之一。建議關注:1)金融重點支援、三季報有望高景氣行業,如“新能源、新能車”等。2)前期估值經曆調整,四季度具備業績穩增長優勢的消費行業迎布局期,如“食品飲料、醫藥”等。主題投資關注“碳中和(綠色産業)内涵拓展”。國盛證券提到,若市場主線進一步聚焦锂電、光伏、周期等題材,可逢低關注相關闆塊前期調整幅度較大個股的低吸機會。操作上,北向資金大幅流入,短線會帶動市場情緒轉向,或将帶動市場交投人氣,但需謹慎市場跌破支撐帶來的。巨豐投顧:總體上,短期因為周期股受到政策打壓的影響以及市場情緒影響更多一些,市場沒有實質性的利空,在内外資金回流以及基本面的支撐下,市場仍有反複。連續調整後,也可考慮适當進行低吸。而目前市場内憂外患之下,市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短期情緒小幅回升下,階段性機會或輪動,但整體性機會還需等待,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以及流動性寬松預期未提升之際,仍需進一步觀望。投資者網财經Fri, 29 Oct 2021 21:46:44 GMT《投資者網》 财叔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67 三個關鍵詞解讀甯波銀行三季報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63投資者網财經Fri, 29 Oct 2021 17:20:31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63《睿住智能戰略釋出,或搶占智慧未來第一張門票》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6010月27日,睿住智能2021戰略釋出會成功舉辦,正式釋出“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全新戰略定位,開啟智慧産業從“組裝機轉向品牌機”的變革序幕。本次釋出會,睿住智能不僅确定了全新的戰略定位,還釋出了五感智慧方案系統、智慧生活“1+N+X”體系、REMAC+生态品牌、可移動智慧空間等一系列戰略産品與服務,為使用者打開了智慧生活的“任意門”。使用者是智慧生活的核心,睿住智能“五感智慧方案系統“從使用者的安全感、健康感、便利感、舒适感、專屬感出發,基于使用者需求,整合生态資源,研發智能化場景。“五感智慧方案系統”涵蓋了“場景體系”和“産品體系”。場景體系是圍繞不同人群在家庭空間和社群空間中的各種生活場景,結合物聯網和智能裝置,由智慧大腦驅動,為不同使用者提供相應場景服務。産品體系則是從軟硬體、裝置的應用功能層面,為安防、通行、環境、通訊、運維、家電家具等提供系統性支撐。智慧生活1+N+X體系,是睿住智能基于“五感智慧方案系統”所打造的全新家庭-社群一體化解決方案。 “1”,指的是1個超級入口,內建所有場景控制。“N”,是說通過一體化AIoT平台,連結生态産品,形成N個智能生活場景。“X”,則是基于1和N,形成全屋空間互聯互通的生态,建構X生态,可無限擴充智能産品。在智慧生活“1+N+X”體系下,使用者隻需使用睿住智能移動端APP——睿住社群即可實作家庭、社群的所有智能化場景控制。此外,睿住智能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除了擁有基礎的智能化場景外,還具有多項創新性的專屬場景,如全宅健康光配方、Nature+五恒微氣候、AID智能識别、全屋分布式語音、聲紋複刻等等。而智慧社群解決方案,則以智能高效、安全省心作為核心功能,如無感通行、智慧車場、智慧路燈、社群服務機器人、智能AI安防攝像頭、AI十大黑科技等等。本次釋出會,睿住智能重磅釋出了REMAC+生态品牌。REMAC+是睿住智能連結使用者,洞察使用者真實需求而打造的生态産品品牌,将堅持“越智慧,悅生活”的品牌理念,通過智慧生态的整合與連結,為使用者提供更有品質的智慧産品。與REMAC+生态品牌同步釋出的,還有全新的可移動智慧空間——“智慧艙”。智慧艙集合了REMAC+産品和解決方案亮點體驗,幫助客戶展示專屬的智慧生活場景。自成立以來,睿住智能一直堅持“讓每一套的傳遞都是樣闆”的理念,為廣大使用者提供從設計咨詢到傳遞安裝、售後運維的一站式服務。截止目前,睿住智能已經成功落地超過10萬個使用者場景、接入超過60萬個裝置,為250多個智慧社群,超過8萬個家庭提供智慧生活體驗。科技造福生活,善待空間和未來。未來,睿住智能将繼續圍繞使用者為核心,通過不斷的場景創新驅動研發,讓生活更智慧,讓智慧更簡單,為行業和廣大使用者帶來更有溫度的智慧生活。10月27日,睿住智能2021戰略釋出會成功舉辦,正式釋出“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全新戰略定位,開啟智慧産業從“組裝機轉向品牌機”的變革序幕。本次釋出會,睿住智能不僅确定了全新的戰略定位,還釋出了五感智慧方案系統、智慧生活“1+N+X”體系、REMAC+生态品牌、可移動智慧空間等一系列戰略産品與服務,為使用者打開了智慧生活的“任意門”。使用者是智慧生活的核心,睿住智能“五感智慧方案系統“從使用者的安全感、健康感、便利感、舒适感、專屬感出發,基于使用者需求,整合生态資源,研發智能化場景。“五感智慧方案系統”涵蓋了“場景體系”和“産品體系”。場景體系是圍繞不同人群在家庭空間和社群空間中的各種生活場景,結合物聯網和智能裝置,由智慧大腦驅動,為不同使用者提供相應場景服務。産品體系則是從軟硬體、裝置的應用功能層面,為安防、通行、環境、通訊、運維、家電家具等提供系統性支撐。智慧生活1+N+X體系,是睿住智能基于“五感智慧方案系統”所打造的全新家庭-社群一體化解決方案。 “1”,指的是1個超級入口,內建所有場景控制。“N”,是說通過一體化AIoT平台,連結生态産品,形成N個智能生活場景。“X”,則是基于1和N,形成全屋空間互聯互通的生态,建構X生态,可無限擴充智能産品。在智慧生活“1+N+X”體系下,使用者隻需使用睿住智能移動端APP——睿住社群即可實作家庭、社群的所有智能化場景控制。此外,睿住智能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除了擁有基礎的智能化場景外,還具有多項創新性的專屬場景,如全宅健康光配方、Nature+五恒微氣候、AID智能識别、全屋分布式語音、聲紋複刻等等。而智慧社群解決方案,則以智能高效、安全省心作為核心功能,如無感通行、智慧車場、智慧路燈、社群服務機器人、智能AI安防攝像頭、AI十大黑科技等等。本次釋出會,睿住智能重磅釋出了REMAC+生态品牌。REMAC+是睿住智能連結使用者,洞察使用者真實需求而打造的生态産品品牌,将堅持“越智慧,悅生活”的品牌理念,通過智慧生态的整合與連結,為使用者提供更有品質的智慧産品。與REMAC+生态品牌同步釋出的,還有全新的可移動智慧空間——“智慧艙”。智慧艙集合了REMAC+産品和解決方案亮點體驗,幫助客戶展示專屬的智慧生活場景。自成立以來,睿住智能一直堅持“讓每一套的傳遞都是樣闆”的理念,為廣大使用者提供從設計咨詢到傳遞安裝、售後運維的一站式服務。截止目前,睿住智能已經成功落地超過10萬個使用者場景、接入超過60萬個裝置,為250多個智慧社群,超過8萬個家庭提供智慧生活體驗。科技造福生活,善待空間和未來。未來,睿住智能将繼續圍繞使用者為核心,通過不斷的場景創新驅動研發,讓生活更智慧,讓智慧更簡單,為行業和廣大使用者帶來更有溫度的智慧生活。投資者網财經Fri, 29 Oct 2021 16:16:14 GMT《投資者網》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60銳叔論市 試看今日市場能否“否極泰來”?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59昨天大盤再現中陰調整,技術上又面臨新的破位危險。但近期流動性邊際寬松,出現較大系統性風險的機率也不高。在上升趨勢受到破壞後,短期轉為3530-3600為主的區間震蕩模式的機率較大。《投資者網》特約國金證券分析師毛銳周四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開盤之後,指數呈現分化格局,滬指繼續震蕩走低,跌超1%後才有所企穩,深成指和創業闆指則相對較堅挺。午後,指數維持弱勢震蕩。尾盤階段,指數再度走軟。最終,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闆指分别以跌1.23%、跌1.03%、跌0.92%報收。盤面上,漲停股(剔除ST和未開闆次新股)39家,跌停股也達39家,顯示市場情緒低迷;個股漲跌比1033:3403,平均漲幅-1.82%,虧錢效應明顯,兩市成交額11077億,較前一交易日增量2.87%。北上資金淨流入逾71億。昨天大盤又是一根中陰殺跌,滬指盤中還創出國慶節後新低。從跌停股數量和個股平均漲跌幅來看,市場表現比前天還慘,已經出現一些恐慌現象,這種情況反映昨天的下跌帶有更多的情緒成分。昨天在早評中提到,最近的跌勢一大原因來自于微觀資金面上的壓力,主要一是是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在接近年底時變得保守甚至消極,二是近日新股上市首日頻頻破發,導緻部分打新資金的撤離。但目前宏觀流動性和貨币政策的邊際寬松預期并沒有改變,不至于發生大的系統性風險。那市場如此悲觀,還在擔心什麼?大概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11月03日的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決議聲明可能會宣布Tapper(縮減購債)。對此,銳叔是這樣看的。由于此前市場已經預期了美聯儲11月宣布Tapper是大機率的是事件,也就是說在走勢上已經不符展現了這一預期,當預期真正落地的時候,可能沖擊反而沒有那麼大,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就是這個理兒。而且按理說沖擊更大的應該是美股,因為我國的貨币政策并不會跟随美國,反而在“逆周期調節”需求增大的背景下,未來貨币政策邊際寬松的預期更強。而現在的情況是,美股那邊這幾天三大指數全部都創了曆史新高,我們這邊是不是過于擔憂了點啊。昨天滬指盤中破了之前雙底的低點,雖然後面給收了回去,但形成新“破位”也是大大增強了,一旦形成,大盤将再下台階。不過,按照衡量有效破位的“三三法則(3%或持續三個交易日)”,大盤還有一線生機,但需要這兩天能夠迅速企穩了。對此,銳叔還是偏樂觀的。從昨天的北上資金來看,已經再次轉入大幅流入。另外,此前大盤三連陰後基本上都能收紅,也希望今天能夠紅盤報收吧!闆塊和熱點方面,昨天盤面上,行業方面,僅日用化工、食品飲料等極少數行業逆勢飄紅,煤炭、石油、有色等跌幅居前。題材方面,網紅經濟、風能等相對活躍。食品飲料闆塊昨天較為抗跌,其中闆塊指數漲近1%,漲停股4隻。驅動上,主要是近期部分消費品企業相繼傳出提價的消息。有機構預期,後續随着原料、包材、運費等成本上漲,價格将繼續向下遊傳導,全行業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初闆塊迎來提價潮。通常情況下,提價消息對後期股價有催化作用,比如以17年一輪提價為例,海天味業、中炬高新、涪陵榨菜17年初提價,随後年内各季度受益提價效應,收入增長提速,毛利率同比改善,股價在之後15個月内出現70%~150%的漲幅。不過,目前提價還不是普遍現象,另外今年三、四季度食品飲料闆塊的成本端壓力依然較大,目前至22年初處于過渡期。操作上暫不急于下手,可以先關注,後續需要密切跟蹤需求、成本拐點何時到來。昨天網紅經濟和日用化工的表現也較為活躍,前者貢獻5隻漲停股及漲幅超過10%個股,後者闆塊指數漲近5%。驅動上,它們都與即将到來的“雙11”有關,對此,銳叔曾在10月21日的早評中就曾提示過大家關注。“雙11”相關題材中,網紅經濟更多屬于記憶性題材炒作,因為大部分利潤都被網紅分走了,平台留下的其實很少,是以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近年來并沒有因為網紅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增長多少,預計後面持續性有限。而日用化工則有更多基本面的支撐。從雙十一預售情況來看,美妝行業景氣度持續領先。根據淘寶直播資料,帶貨主播李佳琦10月20日晚直播間累計交易額高達115億元,其中美容護膚類與彩妝/香水/美妝類目為占比最高的兩個類目,銷售額分别為72.2億元、10.4億元。薇娅直播間累計交易額達85.3億元,其中美容護膚同樣為銷售排行第一,銷售額34.3億元。根據ECdataway資料威的統計,10月20與21日,美容護理行業是天貓預售轉化額最高的品類,規模占比達52.4%。面部護膚也成為京東平台的預售訂單額TOP10品類,京東美妝開啟預售4小時内,整體預售單量和訂單金額相較于去年預售首日同期分别增長5.5倍和7.2倍。此次雙十一預售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頭部國貨品牌表現亮眼,國貨多品牌預售轉化額超2020年雙十一全周期,奠定四季度業績向好基礎。近年随着國力強盛和國内化妝品行業研發實力與産品力增強,新一代消費人群對國貨認可度和喜愛度明顯提升。而化妝品品牌由原來以營銷與管道驅動逐漸轉向研發創新驅動,未來看好線上管道占優、具備研發創新能力的化妝品品牌商。消息面上,10月28日,據工信微報消息,日前,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據悉,納入此次試點範圍的城市共有11個,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宜賓、唐山、標頭)。目前制約電動車普及的重要因素在于:補能速度、補能便利性和購置成本。車電分離具備高效補能和降成本兩大優勢:1)高效補能展現在,乘用車換電僅需3-5分鐘左右,而傳統充電樁模式需要1小時以上;2)電動車初始購車成本中,動力電池占比40%左右,“車電一體”的充電模式使整車成本被大幅擡高,車電分離模式下,電動車最高購置價可下降一半,電動車購置實作平價。複盤和展望行業的發展:2006-2013年,行業處于萌芽階段,海外公司如better place、tesla等公司都曾推出換電技術,我國也曾在一線城市試點換電站,釋出标準箱式換電技術;2014-2019年,行業進入沉澱階段,海外先行者better place破産,tesla因商業模式問題失敗退出,國家電網城市試點失敗,政策從充換電并行轉向 鼓勵發展充電;2020年後,産業拐點到來,重新開啟高速發展。從未來的市場空間來看,機構預計到2025年換電乘用車銷量超280萬輛,換電商用車銷量50萬輛,配套換電站需求約28000座,對應765億市場規模,配套電池需求約55GWh,對應388億市場規模,并對應電力收入2168億,産業鍊合計規模約3321億。綜合來看,換電相關産業鍊有望成為新能源當中又一大片藍海,值得我們關注。操作政策:昨天大盤再現中陰調整,技術上又面臨新的破位危險。近期微觀資金面存在一定壓力,但近期流動性邊際寬松、通脹持續上升的擔憂有所緩解,對市場仍構成一定的支撐,出現較大系統性風險的機率也不高。總體來看,在上升趨勢受到破壞後,短期轉為3530-3600為主的區間震蕩模式的機率較大。中期來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動性趨于收緊+通脹上升”,這一組合對市場并不太友好,加上結構性高估值的沖突依舊存在,風險偏好難以持續全面提升,整體市場仍有望保持區間震蕩格局。操作上,建議輕倉者暫時觀望為主;重倉者也可繼續持股待漲,等待後市出現反抽機會後再逢高控制倉位,同時注意根據目前市場風格變化以及結構性主線進行調倉換股。中線可逢低關注“低估值+順周期”品種、以及景氣度持續上升的行業。(國金證券毛銳 SAC登記編号:S1130519020002)昨天大盤再現中陰調整,技術上又面臨新的破位危險。但近期流動性邊際寬松,出現較大系統性風險的機率也不高。在上升趨勢受到破壞後,短期轉為3530-3600為主的區間震蕩模式的機率較大。《投資者網》特約國金證券分析師毛銳周四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開盤之後,指數呈現分化格局,滬指繼續震蕩走低,跌超1%後才有所企穩,深成指和創業闆指則相對較堅挺。午後,指數維持弱勢震蕩。尾盤階段,指數再度走軟。最終,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闆指分别以跌1.23%、跌1.03%、跌0.92%報收。盤面上,漲停股(剔除ST和未開闆次新股)39家,跌停股也達39家,顯示市場情緒低迷;個股漲跌比1033:3403,平均漲幅-1.82%,虧錢效應明顯,兩市成交額11077億,較前一交易日增量2.87%。北上資金淨流入逾71億。昨天大盤又是一根中陰殺跌,滬指盤中還創出國慶節後新低。從跌停股數量和個股平均漲跌幅來看,市場表現比前天還慘,已經出現一些恐慌現象,這種情況反映昨天的下跌帶有更多的情緒成分。昨天在早評中提到,最近的跌勢一大原因來自于微觀資金面上的壓力,主要一是是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在接近年底時變得保守甚至消極,二是近日新股上市首日頻頻破發,導緻部分打新資金的撤離。但目前宏觀流動性和貨币政策的邊際寬松預期并沒有改變,不至于發生大的系統性風險。那市場如此悲觀,還在擔心什麼?大概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11月03日的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決議聲明可能會宣布Tapper(縮減購債)。對此,銳叔是這樣看的。由于此前市場已經預期了美聯儲11月宣布Tapper是大機率的是事件,也就是說在走勢上已經不符展現了這一預期,當預期真正落地的時候,可能沖擊反而沒有那麼大,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就是這個理兒。而且按理說沖擊更大的應該是美股,因為我國的貨币政策并不會跟随美國,反而在“逆周期調節”需求增大的背景下,未來貨币政策邊際寬松的預期更強。而現在的情況是,美股那邊這幾天三大指數全部都創了曆史新高,我們這邊是不是過于擔憂了點啊。昨天滬指盤中破了之前雙底的低點,雖然後面給收了回去,但形成新“破位”也是大大增強了,一旦形成,大盤将再下台階。不過,按照衡量有效破位的“三三法則(3%或持續三個交易日)”,大盤還有一線生機,但需要這兩天能夠迅速企穩了。對此,銳叔還是偏樂觀的。從昨天的北上資金來看,已經再次轉入大幅流入。另外,此前大盤三連陰後基本上都能收紅,也希望今天能夠紅盤報收吧!闆塊和熱點方面,昨天盤面上,行業方面,僅日用化工、食品飲料等極少數行業逆勢飄紅,煤炭、石油、有色等跌幅居前。題材方面,網紅經濟、風能等相對活躍。食品飲料闆塊昨天較為抗跌,其中闆塊指數漲近1%,漲停股4隻。驅動上,主要是近期部分消費品企業相繼傳出提價的消息。有機構預期,後續随着原料、包材、運費等成本上漲,價格将繼續向下遊傳導,全行業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初闆塊迎來提價潮。通常情況下,提價消息對後期股價有催化作用,比如以17年一輪提價為例,海天味業、中炬高新、涪陵榨菜17年初提價,随後年内各季度受益提價效應,收入增長提速,毛利率同比改善,股價在之後15個月内出現70%~150%的漲幅。不過,目前提價還不是普遍現象,另外今年三、四季度食品飲料闆塊的成本端壓力依然較大,目前至22年初處于過渡期。操作上暫不急于下手,可以先關注,後續需要密切跟蹤需求、成本拐點何時到來。昨天網紅經濟和日用化工的表現也較為活躍,前者貢獻5隻漲停股及漲幅超過10%個股,後者闆塊指數漲近5%。驅動上,它們都與即将到來的“雙11”有關,對此,銳叔曾在10月21日的早評中就曾提示過大家關注。“雙11”相關題材中,網紅經濟更多屬于記憶性題材炒作,因為大部分利潤都被網紅分走了,平台留下的其實很少,是以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近年來并沒有因為網紅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增長多少,預計後面持續性有限。而日用化工則有更多基本面的支撐。從雙十一預售情況來看,美妝行業景氣度持續領先。根據淘寶直播資料,帶貨主播李佳琦10月20日晚直播間累計交易額高達115億元,其中美容護膚類與彩妝/香水/美妝類目為占比最高的兩個類目,銷售額分别為72.2億元、10.4億元。薇娅直播間累計交易額達85.3億元,其中美容護膚同樣為銷售排行第一,銷售額34.3億元。根據ECdataway資料威的統計,10月20與21日,美容護理行業是天貓預售轉化額最高的品類,規模占比達52.4%。面部護膚也成為京東平台的預售訂單額TOP10品類,京東美妝開啟預售4小時内,整體預售單量和訂單金額相較于去年預售首日同期分别增長5.5倍和7.2倍。此次雙十一預售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頭部國貨品牌表現亮眼,國貨多品牌預售轉化額超2020年雙十一全周期,奠定四季度業績向好基礎。近年随着國力強盛和國内化妝品行業研發實力與産品力增強,新一代消費人群對國貨認可度和喜愛度明顯提升。而化妝品品牌由原來以營銷與管道驅動逐漸轉向研發創新驅動,未來看好線上管道占優、具備研發創新能力的化妝品品牌商。消息面上,10月28日,據工信微報消息,日前,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據悉,納入此次試點範圍的城市共有11個,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宜賓、唐山、標頭)。目前制約電動車普及的重要因素在于:補能速度、補能便利性和購置成本。車電分離具備高效補能和降成本兩大優勢:1)高效補能展現在,乘用車換電僅需3-5分鐘左右,而傳統充電樁模式需要1小時以上;2)電動車初始購車成本中,動力電池占比40%左右,“車電一體”的充電模式使整車成本被大幅擡高,車電分離模式下,電動車最高購置價可下降一半,電動車購置實作平價。複盤和展望行業的發展:2006-2013年,行業處于萌芽階段,海外公司如better place、tesla等公司都曾推出換電技術,我國也曾在一線城市試點換電站,釋出标準箱式換電技術;2014-2019年,行業進入沉澱階段,海外先行者better place破産,tesla因商業模式問題失敗退出,國家電網城市試點失敗,政策從充換電并行轉向 鼓勵發展充電;2020年後,産業拐點到來,重新開啟高速發展。從未來的市場空間來看,機構預計到2025年換電乘用車銷量超280萬輛,換電商用車銷量50萬輛,配套換電站需求約28000座,對應765億市場規模,配套電池需求約55GWh,對應388億市場規模,并對應電力收入2168億,産業鍊合計規模約3321億。綜合來看,換電相關産業鍊有望成為新能源當中又一大片藍海,值得我們關注。操作政策:昨天大盤再現中陰調整,技術上又面臨新的破位危險。近期微觀資金面存在一定壓力,但近期流動性邊際寬松、通脹持續上升的擔憂有所緩解,對市場仍構成一定的支撐,出現較大系統性風險的機率也不高。總體來看,在上升趨勢受到破壞後,短期轉為3530-3600為主的區間震蕩模式的機率較大。中期來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動性趨于收緊+通脹上升”,這一組合對市場并不太友好,加上結構性高估值的沖突依舊存在,風險偏好難以持續全面提升,整體市場仍有望保持區間震蕩格局。操作上,建議輕倉者暫時觀望為主;重倉者也可繼續持股待漲,等待後市出現反抽機會後再逢高控制倉位,同時注意根據目前市場風格變化以及結構性主線進行調倉換股。中線可逢低關注“低估值+順周期”品種、以及景氣度持續上升的行業。(國金證券毛銳 SAC登記編号:S1130519020002)投資者網财經Fri, 29 Oct 2021 15:13:57 GMT《投資者網》特約 毛銳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59 領跑CDMO賽道卻遭高瓴減持 凱萊英赴港二次上市有何玄機?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51《投資者網》彭寶萱藥物研發一直是醫藥公司最重要的環節,然而研發成本不斷高企,也為企業經營帶來隐性風險。醫藥外包的出現,意味着醫藥企業風險的外移,在研發、生産和銷售等環節實作效益最大化。CDMO是藥物研發生産外包服務的一種,目前CDMO一站式服務模式的成熟,以及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在國内的推行,使得醫療外包公司持續利好。凱萊英醫藥集團(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萊英”,002821.SZ)屬于國内CDMO服務的龍頭企業,與不少國内外知名醫藥企業合作,目前已占據了一定的國内外市場佔有率。10月26日晚,凱萊英釋出第三季度财務報告,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29.23億元,同比增加40.34%;歸母淨利潤6.95億元,同比增加37.26%,業績持續向好。完善産業鍊業務醫藥外包主要以CRO、CMO、CSO三個業務流程,貫穿藥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分别服務醫藥行業的研發(Research)、生産(Manufacturing)和銷售(Sales)環節。凱萊英是國内CMO行業龍頭之一,從事定制研發加定制生産一站式CDMO服務,主要為醫藥企業提供兩項服務:一是負責制造創新藥,二是為創新藥或已上市的藥品提供附加服務,以達到降低成本或規模化生産等目的。CDMO(DM代表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由CMO衍生而來,在原有基礎上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務,包括工藝開發、驗證及優化等。CDMO模式有産品型和平台型之分。産品型CDMO公司以擴張産能作為主要競争優勢,以藥物數量為主。平台型CDMO公司則看重全産業鍊的布局,除了醫藥企業的生産,也在研發和商業化階段投入關注度,打造一體化的服務平台。目前,凱萊英緻力于打造平台型公司,10月24日,凱萊英釋出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天津凱諾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凱諾醫藥”)與北京醫普科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醫普科諾”) 簽署《股權轉讓協定》,以自有資金1.36億元人民币收購醫普科諾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此次收購之後,凱萊英将完善産業鍊條上的CRO業務。與此同時,行業利好消息不斷。作為研發和生産一體化服務平台,凱萊英曾在回複投資者時提到,MAH制度的實施将長期利好公司,因為創新藥研發大勢所趨,未來市場中催生了大量研發外包服務需求。MAH制度即實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核心内容是将藥品準許文号和生産許可脫離,也就是将所有權和生産權分離。對于缺乏生産能力的科研人員和藥品研發機構、缺乏研發能力的藥品制造公司,一定程度上分别實作在研發和生産的各自領域發揮優勢。依靠行業和制度基礎,凱萊英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以2020年收入來看,凱萊英是全球第五大創新藥原料藥CDMO公司,約占全球的1.5%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凱萊英也是國内最大的商業化階段CDMO公司,約占據了22%的市場佔有率。光大證券10月17日釋出的研報認為,在手訂單飽滿、産能擴張加速等顯示國内CDMO領域景氣向上,背後是國内CDMO企業在全球創新藥産業鍊參與度以及行業地位的雙重提升,中期看各家CDMO業績增長有望提速。三四季度CXO/CDMO賽道有望持續高增長,建議關注凱萊英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10月26日晚,凱萊英披露2021年三季度報。營業收入方面,凱萊英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29億元,同比增長40%;剔除匯率波動因素影響,同比增長 50.45%。通過與同期比較,營業收入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比增長率在2020年有所放緩,2021年增長率恢複至2019年相近水準。盈利方面,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為7億元,同比上漲37%,相比2019年49%的增速有所放緩。凱萊英的主要銷售客戶位于境外,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按地區分類,在凱萊英的營收中,中國大陸地區收入比重僅占11%,而國外地區達89%。事實上,凱萊英與輝瑞、默沙東、艾伯維、禮來、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等全球制藥巨頭形成了較強的合作粘性。在客戶方面,凱萊英一方面與已有客戶持續合作,延伸服務鍊條;另一方面擴大客戶群體,尤其是與創新藥公司的合作。2020年,公司還積極參與COVID-19疫情相關治療藥物的研發管線中,服務國外知名Biotech公司的ADC藥物、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藥物。凱萊英研發實力強勁,據報表披露,公司首個MAH項目再鼎醫藥的則樂 (尼拉帕利)已進入商業化生産,從啟動核查到遞交報告僅用時30天。此外,公司全流程服務和黃醫藥的創新惡性良性腫瘤藥蘇泰達(索凡替尼)已于2021年正式上市。這得益于凱萊英對研發的重視。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已投入研發支出2.57億元,占營收的8.8%,同比增長51%。觀察可比公司,以半年報資料為依據,凱萊英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9.32%)高于康龍化成(1.96%)、藥明生物(2.6%)、藥明康德(3.82%)等公司,處于行業前列。港股二次上市自2016年11月18日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凱萊英股價總體呈上漲走勢。從入市開盤價16.22元(前複權價)至2021年10月28日收盤價393.43元,五年時間累計漲幅近24倍。目前,凱萊英市值達963億元,市盈率104倍。而值得注意的是,凱萊英2021年半年報顯示,高瓴資本在2021年第二季度減持220萬股,占原股數的近50%,減持後持股比例為0.9%,以第二季度公司股價均價計算,套現金額約7億元。此前的2020年10月,凱萊英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高瓴資本獲配約440萬股,金額近10億元,鎖定期為6個月。目前,高瓴資本已在三季度退出凱萊英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如果以第十大流通股東的150萬股看,高瓴至少在第三季度減持70萬股。另一方面,在第三季度内,凱萊英還獲得了基金公司增持。具體來看,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增持近300萬股,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基金新進買入312萬股,廣發醫療保健基金也增持41.69萬股至250萬股。2021年5月,凱萊英宣布重新開機赴港二次上市計劃,并在6月28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拟在香港主機闆發行H股上市。9月21日,公司公告稱近日已收到證監會批複,證監會核準公司發行不超過4924萬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機闆上市。凱萊英是國内小分子CDMO的龍頭企業。本次進軍港股市場,雖然凱萊英沒有公布具體的募資金額和用途,不過市場注意到,其列出的三項未來業務規劃中,兩項都重點提到了大分子CDMO業務。而這也引發了市場猜想,凱萊英進軍大分子CDMO的“野心”進一步顯現。據觀察,CDMO行業在港股的估值普遍更高。以無錫藥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藥明生物”,02269.HK)為例,公司為大分子CDMO龍頭企業。截至2021年10月28日,藥明生物市值達4862億港元,市盈率146倍。華金證券在10月18日釋出的研報中表示,中期建議戰略性關注受益于國内創新藥高熱度的全産業鍊平台化企業、有新冠疫苗和新産品持續布局的疫苗企業,對凱萊英給予“買入”評級。凱萊英在CDMO行業怎樣保持業務優勢?港股上市後将有何種表現?《投資者網》将持續關注。(思維财經出品)■《投資者網》彭寶萱藥物研發一直是醫藥公司最重要的環節,然而研發成本不斷高企,也為企業經營帶來隐性風險。醫藥外包的出現,意味着醫藥企業風險的外移,在研發、生産和銷售等環節實作效益最大化。CDMO是藥物研發生産外包服務的一種,目前CDMO一站式服務模式的成熟,以及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在國内的推行,使得醫療外包公司持續利好。凱萊英醫藥集團(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萊英”,002821.SZ)屬于國内CDMO服務的龍頭企業,與不少國内外知名醫藥企業合作,目前已占據了一定的國内外市場佔有率。10月26日晚,凱萊英釋出第三季度财務報告,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29.23億元,同比增加40.34%;歸母淨利潤6.95億元,同比增加37.26%,業績持續向好。完善産業鍊業務醫藥外包主要以CRO、CMO、CSO三個業務流程,貫穿藥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分别服務醫藥行業的研發(Research)、生産(Manufacturing)和銷售(Sales)環節。凱萊英是國内CMO行業龍頭之一,從事定制研發加定制生産一站式CDMO服務,主要為醫藥企業提供兩項服務:一是負責制造創新藥,二是為創新藥或已上市的藥品提供附加服務,以達到降低成本或規模化生産等目的。CDMO(DM代表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由CMO衍生而來,在原有基礎上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務,包括工藝開發、驗證及優化等。CDMO模式有産品型和平台型之分。産品型CDMO公司以擴張産能作為主要競争優勢,以藥物數量為主。平台型CDMO公司則看重全産業鍊的布局,除了醫藥企業的生産,也在研發和商業化階段投入關注度,打造一體化的服務平台。目前,凱萊英緻力于打造平台型公司,10月24日,凱萊英釋出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天津凱諾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凱諾醫藥”)與北京醫普科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醫普科諾”) 簽署《股權轉讓協定》,以自有資金1.36億元人民币收購醫普科諾原股東持有的100%股權。此次收購之後,凱萊英将完善産業鍊條上的CRO業務。與此同時,行業利好消息不斷。作為研發和生産一體化服務平台,凱萊英曾在回複投資者時提到,MAH制度的實施将長期利好公司,因為創新藥研發大勢所趨,未來市場中催生了大量研發外包服務需求。MAH制度即實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核心内容是将藥品準許文号和生産許可脫離,也就是将所有權和生産權分離。對于缺乏生産能力的科研人員和藥品研發機構、缺乏研發能力的藥品制造公司,一定程度上分别實作在研發和生産的各自領域發揮優勢。依靠行業和制度基礎,凱萊英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以2020年收入來看,凱萊英是全球第五大創新藥原料藥CDMO公司,約占全球的1.5%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凱萊英也是國内最大的商業化階段CDMO公司,約占據了22%的市場佔有率。光大證券10月17日釋出的研報認為,在手訂單飽滿、産能擴張加速等顯示國内CDMO領域景氣向上,背後是國内CDMO企業在全球創新藥産業鍊參與度以及行業地位的雙重提升,中期看各家CDMO業績增長有望提速。三四季度CXO/CDMO賽道有望持續高增長,建議關注凱萊英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10月26日晚,凱萊英披露2021年三季度報。營業收入方面,凱萊英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29億元,同比增長40%;剔除匯率波動因素影響,同比增長 50.45%。通過與同期比較,營業收入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比增長率在2020年有所放緩,2021年增長率恢複至2019年相近水準。盈利方面,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為7億元,同比上漲37%,相比2019年49%的增速有所放緩。凱萊英的主要銷售客戶位于境外,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按地區分類,在凱萊英的營收中,中國大陸地區收入比重僅占11%,而國外地區達89%。事實上,凱萊英與輝瑞、默沙東、艾伯維、禮來、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等全球制藥巨頭形成了較強的合作粘性。在客戶方面,凱萊英一方面與已有客戶持續合作,延伸服務鍊條;另一方面擴大客戶群體,尤其是與創新藥公司的合作。2020年,公司還積極參與COVID-19疫情相關治療藥物的研發管線中,服務國外知名Biotech公司的ADC藥物、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藥物。凱萊英研發實力強勁,據報表披露,公司首個MAH項目再鼎醫藥的則樂 (尼拉帕利)已進入商業化生産,從啟動核查到遞交報告僅用時30天。此外,公司全流程服務和黃醫藥的創新惡性良性腫瘤藥蘇泰達(索凡替尼)已于2021年正式上市。這得益于凱萊英對研發的重視。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已投入研發支出2.57億元,占營收的8.8%,同比增長51%。觀察可比公司,以半年報資料為依據,凱萊英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9.32%)高于康龍化成(1.96%)、藥明生物(2.6%)、藥明康德(3.82%)等公司,處于行業前列。港股二次上市自2016年11月18日于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凱萊英股價總體呈上漲走勢。從入市開盤價16.22元(前複權價)至2021年10月28日收盤價393.43元,五年時間累計漲幅近24倍。目前,凱萊英市值達963億元,市盈率104倍。而值得注意的是,凱萊英2021年半年報顯示,高瓴資本在2021年第二季度減持220萬股,占原股數的近50%,減持後持股比例為0.9%,以第二季度公司股價均價計算,套現金額約7億元。此前的2020年10月,凱萊英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高瓴資本獲配約440萬股,金額近10億元,鎖定期為6個月。目前,高瓴資本已在三季度退出凱萊英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如果以第十大流通股東的150萬股看,高瓴至少在第三季度減持70萬股。另一方面,在第三季度内,凱萊英還獲得了基金公司增持。具體來看,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增持近300萬股,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基金新進買入312萬股,廣發醫療保健基金也增持41.69萬股至250萬股。2021年5月,凱萊英宣布重新開機赴港二次上市計劃,并在6月28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拟在香港主機闆發行H股上市。9月21日,公司公告稱近日已收到證監會批複,證監會核準公司發行不超過4924萬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機闆上市。凱萊英是國内小分子CDMO的龍頭企業。本次進軍港股市場,雖然凱萊英沒有公布具體的募資金額和用途,不過市場注意到,其列出的三項未來業務規劃中,兩項都重點提到了大分子CDMO業務。而這也引發了市場猜想,凱萊英進軍大分子CDMO的“野心”進一步顯現。據觀察,CDMO行業在港股的估值普遍更高。以無錫藥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藥明生物”,02269.HK)為例,公司為大分子CDMO龍頭企業。截至2021年10月28日,藥明生物市值達4862億港元,市盈率146倍。華金證券在10月18日釋出的研報中表示,中期建議戰略性關注受益于國内創新藥高熱度的全産業鍊平台化企業、有新冠疫苗和新産品持續布局的疫苗企業,對凱萊英給予“買入”評級。凱萊英在CDMO行業怎樣保持業務優勢?港股上市後将有何種表現?《投資者網》将持續關注。(思維财經出品)■投資者網财經Fri, 29 Oct 2021 13:32:01 GMT《投資者網》彭寶萱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51新疫苗獲批疊加業績增長130% 康泰生物股價為何開啟“下跌模式”http://www.investorchina.cn/article/64956《投資者網》向勁靜新冠肺炎疫情當下,使得我國的疫苗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與疫情賽跑的過程中,新冠疫苗研發生産的經驗給我國的疫苗行業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日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泰生物”,300601.SZ)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下稱“13價肺炎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制品批簽發證明,标志着該疫苗已可正式上市銷售。可二級市場上的反應卻異常冷清,其股價自今年5月17日之後便開啟下跌模式,哪怕13價肺炎疫苗正式上市也未能大幅度帶動股價行情,這是為何?新疫苗獲批上市根據康泰生物最新的公告内容顯示,公司的13價肺炎疫苗主要采用兩種載體蛋白(破傷風類毒素/白喉類毒素)與肺炎球菌莢膜多糖結合,差別于單載體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可以避免同一種載體蛋白競争輔助型T細胞而對多糖免疫應答産生抑制作用。13價肺炎疫苗獲批上市,成為全球第三家,國内第二家上市的13價肺炎疫苗。該疫苗适用于6周-5歲嬰幼兒和兒童,接種本疫苗後,可使機體産生免疫應答,用于預防菌血症性肺炎、腦膜炎、敗血症和菌血症。民海生物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為全球首創的雙載體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采用兩種載體蛋白(破傷風類毒素/白喉類毒素)與肺炎球菌莢膜多糖結合,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結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全球每年有160萬人死于肺炎球菌感染,其中46萬是嬰幼兒,是以已将其引發的疾病列為 “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今年4月底世衛組織釋出的《2030年免疫議程》再次強調,廣泛使用肺炎鍊球菌疫苗,可以使5歲以下肺炎患兒的抗生素使用天數減少47%,全球每年至少可以将抗生素的使用天數減少1140萬天。基于如此重要性,13價肺炎疫苗已經成為全球疫苗品種當中暢銷的産品。助力業績增長就在康泰生物公布13價肺炎疫苗上市的同時,也釋出了2021年三季報。公司的主營業務以二類疫苗為主,其占比為98.62%;其他業務和一類疫苗為輔,占比僅為1.38%。具體來看,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的疫苗、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且自願受種的疫苗。資料來源:公司年報資料顯示,康泰生物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23.77億元,同比增長67.37%;扣非歸母淨利潤為9.89億元,同比增長133.04%。其中,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140.74%;淨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303.21%。此番康泰生物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緊急使用授權;二是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恢複生産。就新冠疫苗方面,今年5月,康泰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中國緊急使用授權,成為中國第6個獲批的新冠疫苗品種。自6月1日啟動大規模接種以來,已向廣東、河南、江蘇、貴州、四川、湖北、湖南、陝西、安徽、廣西等省份規模供應。目前,康泰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在烏克蘭、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公司表示,目前在加強産品在海外的注冊工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當下,除滅活疫苗外,康泰生物還布局了其他多種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并正在研發針對變異株的新冠疫苗。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已完成臨床前研究并送出了臨床試驗申請。8月初,康泰生物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滅活疫苗研發已成功分離出多株“德爾塔”變異株單克隆毒種。而康泰生物的重組乙型肝炎疫苗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自2018年遷址以來,B肝疫苗便停産,直到去年10月新廠區才重新獲得中檢院的批簽發。在國内,B肝疫苗有免疫規劃和非免疫規劃兩個市場。其中,針對新生兒的乙型肝炎疫苗屬于免疫規劃産品,由政府統一采購并免費向公民提供;而針對其他疫苗接種者組别的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在非免疫規劃市場,康泰生物的60gB肝疫苗為獨家産品,後者可适用于對乙型肝炎疫苗正常免疫無應答的16歲及以上年齡的乙型肝炎易感染者。能否後來居上?13價肺炎疫苗作為全球疫苗的重磅産品,目前全球僅有三家獲批上市,即:輝瑞、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其中,輝瑞的13價肺炎疫苗是2016年年底在國内獲批上市;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是去年年初上市;而康泰生物則剛獲批上市。其中,輝瑞的産品是适用于6月齡以下嬰幼兒,12-15月齡為加強免疫;沃森生物的産品是适用于6周齡至5周歲的嬰幼兒和兒童(6周歲生日前);康泰生物的産品是适用于6周齡-5歲嬰幼兒和兒童。實際上,自2016年13價肺炎疫苗進入中國以來,輝瑞作為唯一的供應商,産品銷售一直十分緊俏。根據輝瑞所披露的資料來看,2017年至2020年期間,其13價肺炎疫苗簽發量分别為71.54萬支、384.75萬支、475.45萬支和618.09萬支,其中,2018年至2020年同比增長分别為437.81%、23.57%和30%。那沃森生物的簽發量又如何?該公司的13價肺炎疫苗在去年4月22日實作首針接種。到了2020年年底,公司的13價肺炎疫苗的簽發量為446.51萬支,銷售額約16億元。根據中檢院資料顯示,2020年全年13價肺炎疫苗,輝瑞和沃森生物的市場佔有率分别為60%和40%。那作為後來者康泰生物,此時入局13價肺炎疫苗市場,還有多少市場佔有率可占?據中泰證券研報測算,康泰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峰值銷售額有望達到33億元。盡管有着業績和13價肺炎疫苗上市的利好消息,康泰生物的股價僅當天(10月22日)上漲4.65%之外,表現很是平淡。而自5月17日創下年内最高價221.29元/股之後,便開啟下跌模式,截至10月28日期間公司的股價跌幅超44%,市值累計蒸發超600億。有市場觀點認為,這樣的市場表現,或許與深交所關注函有關。而公司被關注的原因,又與康泰生物控股股東喊話員工“兜底式增持”有關。9月17日,公司釋出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杜偉民鼓勵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通過二級市場競價買入公司股票,并承諾凡在2021年9月22日至2021年10月29日期間淨買入的康泰生物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并在職的員工,因在上述期間買入康泰生物股票産生的虧損,由杜偉民予以補償,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該公告一出,康泰生物便受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增持倡議的原因及目的,是否存在配合相關股東減持的情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倡議增持公告發出的前一周,康泰生物實控人、控股股東杜偉民曾在高位減持公司51.6萬股,套現9331.34萬元。此外,華西證券研報認為,暫不考慮公司新冠疫苗業績彈性,考慮到今年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影響正常疫苗業務接種,下調公司2021-2022年盈利預測,營業收入從40.15/64.71億元調整至32.70/62.00億元,EPS從2.00/3.41元調整至1.47/2.75元。《投資者網》向勁靜新冠肺炎疫情當下,使得我國的疫苗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與疫情賽跑的過程中,新冠疫苗研發生産的經驗給我國的疫苗行業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日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泰生物”,300601.SZ)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下稱“13價肺炎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制品批簽發證明,标志着該疫苗已可正式上市銷售。可二級市場上的反應卻異常冷清,其股價自今年5月17日之後便開啟下跌模式,哪怕13價肺炎疫苗正式上市也未能大幅度帶動股價行情,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