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作者:張孝祥 (宋)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西江月》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同韻部仄聲韻稱之為葉韻,但這裡的“面”“片”就是葉韻。

張孝祥、字安國、号芋湖居士,人稱張芋湖。是南宋有名的愛國詞人、書法家,他雖然身為狀元出身。可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沒有什麼特别出色的政治成就。他的文學成就卻是很高,是南宋豪放詞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詞風“清婉而俊逸”,倍受文人推崇。代表作也很多。
今天我們賞析的這首詞,流傳的人多,可是算不上他的代表作。隻是我個人比較欣賞這一首詞。這是他出仕中書舍人被彈劾罷黜,不久出任撫州知州,再一次被罷黜。三年内兩被罷,然後再被起用。重遊故地,填了這首詞。
“問訊湖邊春色”,再次聽聞三塔湖的春景美色,“重來又是三年”想不到再次來遊的時候,已經時過三年。
“東風吹過我湖船,楊柳絲絲拂面”遊船從楊柳樹下行過,東風吹拂,柳絲在眼前飛舞,從臉龐滑過。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已經習慣了紅塵的浮沉,這個心已經看慣人生。到哪裡都能安然自得。
就這一句,是我最欣賞的一句。有人因這一句,把這首詞定義為豪放詞。可我讀的時候,感覺不象豪放。更有點像我們平常說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待到憂愁上心頭,卻到天涼好個秋。”
當時的南宋已經風雨飄搖,當時的皇帝偏安一隅,沒有收複北宋河山的志氣。自己上書主張抗金,卻屢被貶黜,弄得起起伏伏。自己有心殺敵,卻是無力回天。生在當時又能如何?隻能讓強迫自己習慣當時的社會環境,讓自己不安的心到處悠然。就像“山外山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對當政者的無奈,空有抱負卻無從實作。
是以這裡不應該做為豪放詞了解,更多的是一種對現實無奈的展現。
“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也有人把這裡寫作“寒光亭下水連天”,湖水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直到天邊,沙鷗成片飛起,十分壯觀。
整首詞讀起來流暢優美,詞風清新秀麗。有人讀出豪放,有人讀出無奈,是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