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作者:七品禦史

清朝雍正年間,山東濟南府禹城縣城西二十裡外有座房寺鎮,鎮裡的成平村有位張老漢,早年娶妻趙氏,兩人婚後育有一子,取名張忠臣。

這張忠臣自幼頑劣淘氣,既不喜讀書,更不願出力氣幫着父母種田。整日隻知舞槍弄棒,跟着村上閑漢學些粗笨拳腳功夫。張老漢眼見兒子二十啷當歲,卻好勇鬥狠、不務正業,便急着四處托媒人為忠臣張羅親事。張老漢心想:兒子成家後有了管束,自然也就知道收心養家了;再說自己年近五旬,也早就急着抱孫子了。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一衆媒公、媒婆,得了張老漢好處,自然賣力尋找十裡八村的合适姑娘。怎奈,張家窮得叮當響,忠臣又熱衷打架,在房寺鎮早已有了不好名聲。是以,盡管媒人将其誇得天花亂墜,卻終究沒姑娘肯嫁他。

不過事有湊巧,一對曆城縣逃荒的母女,前往濟南投親路過此地時,母親染疾身死。十七歲的女兒鴻波,悲不自勝,卻又舉目無親,不僅連棺木都置辦不起,更是連客棧的店房錢也掏不出。

心眼活泛的李媒婆,一見有機可乘,便靠前幫着張羅停靈、祭祀事宜。她還不親假親地勸慰鴻波:如今孤苦無依又無錢葬母,不如在房寺鎮尋個婆家,一來自己早晚要出嫁,也算是終身有靠;二來可用聘禮葬母,也不枉老人家養育兒女一場。鴻波一個女孩家,遭此橫禍早就沒了主張,自然把李媒婆的話當成了金石之言。

就這樣,李媒婆客棧、張家兩頭穿梭,向張老漢讨了五十兩銀子,幫着鴻波埋葬母親,并算還了三兩客房錢。最後,李媒婆将所剩銀兩揣入懷中,草草擇了日期,便将鴻波送入了張家。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張忠臣憑空得了美貌嬌妻,自然欣喜若狂,對鴻波體貼入微、百依百順。鴻波見丈夫健碩英武,對自己和顔悅色、低眉順眼,更是自感終身有靠。而忠臣成親之後,也果如張老漢所料一般無二,不僅安穩不少,更是時時盤算着如何賺錢養家。

後來,張忠臣與鎮上青年趙三一起,在鄉下合夥收購雞鴨菜蔬,再到縣城販賣,每回倒也有不少進益。正當張家家境有所改觀,忠臣夫婦柔情蜜意之際,卻不料半年之後,張忠臣卻不幸溺水而亡。

原來,這天忠臣和趙三賣完農貨,返鄉途徑徒駭河時,忠臣突然腳滑落水,瞬間卷到了旋渦之中。趙三不識水性,隻能在岸上跳着腳呼救。結果,忠臣不一會兒便被河水吞沒。

趙三見出了人命,一路哭哭啼啼跑回成平村來給張老漢報喪。張老漢夫婦和鴻波,得了兇報自是肝腸寸斷、亂作一團。後來,張家人到徒駭河下遊尋覓數日,忠臣依舊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足足過了半月有餘,才有漁民在下遊支流泥塘中,發現了一具溺亡屍體。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張老漢前往認屍時,見屍身雖已腐爛、面目難辨,但高矮胖瘦卻與兒子極為相似,頓時哭得死去活來。衆人好一番解勸,張老漢才止住悲傷,遂購買棺木成殓屍體,将忠臣妥為安葬。鴻波本是外鄉女子,如今死了丈夫,便隻好為夫守節,整日孝敬公婆。

話說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也就是張忠臣死後的第三年夏季的一天深夜,隻有四十餘戶人家的成平村,竟發生了一樁驚天血案。這天深夜,村裡突出闖入三五十個彪悍強盜,挨家挨戶搜尋青壯男子,搜到後便殘忍殺害。一夜之間,成平村十九人遇害,全村青壯男子無一幸免。

衆強盜得手後逃走,成平村頃刻間家家舉哀、哭聲一片。禹城地境出了如此大案,早有裡正等人報到了縣衙。禹城縣令李淩志得報,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便趕緊帶領衙役、仵作,并借調了百名兵卒緊急趕往事發地點。

衆人來至成平村外,李縣令遠遠便聽見撕心裂肺的嚎哭聲。待走進村莊,李縣令也被眼前凄慘景象驚得手足無措。隻見不大的村莊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遇害。有的将屍體停放院中;也有的剛買來棺木,正準備成殓。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李縣令帶領仵作等人一番查驗後,雖然确定被害人均系他殺,衆鄉鄰也都哭訴村中鬧了強盜,但李縣令有幾個疑團,卻始終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是強盜進村,必然是圖财害命,但這些強盜殺人之後,卻根本沒有洗劫錢财;二是強盜為何隻對青壯男子下手,全村婦女兒童、年長男子卻都無一遇害呢?據村民反映,當晚強盜行兇時,有兩個老漢情急之下,抄起木棍保護家人,強盜也并未對他們痛下殺手;三是強盜對村莊情況,似乎了如指掌。因為有幾戶沒有青壯男子的人家,強盜連院門都沒進,難道村莊裡有人通匪不成?

李縣令覺得這起案子,強盜手段兇殘、被害人數衆多,案件卻依然有諸多蹊跷不明之處。于是,他便一邊派人搜尋衆強盜的藏身之處,一邊帶領衙役前往各家各戶詳細盤查了解,以期尋找出蛛絲馬迹。幾天下來,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李縣令便發現:十九名被害人中,他們雖無共同仇人、仇家,但其中卻有七八人,經常出入張家,與張老漢的兒媳鴻波不清不楚。

而一個了解内情的老漢,更是向李縣令講出了,張老漢與兒媳鴻波的一樁密約。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自打張忠臣溺亡後,張家更是一貧如洗。而鴻波又與村民馬東陽有了親密交往,便向公婆提出改嫁請求。張老漢死了兒子,諸事全靠兒媳操勞,他如何肯輕易應允鴻波改嫁?是以便斷然拒絕。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那時候的寡婦,改嫁便是失節,再加上公婆極力阻撓,是以鴻波便也隻好作罷。話說成平村西口有一個三旬男子,名叫王啟坤。此人早已娶妻生子,卻又風流成性,他早就觊觎鴻波美貌,是以張忠臣溺亡後,他便千方百計讨好和接近張老漢。

這一天,王啟坤将張老漢拉到無人處便跪倒磕頭。張老漢不明就裡,趕緊讓其起身說話。王啟坤這才苦着臉說道:“小侄如今得了不治之症,恐怕已經命在旦夕了。為今之計,也隻有老伯才能救我!”

張老漢聞言,便追問王啟坤得了什麼病,并稱自己又不是醫生如何能夠醫病?王啟坤聞言,又是俯身跪倒在地,連說自己得了心病,并稱自己自打見到鴻波美貌,便日夜思念得了相思之病。如今小命垂危,他便想讓張老漢勸說兒媳鴻波,陪宿他一晚,待虛火消退,自然就不藥而愈了。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言罷,王啟坤便掏出三兩銀子塞給了張老漢。張老漢看着手中銀兩,思忖再三後,便讓王啟坤當晚三更前來。王啟坤聞言,自是欣喜若狂、千恩惋惜。

當晚,張老漢授意老伴炒了幾個菜,婆媳二人便喝了不少酒。待鴻波醉酒入房休息後,張老漢起身偷偷開門因王啟坤進入,自己便與老伴躲入裡屋蒙頭大睡去了。當晚,王啟坤如願糟蹋了鴻波。

事後,鴻波痛罵公公出賣自己,張老漢一邊擦眼淚,一邊向兒媳訴苦道:“當年為了娶你過門,也為了埋葬你的母親,我是舉債借了五十兩銀子。如今我兒身死,咱家一貧如洗,我也隻能從你身上賺些銀兩,但凡有些活路,誰又肯做這樣的事情呢?”

張老漢說完,見鴻波雖仍在哭泣,卻不似先前激動,便接着說道:“我也知道你的苦楚。但你改嫁便是失節,如今事已至此,我便和你定個密約,隻要有青壯後生拿錢找我,你便應承下來。如此,我便允許你和馬東陽交往。延展數年,或許同意你改嫁也未可知!”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鴻波聞言,除了自歎命苦外,也隻好點頭認下了這樁密約。從此後,鴻波得以與馬東陽卿卿我我,張老漢夫婦果然視而不見。而張老漢得了兒媳承諾,為了多賺些金錢,便經常向村中青壯後生,散布這樁翁媳密約,有人掏了銀子來找張老漢,對鴻波果然可以一親芳澤。如此數年,村中便有不少後生與鴻波發生了苟且之事……

這位了解内情的老漢,講述完張家翁媳密約後,引起了李知縣的高度重視。是以,他便親自來到張家一探究竟。張老漢與兒媳鴻波,一見縣令登門,頓時神色改變、手足無措起來。李知縣察覺有異,便命人将翁媳二人分頭審訊,結果終于查出了命案實情。

原來,殺死全村青壯男子的,正是鴻波丈夫張忠臣!那日,張忠臣落水後并未身死,而是被團聚在徒駭河邊的一夥水賊救了下來。幾個水賊搜完忠臣身上銀兩後,便想将其推進水中淹死。

恰巧,這一幕被水賊頭目的妹妹二丫看到,她見忠臣身體結實,相貌堂堂,便阻止衆人行動,回頭悄聲告訴哥哥自己相中了此人。最終,水賊頭目擰眉瞪眼,詢問張忠臣是否願意娶二丫為妻,張忠臣見狀,一來貪圖二丫貌美;二來也知衆人心狠手黑,如果此時自己拒絕,便是自尋死路,便趕緊連稱“願意”。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就這樣,張忠臣娶了二丫,當了水賊,卻數年不敢回家,以免給家人招來殺身之禍。直到三年後,二丫生了孩子,兩人感情日漸穩固;張忠臣在水賊中當上了“二當家”,這才向水賊頭領提出,自己準備回家看看雙親。

征得水賊頭領同意後,張忠臣便帶着無數金銀珠寶,回家看望父母和妻子鴻波。哪知清晨到家,便見一個男子從鴻波屋中鬼鬼祟祟出來,頃刻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張忠臣頓起疑心,便推門進屋來尋鴻波。

鴻波見忠臣死而複生、出現在面前,頓時吓得魂飛天外。張忠臣簡要訴說幾句過往後,雙眼便死死盯住了衣衫不整的妻子,并詢問剛才的男子是誰?為何會在鴻波的房中?鴻波聞言,頓時淚如泉湧,羞愧之下便訴說了公公逼迫自己的經過。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恰在此時,張老漢聽得房中動靜,便起身過來察看。他一見兒子忠臣回來,才知當日所見溺亡男子并不是忠臣,又聽得鴻波講述自己與她訂立的密約,便知什麼都隐瞞不住了。隻好哭着請求兒子原諒自己,聲稱都是家貧惹下的罪過。張忠臣氣得青筋暴起,咬牙切實追問都有誰與鴻波通奸有染?張老漢怯懦答道:“全村的青壯後生,大多都來找過我。”

張忠臣聞言,摔門而去。第三天深夜,成平村便來了強盜,将全村十九名青壯男子殺死。張老漢與鴻波,情知必是忠臣所為,是以整日提心吊膽、惶恐不安。不想李縣令竟這麼快找上門來,是以張老漢與鴻波全都供述了實情。

李縣令審明案由,将張老漢與鴻波全都押入大牢,并行文州府借兵剿匪。數日後,州府派來三百名精兵,配合李知縣剿匪。經過數月訪查、密探,最終将藏匿河邊的六十七名水賊悉數剿滅。而張忠臣和二丫兄妹也都被亂刃分屍。

最終,李縣令将張忠臣等水賊暴屍街頭,并行文奏報州府與刑部衙門,将張老漢與鴻波全都問了斬刑。成平百姓聞訊,無不拍手稱快,都稱頌李縣令是斷案如神的“青天大老爺”。至此,一樁清代奇案就此偵破!

清代奇案:女子貌美,全村青壯男身死,翁媳一樁密約,害人害己

此案告誡後人:人倫禮儀,維系着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與家庭成員關系。張老漢出賣兒媳,可謂是古今少有之事,也是成平村慘案的始作俑者;而張忠臣為了一己私憤,引狼入室,殺害了全村所有青壯男子,更是兇殘至極、死有餘辜;而反觀鴻波,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精,最終落得個名敗身死下場,實在是可悲又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