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藍鲸一号平台
為了開采深海石油資源,中國在南海幹了一件大事,藍鲸1号面世,據悉,這座海上平台的最大作業深度達到3658米,就連老外也非常佩服,直呼這簡直是又一座奇迹工程!那麼中國斥巨資建造的藍鲸1号,到底有啥作用呢?對此有專家表示:世界上隻有少數國家掌握深海資源的開采,而中國藍鲸1号,就可以深入開采各種資源。
圖為作業中的藍鲸一号
早在上個世紀,中國就已經發現南海的海底有着大量的珍貴資源,例如天然氣和石油而礦藏方面則含有大量的錳礦,并且還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可燃冰儲備,這種資源在分解之後會變成純度非常高的天然氣,是一種絕佳的燃料,并且隻會在極深的海底和凍土層當中形成,根據專家的推測,僅在這一區域内的儲量就足夠中國使用千年,其意義可見一斑。
然而可燃冰的開采卻極度困難,需要非常特殊的裝置和完全不同的技術,藍鲸1号正是為了這一目的而誕生的,僅從體型上來看,這一設施就不同尋常,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排水量超過7萬噸,甚至大于航空母艦,除此之外,這一平台能夠在最大水深3658米的情況下進行作業,最大鑽井深度達到15240米,使用的電纜拉長之後長度達到120萬米,能夠從北京鋪到上海。
圖為藍鲸可燃冰開采平台
為了進行深海資源的開采,藍鲸1号裝備了各種黑科技,首先就是裝備了兩套鑽井系統,兩套設施可以同時啟動進行工作,一邊打井的同時另一邊接管,直接将效率提升了30%,除此之外海底的大量泥沙也會在可燃冰的開采過程當中被一起吸上來,這不僅會導緻效率降低,更重要的是還會導緻管道被泥沙堵塞,日本就曾經因為這一問題而被迫停止了開采工作,中國自然不可能跟日本掉進同一個坑裡,在應用了地層流體抽取,和未成岩超細儲層防砂等一系列技術之後,該平台能夠在有效地将水,沙子和氣體三者分離後進行有效的開采。除此之外,平台還裝備了DP3動力定位系統,能夠在12級大風和巨浪之下保持住自己的位置,一刻不停地進行可燃冰的開采,并且相比起使用錨鍊的普通船隻和外國平台,這一系統的應用,使得藍鲸1号就像真正的鲸魚一樣,能夠更加靈活地适應深水環境,并且抵禦較為極端的氣候。
除此之外在進行資源開采的同時,中國研發團隊也并沒有忘記環保這一目标,專為其配備了主副兩套15000PSI壓力級别的水下防噴器,每一套都配備三組剪切閘闆,不僅保證了平台本身的安全,更是保證發生問題之後不會導緻天然氣和其他資源洩露污染環境。
圖為在藍鲸一号基礎上研發的二号平台
簡而言之,在藍鲸1号上運用的大量先進技術表明,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了技術領先地位,并且該平台的投入使用,也證明對南海的資源開發已經開始,中國未來必然率先實作可燃冰的産業化和商業化開采,并利用其中獲得的産品和經濟利益助力社會和經濟進一步發展,早日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