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鸮(學名:Asio otus),耳羽簇長,位于頭頂兩側,豎直如耳。面盤顯著,棕黃色,皺翎完整,白色而綴有黑褐色。上體棕黃色,而密雜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幹紋;颏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幹紋。腹以下羽幹紋兩側具樹枝狀的橫枝。跗蹠和趾密被棕黃色羽,眼橙紅色。以小鼠、鳥、魚、蛙和昆蟲為食。對于控制鼠害有積極作用,應大力保護。屬于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檔來自東方IC)

廣泛分布于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等世界多個國家。(圖檔來自東方IC)
中國的長耳鸮除了在青海西甯、新疆喀什和天山等少數地區為留鳥外,在其他大部分地區均為候鳥,其中在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東部、河北東北部等地為夏候鳥,而從河北、北京往南,直到西藏、廣東,以及東南沿海各省等地均為冬候鳥。(圖檔來自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