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

3月3日上午,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一行來到我院江幹院區調研交流,随行的還有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奕,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張丹、“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副院長林愛福、藥學院教授朱虹、科學技術研究院基地辦副主任鉏萍。我院黨委書記王建安、院長王偉林、副院長丁克峰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人員陪同調研。

丁健院士在參觀了江幹院區、聽取了關于我院基本情況、曆史沿革、科技創新及惡性良性腫瘤學科的情況介紹後,他感言道,浙大二院的曆史長河中,梅滕更老院長留下的“3H”理念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在“ Head知識、 Hand技能、 Heart仁心”理念熏陶之下,每個醫務人員,都能在各自崗位上造福于民、閃閃發光。他還表示,此番浙二之行,收獲頗多,希望有機會可以與這樣優秀的醫院合作。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祝賀我院袁瑛教授當選中國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21年2月27日,我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主任袁瑛教授當選中國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會(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這是繼張蘇展教授當選首屆CSCO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丁克峰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後,我院結直腸癌團隊的又一喜訊。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絕經後骨質疏松症要注意這幾點!

2020年美國AACE和ACE《絕經後骨質疏松症診療臨床實踐指南》關鍵更新内容一覽

2020年5月,美國内分泌醫師協會(AACE)和美國内分泌協會(ACE)《絕經後骨質疏松症診療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AACE/ACE指南)是在2016年版指南的基礎上根據最新的臨床證據修訂而成,其目的是希望降低骨質疏松症相關骨折風險,進而維持骨質疏松症患者的生活品質。該指南納入了最佳證據支援,并考慮了該疾病的經濟影響以及絕經後骨質疏松症治療及其有效性評估的需求。

本指南關鍵更新内容(詳見流程圖):

⚫ 絕經後骨質疏松症女性可根據高風險和極高風險的特征進行分層,包括先前的骨折史。患者的分層決定了初始藥物的選擇以及治療的持續時間。

⚫ 将新的促骨形成類藥物Romosozumab納入治療流程圖中。

Q1:什麼年齡需評估骨質疏松的風險?

R1:指南推薦所有年齡≥50 歲的絕經後女性都應該進行骨質疏松症的風險評估。

Q2:維護骨健康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R2: 補充維生素D3,每天攝入量為1000-2000國際機關(IU),保持充足的膳食鈣攝入,限制酒精攝入,戒煙,建議患者保持積極的體育鍛煉。

Q3:那些患者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R3: 強烈推薦骨量減少或低骨量且具有髋部或椎體脆性骨折史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

AACE/ACE2020

絕經後女性骨質疏松症診療流程圖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點選圖檔檢視大圖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解讀人:李萬裡

浙大二院骨科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裡根醫學中心(UCLA)、美國德克薩斯脊柱外科中心(TBI)及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通路學者

北美脊柱外科協會(NASS)會員、美國AOSpine會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創傷分會委員、浙江省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浙江省康複醫學會骨質疏松專業委員會脊柱微創學組副組長。

專注于骨質疏松伴脊柱病理性骨折的微創手術治療;原發性老年性骨質疏松、絕經後骨質疏松的藥物及綜合治療。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骨質疏松專科名醫門診(濱江院區)

新發現的“轉骨細胞”可能為治療

骨質疏松症或骨轉移癌提供新靶點

我們的骨骼一生中在不斷的變化,為了支援骨骼的生長、維護和修複損傷,骨骼表面上的特殊細胞會分解舊的骨組織并促使其修複。這種特殊的細胞被稱為破骨細胞。破骨細胞是一種多核的巨細胞,由單核-巨噬細胞分化而來,可以吸收骨組織,確定骨骼的發育和持續重塑。破骨細胞的異常與骨質疏松症及骨轉移癌等其他骨骼疾病密切相關。

澳洲Garvan醫學研究院近日在《cell》刊登文章,當他們利用活體成像技術深入觀察活骨組織的内部情況,發現破骨細胞做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它們分裂成較小的細胞,然後又結合起來形成破骨細胞。這突破了以往對破骨細胞的認知。研究員将這種新細胞命名為“轉骨細胞(osteomorphs)”。“這個過程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迄今為止,人們一直認為破骨細胞在完成工作後會經曆細胞死亡,但是我們看到破骨細胞通過分裂,并重新結合在一起,不斷循環利用。”論文的第一作者Michelle McDonald博士說。

這種新發現的細胞可能有助于我們尋找治療骨質疏松症或骨轉移癌的新方法。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解讀人:曲昊

浙大二院骨科主治醫師,博士

中國抗癌協會骨惡性良性腫瘤和骨轉移瘤專業委員會成員

研究方向

臨床診療:骨與軟組織惡性良性腫瘤,脊柱轉移癌,轉移性骨惡性良性腫瘤,脊柱惡性良性腫瘤微創治療。

基礎研究:骨肉瘤轉移的機制研究,破骨細胞及骨質疏松症的研究,骨轉移癌的相關機制研究。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脊柱惡性良性腫瘤專科門診(濱江院區)

另,如需要免疫或靶向治療的骨惡性良性腫瘤晚期病人,可挂周二下午(濱江院區)李冰皓主治醫師的“濱江骨軟惡性良性腫瘤精準靶向免疫治療”(點選可直接挂号)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廣濟一周”第四十二期分享到此結束了

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援

如果有相關建議或意見

請在下方留言

中國工程院丁健院士來訪交流!骨質疏松症治療或有新方法

我們真誠地期望

讀者們可以透過

醫院這扇視窗

看到中國科學技術的

日新月異

衛生健康事業的

進步騰飛

也能真切地感覺

社會冷暖

感受到醫院對健康事業的

孜孜追求

責任編輯|童小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