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作者:評劇先生

“我每年回來一次兩次,你為什麼要說我長期不回家?你跟我沒感情,跟錢有感情啊,你怎麼不說人話呢?我哪年不回家啊?我回來一次你趕我一次。”一名女子對着一名男子神情憤怒、語氣激動的質問道,甚至對着男子打了一巴掌,而原本坐在椅子上的男子在被掌掴後也站起來反抗。可就男子欲還手之際,本在一旁沉默的年輕男子也慌忙站了起來,目的就是阻止男子對女子動手。女子為何如此對待男子?這三個人是什麼關系 ,他們之間又有着什麼沖突?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動手的女子名叫張竹英,被掌掴的男子名叫宋文清,也是張竹英的丈夫,而他們争吵的時候,旁邊還坐着一名年輕的男子,這名男子名叫宋洋,是張竹英和宋文清的兒子,而他們吵架的爆發點也正是因為兒子宋洋。其實在宋洋兒時的記憶裡,父親宋文清對他來說隻是血緣上的關系,如果說父親這個詞對他來說有什麼特别的感覺,宋洋大概隻能說出這隻是一個詞。雖然宋洋是家中的獨子,可是别的家庭獨子擁有的父子親情,享受的疼愛,宋洋并沒有感受到,他兒時對父親宋文清的回憶裡,都是被他打罵的畫面。宋文清作為一名父親,不僅沒有讓宋洋下享受到他本應有的父愛,甚至沒有做到自己應盡的義務,在宋洋十五歲的時候,宋文清就不再供宋洋讀書,是以,年僅十五歲的宋洋就被迫離家打工。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小時候的打罵,在兒子應該處在學習階段的時候,就讓他辍學打工,父子關系因為這些種種原因,變得十分疏遠,在宋洋外出打工的三年,宋洋不曾聯系過宋文清,甚至沒有回過家,而宋文清也沒有關心過宋洋,父子關系比陌生人還不如。而這一次宋洋回家的主要原因是他生病了,得了腦癌的他被醫生推算還有三個月的生命,這對宋洋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他怎麼也想不到他會得這種病。可是盡管如此,母親張竹英并沒有放棄宋洋,在張竹英的細心照顧下,宋洋挺過了醫生說的三個月,但盡管躲過的死神的門檻,宋洋的身體狀況仍然不樂觀。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母子二人迫于無奈,隻能回到所謂的家,希望宋文清可以幫幫兒子。但薄情的宋文清在得知自己的兒子宋洋患病後,給了張竹英兩萬塊和一張斷絕關系的字條,随後就将他們母子二人趕了出來。張竹英怎麼也沒想到,宋文清可以如此的無情,紙條上一句“宋洋不管今後生死不找宋文清”,直接撇開了28年的父子情。就這樣,實在是走投無路的母子二人,隻能求助了媒體,希望可以得到幫助。

當記者來到張竹英母子二人的住所的時候,發現他們是租住在當地的一家養雞場的宿舍。而為了更好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記者随同張竹英、宋洋再次去找宋文清。可當他們到達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時,宋洋卻不願意下車,不管記者怎麼勸說,宋洋都不願意下車去見宋文清。很多人說,當自己的孩子到達家門前卻不願意進門時,是因為怯鄉,可在宋洋的心裡,大抵隻有心寒。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記者拿着那張斷絕關系的字條找到宋文清,然而宋文清對親手寫下的字條解釋道,這是當時吵架的情況下寫的,并不是他的本意,他沒有不管兒子的意思。就在宋文清解釋的同時,記者注意到宋文清門清的一輛小轎車,在記者來之前,張竹英與記者說到宋文清有一輛小轎車,經常在村裡開,很是顯擺,也正是因為這輛車,讓張竹英很是氣憤,宋文清甯願花幾萬塊去買一輛轎車,他都不願意花錢給自己的兒子治病。記者問宋文清門外停着的轎車是不是他的,宋文清再次否認,他對記者說道,這車不是我的,是别人買的。“那你是怎麼開回來的?”“我開回來,我有權利開啊。”“是别人借給你開的,别人出的錢?”記者對轎車的來曆不斷追問,可宋文清的回答卻越來越沒有底氣,眼神也在飄忽。宋文清不知道,他的所有的辯解在得知真相的記者面前,都顯得那麼可笑。原來早在張竹英回到家中的時候,就聽聞宋文清買了一輛車,并調查了宋文清的車是從哪裡來的,而從張竹英給記者看的資料上,也明确顯示,車主就是宋文清,也就是說,宋文清不願意承認自己有錢買車的事實。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面對宋文清的否認,張竹英覺得這已經不重要了,想到還在車上的宋洋,她拉着宋文清就想往門外帶,她想讓宋文清去看看宋洋,“你有面子,你為什麼不去看兒子一眼?”“我不想看見你,不看我不要緊。”“我又不要求你朝我看,兒子就在前面,去看一眼。”“沒什麼好看的。”不管張竹英怎麼拉扯,宋文清都不斷掙脫開,就是不肯邁出腳步去見兒子,說出來的話就連鄰居的聽不下去。一個外人都能明白道地理,宋文清作為一個父親,怎麼就這麼狠心呢?在記者和鄰居的不斷勸說下,宋文清終于答應去看宋洋。可是面對宋文清的到來,宋洋渾身充滿了抗拒,從車上下來後就用手捂着眼睛,不願意看宋文清一眼,而宋文清也是一語不發,神情冷漠。看着父子關系冷到如此地步,也是讓記者感到意外,但考慮到宋洋的身體的關系,沒有繼續對他們進行調節,而是将宋洋和張竹英先送了回去。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可是沒想到第二天,記者就接到張竹英的電話,說他們在醫院。原來在當天晚上,宋洋突然渾身抽搐,張竹英看到情緒失控的宋洋,連忙把他送到醫院,醫生對張竹英說,宋洋這種情況會随時突發腦出血,讓張竹英做好心理準備。醫生的話就像一把刀,紮在張竹英的心裡,她看着昏迷不醒的宋洋,泣不成聲,“我希望他好起來,兩個人有個伴,我不希望他好起來能幫我做什麼,我希望他能好好陪我說說話,做個伴就可以了。我也不希望他好起來打工給我賺錢,我就希望我兒子能天天陪着我。”張竹英的話,讓人忍不住動容,也讓人心疼。張竹英在情緒緩和後對記者說道,自己和宋文清的婚姻并不幸福,自己也是實在受不了宋文清的打罵,選擇在外打工,隻有過年的時候,她才會回來,可每次她回來,面對的還是宋文清的打罵,甚至有一次她回來,聽到村裡的人在議論宋文清和有婦之夫在一起。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面對這些傳聞,宋文清矢口否認,宋文清對記者說,張竹英常年不回家,就是在外面有人了。張竹英沒想到宋文清會倒打一耙,憤怒地控訴這些年宋文清的所作所為。就在此時,宋文清的暧昧對象的丈夫出現了,他神情激動的說他親眼看見了宋文清和他的妻子在一起,他對記者說,當時他從外回家看到他們在一起,拿起刀就想對宋文清下手,是因為妻子抱着他,才讓宋文清跑了。

随後,村民們告訴記者,兔子不吃窩邊草,宋文清這麼張揚,把家都搞散了,親生兒子生病了,他在外逍遙,不管這個兒子,他就是看見這個兒子看病花這麼多錢,,夫妻兩人關系才搞不好。從村民的口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态度,在他們看來,宋文清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父親,他隻在乎自己。而對于張竹英,他們都表示張竹英是一個好母親,對宋洋很關心,是因為宋文清的打罵,才導緻好好的一個家,變成了現在的局面。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事情到了這一步,誰是誰非已經很明了。就在記者打算對是宋文清進行再一次的勸說時,宋文清竟意外地表示同樣調解,可在當地政府上司、記者和張竹英母子面前,宋文清直接表示自己沒錢給宋洋治病,但是願意将宋洋接到家中照顧。宋文清的話馬上遭到了宋洋的拒絕,他拒絕宋文清的照顧,宋洋對記者說到,這麼多年都是母親在照顧他,他不願意讓宋文清照顧。宋文清的話也讓張竹英哭得撕心裂肺,也有了開頭對宋文清的質問和掌掴。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張竹英已經不止一次後悔嫁給這樣一個自私狠心的男人,這讓她和兒子以後的生活怎麼辦?她隻是想要兒子可以陪在自己的身邊,不需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如果不是真的沒有希望,她希望兒子可以一直在她身邊,哪怕一直照顧他。

最後在政府上司和記者的多次勸說下,宋文清願意将宋洋接到自己的家中,并承諾以後會努力賺錢為兒子治病。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用錢買到,但親情和生命不能,活着的人應該好好珍惜,希望宋文清能明白這個道理,不至于最後妻離子散,後悔莫及。

抛棄病危兒子逼妻子簽字,聲稱沒錢給兒子治病,而後卻買車逍遙

歡迎評論區留言評論,本期故事就分享到這裡,記得關注加收藏帶你了解更多人物故事,下期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