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接觸唱歌的學生,氣息無非是最先接觸到的。随着教學方法的改革,傳統教學到比較新鮮的流行演唱教學。有些人的觀點比較主張強化氣息,而有些人觀點認為氣息不需要考慮過多,一個自然的呼吸即可。個人認為在歌唱中尤其對于新手,有必要了解包括呼吸,換氣,發力的運作原理,熟悉後再帶入到歌曲中。完全不考慮氣息還是不提倡,因為目前中國的流行唱法以“全自然”呼吸去唱好歌的學生還是占很少數,大部分依然要以氣息作為基礎。

那麼接觸“氣息”這一名詞後,有些同學又開始一頭霧水了,因為名詞太多了。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聯合呼吸,上腹,下腹,向外撐,回縮,支撐.......對于會的人來說,這些都能完全GET到什麼意思,對于不會的人來說簡直是大眼瞪小眼。而關于氣息的說法又比較多,有些人說吸到丹田,有些人告訴你發力時肚子要繃緊,又有些人說發力自然吐氣就行,衆說紛纭相信你肯定也是比較懵圈的,今天這篇文章作為給聲樂初學者的福音詳細講述下氣息的運作原理,建議收藏。當你下次在歌唱中或發聲時出現問題可以傳回閱讀看看問題出現在哪裡。
1. 為什麼要強調氣息?
當然現在市面上有一些流行教學發表觀點“唱歌隻用自然說話的氣息即可,主要是訓練聲帶閉合即可,自然說話的氣息帶動聲帶自然震動,胸聲混聲頭聲自然可以得到開發”,但是對于一個聲帶閉合能力很弱的新手來說,在沒有氣息能力的情況下單靠聲帶就可以把聲音控制的很好不是很現實,包括自己也有之前在網上亂學學到最後都不會唱歌的學生,就是因為本身的氣息基礎一點都沒有,就開始學進階的東西。是以對于新手來說,先把基本的氣息做好,下一步才有更大的空間,不管是你要學什麼發聲技術,要知道聲音産生很簡單,氣帶動聲帶震動,氣息作為源頭都會出現問題,聲帶不可能良好的震動也不會有好的聲音。
2. 呼吸的三種方式,哪種才是最标準的?
氣息的第一步是呼吸,那麼關于呼吸大體分為三種(胸式,腹式,胸腹聯合),胸式呼吸屬于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呼吸方式,也叫肩式呼吸,缺點顧名思義吸氣很淺,胸口肩部肌肉容易緊張,整個人上浮狀态很難控制聲音,甚至有些人吸快了會頭暈!
然而腹式呼吸其實屬于做的并不太标準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有一些學生可以做到吸氣時小腹外擴,但會存在吸氣後頂個肚子,憋住的情況,這樣吸氣有了保障,但是在發音時同樣不能起到一個控制的狀态。
而胸腹式呼吸的優點在于,吸氣時整個人的狀态比較自然,吸氣比較深比較快同時在吐氣發音的時候可以快速啟動橫膈膜找到支撐,讓聲音能搭上氣。關于胸腹式具體呼吸運作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胸腹式聯合呼吸以及氣息控制的基本原理》。
3. 呼吸的運作原理(肺,上腹,下腹)
所謂胸腹式呼吸,并不是把氣吸到肚子裡,也不是吸到丹田裡,如果有老師這麼跟你說,先讓他自己回去重新學學吧。氣隻能吸到肺裡,那麼所謂腹部外擴的原因是在于橫膈膜的下降,将胃等器官向下推腹部才會擴張,此時肺的空間增大,橫膈膜下壓有了支撐,進一步才能更好的控制聲音,就是這樣的原理。是以我們人體的構造從上到下,依次是肺,貼在肺的下面就是橫膈膜(膈肌),我們兩肋“人字形”交叉點,這個周邊貼近我們胃的位置我們稱為(上腹),再向下到肚臍小腹附近我們稱為(下腹),也有人說是丹田,其實丹田隻是個穴位無非給你賦予一個想象空間罷了告訴你氣要向下吸。那麼好知道了呼吸器官後我們開始說,呼吸以及發力時各個位置的動作。
4. 呼吸以及發聲時各個器官的運作原理
在我們吸氣時毫無疑問整個腰腹包括上腹下腹都是一個擴張狀态,包括後腰,整個360°想象成一個皮球一樣,如果能做到這說明你的吸氣足夠放松,不放松的同學可以躺在床上把手放在腹部找感覺。
做到了“吸”然後是“呼”,也就是吐氣,很多同學會在這一步出現問題。當我們完全放松吐氣的時候,整個腹部包括上腹和下腹同樣是回縮的,原理很簡單因為吐氣時聲帶沒有阻力,橫膈膜就松了,慢慢回收,腹部也跟着回收。
那麼在發音的時候,上腹和下腹有哪些變化呢?相信這個是同學最想了解的,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先吸氣上腹下腹膨脹,然後大拇指按住兩肋“人字形”之間(橫膈膜)的點,保持一定憋氣的狀态發“SI”音,也就是弱延音,在過程中你會發現,上腹是保持支撐的(相對較硬)的狀态,下腹是慢慢回收的!
其實這就是大部分我們在歌唱中的氣息運作原理,上腹保持一個支撐,下腹被動回收把氣推上來。道理很簡單,我們吸氣後發聲 ,要先找到支撐點這個毫無疑問,沒有支撐點聲帶必定會漏氣,一系列聲音問題就會産生,支點是為了更好的發聲,那麼橫膈膜就是支撐點也就是需要一直配合發聲去用力的,這樣才能真正解決氣息控制的問題減輕喉部負擔。
5. 如何才能更流暢的感受氣息發力?
在我們了解到氣息發力時整個呼吸器官的運作原理後,就是要掌握這些動作。當我們習慣了上腹橫膈膜周邊肌肉的運動後,嘗試用這種力量去帶聲音。同樣用大拇指按住兩肋交叉點,有爆發力快速的發“四”音,會感受胸口明顯的擴張和彈跳,類似咳嗽的動作,當有了這個感覺後說明橫膈膜已經激活開始發力,然後帶聲音,可以發“嘿!”或“一,二,三!”很像軍訓報數時,啟動腰腹力量比較有爆發力的把這個聲音送出來,喉部不要想處于被動的狀态,此時你的聲音會很通暢而且帶有氣息的支撐感。
這個力量先習慣半個月到一個月,你會感受聲音穩很多,同時吐氣發力感會很明顯,有了這個感覺後在你之後唱歌路上一定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附一個小技巧,當你某個音覺得喉嚨上提,搭不上氣的時候,就把這個字變成“四音”,比如一個比較高的“MA”音,在你發不上去的時候可以把這個音想象成“罵”字,找到四音向下向下發力的感覺,即可讓聲音搭上氣,在歌曲中同樣有效。
關于氣息我們有必要先知道正确的運作原理,包括呼吸,換氣以及發力,基礎做好後會為之後的歌唱之路提供比較好的動力。關于氣息的具體訓練我們之前也有發文章詳細講過歡迎翻閱,也可以MARK一下本文在之後碰到問題時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