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品不合格,請回爐重造——《人間便利店》

商品不合格,請回爐重造——《人間便利店》

在蜜蜂和螞蟻這樣具有社會屬性的種群裡,如果它們發現了混入自己種群的外來者,那麼它們會合力将外來者殺死或是驅逐。清除異己或許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群體發展壯大的必要手段,畢竟在蜂群中,如果異己沒能被及時清理,那麼整個蜂群都有被颠覆的可能。就像我們身體内的細胞會吞噬外來病菌和變異細胞一樣,為了維護整體的生存,異類總是不被歡迎。在動物世界或微觀環境裡,排除異己的方式簡單直接,但在人類社會裡,我們卻不能如此粗暴直接的對待“異類”,但不管怎麼樣,一旦成為了“異類”,就必然會承受來自整個世界的排斥,直至同化或着消亡。

就像小孩子會用石塊砸那些所謂的“瘋子”,就像仍有很多人将同志視為精神不正常,人們或者從肉體或者從精神,對“異類”進行着有形以及無形的攻擊,以此完成同化或是消滅。因為明白這個世界對“異類”的惡意,是以我們努力做好自己普通人的角色,如果有所異常,就要拼命的掩飾,就像古倉惠子一樣。

古倉惠子是獲得了第155屆芥川獎的小說《人間便利店》的主人公,惠子從小便是一個特殊的孩子,惠子無法了解“正常”的情感,也無法采取恰當的行動,是以在她看來侄子和其他小孩也沒有什麼差別,是以她會用鐵鏟拍擊同學的頭部制止他們打架,身為異類的惠子沉默着長大,直到她進入微笑便利店,成了一名合格的店員。

就像惠子所說的,“我“轉生”成為便利店員之前的記憶,不知為何,朦朦胧胧的,無法鮮明地回想起來”。惠子将成為店員視作轉生,在此之後,她說和别人一樣的話,做和别人一樣的舉動,所有的一切都有員工手冊作為參照,惠子終于成了“正常人”。

按照日系小說的一般走向,惠子将在便利店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并且最終被時光溫柔的治愈。但《人間便利店》之是以能夠獲獎,是因為這是一本能夠引起社會集體沉思的話題之作,而惠子的“異類”屬性,以及大衆對異類的排斥和對異類所設定的标準,正是能夠引爆這一切的關鍵節點。

惠子模仿同僚的說話語氣和穿着打扮,力圖讓自己和别人看起來一樣,惠子以為自己僞裝的很好,卻在另一個“異類”的面前,終于意識到了自己仍舊被排斥、被懷疑、被當做異類特殊對待的真實情況。

“異類”白羽,大齡無業未婚男青年,滿腦子的空想以及滿肚子不合時宜的抱怨和牢騷。白羽的出現和消失讓惠子意識到了店員就像是便利店中的細胞,無用的細胞會被清除,就像白羽會被開除一樣。而白羽的“繩文”言論——“這個世界跟繩文時代完全沒差别。對村裡沒用的人會被排除掉。就是那群不去狩獵的男人,和不生孩子的女人。現代社會、個人主義什麼都,說得好聽。可實際上,不去融入村子的人就會被幹涉、被強迫,最終從村子裡流放出去。”——以及他對惠子同為異類的點評終于讓惠子明白了自己同樣被排斥、被幹涉,被人視為異類。

一同被白羽點醒的除了惠子還有書外的我們,基于第一人稱寫作所特有的深切代入感,我們站在惠子的角度上,并未察覺惠子在現實中被視為異類的真實情況。當我們從白羽的口中聽到了别人的真實想法,在去回看曾經的片段,就會發現歧視和排斥早已發生,就像惠子所察覺到的那樣。

在小說中所描述的日本,不論男女如果既不肯找一份正式工作,也沒有結婚生子,還沒有合理的理由,那麼他們就會變成别人眼中的異類。為了變得更“正常”,惠子決定和白羽“同居”,知道這件事的人們紛紛道出恭喜,并且自發的為惠子編造出合理的理由,與此同時,他們認為自己終于将惠子拉入到了“正常”的行列,對惠子的态度發生了鮮明的改變。

小說所呈現出的荒謬感在此時與現實成了最好的對照,和如此不堪的白羽在一起竟然成了一件值得被恭喜的事情,就像我們在現實中所看到的那些逼婚逼生一樣,父母親人所做的這些并不是為了讓你得到幸福,而是為了讓你變得和别人一樣。到了25歲應該考慮結婚,到了30歲應該生孩子,如果不這麼做,就會變得不那麼“正常”,于是外界的力量開始向你施壓,希望你回到“正途”,回到“正常”的行列中。

就像惠子所領悟的那樣,店員隻是便利店的零件,隻有合格的零件才有存在的意義,不合格的零件就會被替換。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我們在無形的标準體系中被塑造着,然後被打上“合格”的标簽,所有“不合格”的零件都要回爐重造,如果依舊頑固,那麼放逐或許是最“善良”的手段。

但我們為什麼要遵從這一切,甚至于不惜滅殺自己的幸福和靈魂!

我不想成為異類被清理被排除

但我也不想被打上合格的印章,等待上架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