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Sir記得前段時間,有一篇《奧數天才墜落之後》的文章刷了屏。
說曾經奧數天才付雲皓,如今“淪落”到去給二本師範生講課。
天才墜落到了哪裡呢?
不久後當事人回應:我墜到了地上。
不過正好,腳踏實地。

好像對于天才,我們總是習慣性仰視——
既然你有出衆的天賦,那你肯定能獲得一般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誰打破這種仰視,誰就“墜落”了。
有的天才呢,為了不讓自己墜落下來,他沿着衆人仰視的目光爬啊爬,想爬上那個叫做“人生赢家”的雲端。
結果,他會得到什麼?
也許你已經猜到他的名字——
《天才瑞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
馬特·達蒙飾演的天才瑞普利,一開始就是個屌絲。
沒爹、沒錢、沒地位。
一個低頭都難注意到的“紐漂”。
窩在不見光的地下室,每天伴着頭頂的腳步聲入睡。
偶爾兼職在party上給人鋼琴伴奏,掙點外快。
更多時間是高檔歌劇院的廁所裡當服務員,給有錢人遞毛巾、撣灰塵。
而同時屌絲瑞普利,有一個貴族夢。
去做鋼琴伴奏,借一件普林斯頓的校服,想象自己是名校高材生。
在廁所遞毛巾之餘偷看歌劇,想象自己是消費藝術的觀衆。
散場之後,偷摸上去彈奏一曲,想象自己是舞台上的明星。
一個天才鋼琴家的勵志故事?
不不不。
他的天賦技能是——模仿。
學啥像啥。
因為學得像,讓他有機會進入他羨慕的圈子。
模仿簽名。
然後取出人家戶頭的錢。
模仿聲音。
迅速和上流子弟套上近乎。
也是最厲害的是他的那張嘴。
說起謊來比真的還真。
幾乎是下意識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大到隐瞞犯罪,小到自我介紹,一個謊接着一個謊,關鍵最後還能給它圓回來。
一句話總結,瑞普利這個人啊就是個……
天才僞裝者。
他的裝,讓他獲得了一份美差。
去意大利,把樂不思蜀的貴公子格林立夫·迪克(裘·德洛 飾)哄回美國,路費全免,外加1000美元的報酬。
本來他幹活,交差,拿錢,簡單明了,誰能想到竟然節外生枝。
怪隻怪該死的意大利……太美。
想想看:馬特·達蒙×裘德·洛×意大利。
當這些名字相遇,要不發生點什麼,你敢信?
不好意思,Sir已經忍不住腦補一出《CMBYN》了……
瑞普利情不自禁愛上了迪克。
……确切說,是愛上了他所擁有的人生。
陽光、自信迷人、衣食無憂、玩世不恭。
藍天、白雲、大海、古城。
沒有大紐約的逼仄和忍氣吞聲,這裡隻有享之不盡的美景和歡歌笑語。
還有比這更接近天堂的地方嗎?
瑞普利被迷住了心竅,什麼任務,什麼1000美金,統統抛諸腦後啦。
但!
他想擁有迪克般的人生,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
迪克本人。
瑞普利要取代他,就得先殺了他。
故事就說到這,說到這你也應該明白,天才瑞普利為啥這麼不招人待見。
撒謊不眨眼、殺人不眨眼,為了爬進上層階級,抛棄道德。
他無時不刻不再僞裝,活成“别人想看到的樣子”。
模仿,隻是第一步。
模仿穿着打扮,模仿舉止談吐。
明明對着鏡子,看到的卻不是自己。
之後,在人際關系中投其所好。
說别人愛聽的話,做别人愛做的事。
“不小心”把包裡的爵士唱片掉在地上,讨迪克歡心。
-嗨!你喜歡爵士?
-我愛爵士
模仿得越像,他離自己金燦燦的目标也越近,最後成為了迪克。
他真的能成為迪克嗎?
記得兩人剛見面,迪克就指使(客人)瑞普利幫他調杯酒。
有種天生富貴的随心所欲。
而瑞普利冒充迪克後,還是自己去調酒給客人喝。
那是潛意識裡抹不去的服務意識。
他裝得了姿态,但裝不了心态。
原著小說的結尾很耐人尋味。
當意大利的計程車司機詢問瑞普利要去哪裡,他說:
“請到飯店去最好的飯店,最好的,最好的……”
瑞普利喃喃自語,發現自己原來什麼也不知道。
電影雖然講的是個天才故事,其實是在警醒所有普通人一個問題:
How far would you go to become someone else
在成為别人的路上,你會走多遠
《天才瑞普利》于1999年上映,豆瓣8萬人打出了8.2分。
将近20年前的電影,如今看也絲毫不過時、不褪色。
除了能照進當下現實的主題,它還承載了很多美好的記憶。
它記錄了一批好萊塢大牌明星最好的樣子。
那時的馬特·呆萌,還不是大胖臉,清瘦秀氣,為了演瑞普利這個角色減肥30磅。
那時的裘·德洛發際線還沒有後移,把一個纨绔公子演得魅力四射。
還不是“大魔王”的凱特·布蘭切特,臉上都是小女人的嬌羞。
還不是“小辣椒”的格溫妮斯·帕特洛,怎一個青春熱辣了得。
除此之外,《天才瑞普利》還有美到讓人心醉的意大利。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本身就是意大利後裔,他鏡頭下的意大利别具美感。
為什麼《天才瑞普利》的故事必須發生在意大利呢?
在20世紀50年代,旅行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錢、有閑階級的特權。
而意大利更是旅遊的聖地,代表着和美國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有道是:朝見威尼斯,夕可死矣。
然而可悲的是,瑞普利盜竊來了他心目中的“最好”,隻不過是對庸衆欲望的拙劣模仿——
大家都想要,是以我也要。
大家都說這個好,那它肯定好。
可“最好”究竟好在哪,瑞普利領略不到。
買了古董又怎樣?
别人用古董做裝飾,看着美觀舒心。
而他呢,越買越鬧心。
時時要警惕不讓别人碰。
住了風光小鎮又怎樣?
迪克在意大利住了很多年,能用意大利語和當地人交流,生活如魚得水。
而瑞普利幾乎不會說意大利語。
生活處處設防,仿佛困在一個囚籠中。
說到底,理想的生活不是對他人的欲望趨之若鹜。
什麼是真正的好,需要用你自己心去感受。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阿拉燈神丁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尋關注:Sir電影
微網誌搜尋關注:毒舌電影